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广西柳州音乐剧《致青春》:百年工业城市的青春交响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广西> 要闻 > 正文

广西柳州音乐剧《致青春》:百年工业城市的青春交响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4-07-09 13:29

  一部剧,唱响青春之美;一座城,绽放工业之花。

  当雷鸣般的掌声从剧场的每个角落响起,观众们致敬的,不仅是舞台上演员们精湛的演技,更是致敬工业重镇——广西柳州历经百年风华、仍葆青春活力的工业之路。

1719816448513

  6月27日至29日晚,中国第一部工业援建原创音乐剧《致青春》在中央歌剧院剧场轮番巡演。剧场舞台上,演员们塑造出用青春年华为工业而献身的伟大工人形象,象征着,工业舞台上,柳州以敢闯敢拼敢干的狠劲为工业建设而开拓拼搏的奋斗道路。

  百年伟业,青春依旧。柳州将工业作为经济安身立命之本,不断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奋力走出一条从柳州“制造”向柳州“智造”的转型升级之路。如今,柳州以“青春朝气”焕发出百年工业之城的新时代活力。

  “青春底色”:柳州工业熠熠生辉、焕发新机的秘笈

  以青春之我,逐实业之梦。

  从车间走向舞台,一代人的青春记忆、工业梦想被唤醒、被铭记,一座城的风貌与内核被展示、被传扬。

1719816500065

  《致青春》的背景是1958年,产业工人耿大可从上海南下至柳州的故事。期间,他历经感情的挫折、抉择与蜕变,与妻子柳飞燕坚定信念、同心携手,共同投身至工业事业中,成长为有责任、有担当、有使命感的柳州工人。剧中,热闹的生产车间和轰鸣的工业机器,是那个时代柳州工业发展的真实场景,工业的刚毅与艺术表达的温润碰撞、交织,淋漓尽致地得以表现。

  当年,轰鸣的机器声回荡在柳州城市上空,老一辈工业人在此艰苦创业。从广西第一辆木炭车、广西第一辆汽车,再到国内第一台汽油机,百年工业沃土之上,柳州诞生了柳钢、上汽通用五菱、柳工等国内外知名企业,以及“两面针”“金嗓子”“柳州螺蛳粉”等知名品牌,让这座工业城市熠熠生辉。

  纵观柳州工业发展史,它既有百年积淀,更有青春朝气。这份朝气是敢为人先、勇于创新、不怕失败、锐意改革的“城市态度”,也是柳州工业一以贯之的“青春态度”。它,引领这座城市积极探索工业发展新路径,让工业焕发出新的活力,如今“潮气”更盛——以柳工工程机械为代表的“大国重器”、以五菱宏光MINIEV为代表的“国民神车”、以柳州螺蛳粉为代表的“网红美食”等,成为火爆的“国潮”。

  展青春姿态,迸青春力量。

  如今,打开柳州的“工具箱”我们发现:高端装备制造及机器人迸发新活力、新能源产业体系不断完善,特别是连续四年“水质全国第一”,工业与山水交相辉映,不断刷新人们对柳州的认知。

  柳州,正积极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至新型工业化全过程,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制造城。

  今年前5个月,柳州新能源汽车产量18.1万辆,同比增长达144.5%;柳工已在11条产品线上实现电动产品的全面布局,今年国际产品研发150余项,基本覆盖全球主要的工程机械市场国际和地区;柳钢集团前5个月研发投入同比增长约25%,开发新产品21个,同比增幅超40%……始终以年轻的心态、开阔的视野谋求产业发展,成为这座工业老城焕发青春活力的“秘笈”。

  “青春力量”:企业家、工匠迸发出蓬勃朝气

  “心急似火焚,谁能破难关。”在《致青春》急促的音乐旋律、恢弘的叙事背景下,耿大可与产业工人们为抢生产时效争分夺秒、为攻克技术难关殚精竭虑。最终,耿大可成长为劳动模范到北京领奖。这是柳州千千万万企业家和工匠们敢想敢干、敢拼敢闯的勇气和胆识的真实写照。

1719816706357

  蓬勃朝气,正在柳州企业家、工匠中迸发。

  “如果企业没有一种执著的信念,没有一种无畏的冲锋精神,那么任何发展都无从谈起。”广西柳工集团机械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曾光安带领全企业深度钻研、大胆创新、追求卓越,将柳工发展成研发强、产品多、市场广的企业。新世纪以来,柳工发展面向全球,海外业务在十年中高歌猛进,成为世界工程机械50强企业。

  走进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为解决产品精度检测装置测量数据偏差过大的问题,工匠郑志明反复测试排查,对测量程序优化再优化。“测量精度关系产品质量,一丝一毫都要计较。”他最终成长为“大国工匠”。如今,他的手印与“国家卓越工程师”林明智的手印被印刻在柳州工业博物馆,供市民敬仰学习,成为工业精神的象标。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精神赓续,薪火相传。

  企业家和工匠,一同在这座城绽放芳华、追逐梦想,共创“柳州惊奇”。他们身上的精神担当与“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一脉相承。

  如今,在柳州超10万户企业中成长起来的企业家,以及超60万产业工人、17万多名的高技能人才,成为柳州工业再创辉煌的坚实底座。在企业家及工匠的带领下,柳州大力培育智能装备及机器人、新能源、医药大健康、节能环保以及生产性服务业等新兴产业,以勇于创新求变将柳州“制造”升级为柳州“智造”。2023年,全市新兴产业产值占比达22%、较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

  2023年,柳州成功引入人工智能和服务机器人领域的“独角兽”企业,落地建设机器人超级智慧工厂,填补广西智能服务机器人产业空白;同年,国内首条氮化镓半导体激光器芯片量产线建成投产,打破了氮化镓激光器芯片长期被国外“卡脖子”的局面;2022年,柳州获批建设广西首家自治区实验室——广西新能源汽车实验室……一个个首条、首家的背后,正是柳州企业家敢闯敢干,柳州产业工人队伍雄厚、勇于创新的生动写照。

  搏击巨浪,青春正燃。

  柳州企业家及工匠的精神,是刻在一代又一代产业工人骨子里的“青春基因”,他们不怕输、不服输,哪怕跌倒也即刻爬起,以钢铁般的意志挺起柳州工业的脊梁,向着阳光笃定前行,闯出一条重振龙城雄风、书写工业新辉煌的路,为力争率先破局柳州第四大支柱产业,逐步培育形成柳州工业的“新三样”贡献“青春力量”。

  “青春向海”:奏响向海图强、开放发展的柳州乐章

  一种发展的潜力,正在柳州激发。

  《致青春》的许多人物都让观众潸然泪下。作为耿大可的初恋女友,佟家玲有万般不舍,从上海寻至柳州,但最终在爱情与事业中选择放下个人感情纠葛,成全大可事业、支持柳州工业;作为上海支援柳州工业的工人“二两油”,担负照顾母亲重病责任后,又回到了柳州……

  “耿大可们”与柳州本地工人都承载着厚重的家国情怀,以实业报国的初心和将个人“小我”融入创业“大我”的情义发展柳州工业,在火红的年代书写了一个工业城市的光荣与梦想。柳州工业因此走出了一条图强发展、惊奇全国的道路。

1719816824991

  图强求发展,是柳州工业潜力得以激发的精神动力。细数历史,柳州的每一次腾飞,都与图强、开放息息相关,尤其是工业柳州地位的确立,更是开放包容的硕果——

  上汽通用五菱带动17家国内知名零部件供应商“抱团出海”,建成中国在印尼投资最大的汽车制造基地;柳工集团将产品和服务遍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球“出海”样本;柳州螺蛳粉俘获了全球美食爱好者的味蕾……

  2023年,柳州汽车累计出口突破100万辆;柳钢集团钢材产品出口量同比增长5倍,创下5年来出口最高水平;柳州入选中国外贸百强城市。

  向海外寻找市场、拓展产业空间,柳州有“闯”的精神、“创”的劲头、也有“干”的作风,这是工业发展的活力,亦是柳州突围的潜力。

  今日之柳州,工业基础雄厚、产业转型加速、城市活力迸发。向海图强、开放发展,成为柳州破局突围、发展超越、再铸辉煌的契机。

  站在全区、全国、全球大局谋划着“全球的柳州”和“柳州的全球”,于变局中开新局,柳州将更加主动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快构建互通两广、通达港澳、链接东盟、衔接“一带一路”、江海铁联运的综合交通运输通道网络,做好“柳通天下”这篇文章。

  (通讯员 叶露婷 李俊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仕兴)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主席在阿斯塔纳的精彩瞬间

  • 习近平出席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并作主旨发言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记者魏依晨)记者6月15日从江西婺源森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保护区与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在多样性调查中发现了昆虫新属新物种——桂刺蛾。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郭连金介绍,基于线粒体编码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I(COI)基因的分析表明,桂刺蛾属为单系群。
2025-06-18 10:23
几年前,我开始使用聊天机器人ChatGPT时,还觉得离通用人工智能(AGI)很遥远。我发起的研究项目正是围绕上述情况展开的,并希望构建一种只有智能,没有自我、没有目标,并且具有极有限行动能力的AI。
2025-06-18 10:22
6月16日,由中国科学家领衔的研究团队在《细胞》发表论文,揭示了蚂蚁的演化历史和蚂蚁社会系统的演化机制,并系统解析了推动蚂蚁社会行为、社会分工、社会组织结构演化的关键基因。丁果说:“这为稳定的生殖分工奠定了基础,促成了蚂蚁从独居物种演化成社会性群体物种。
2025-06-18 10:20
“一个20平方米大的水池,他在那边赶,我在这边捞,下网好几次,才捞上来两条鱼。2022年底,东星斑养殖遇到严重的病害,特别是一批鱼连续10多代近亲繁殖造成品种退化,存活率低,市场效益不好。
2025-06-18 10:19
“当那些紫花的、圆粒的、矮茎的、皱荚的豌豆在园中悄然生长,孟德尔杂交实验里的一个个豌豆性状仿佛穿越时空,跃然眼前。这种遗传背景修饰主效突变的机制,为理解复杂性状背后的表型可塑性与遗传调控层级提供了一个生动案例。
2025-06-18 10:18
此外,团队还首次捕捉到热流下声子的“非平衡态”:在界面附近约3纳米的狭窄区域,声子分布明显偏离了平衡状态。”   高鹏进一步说,当电子显微镜化身为洞察原子热浪的“超级温度计”,人类对微观世界的热操控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清晰图景。
2025-06-17 10:04
“此次发布的新产品,正在无人机物流、农林植保、紧急救援、城市空中交通等多个低空经济示范场景中进行前期测试。 欣旺达从消费电子电池领域的全球重要供应商起步,在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榜单上跻身前十,并在储能领域成为中国企业全球电芯出货量排名前十的厂商。
2025-06-17 10:03
近日,我国在光晶格钟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该成果已在线发表于国际计量学领域权威学术期刊《计量学》,审稿人认为:“国家授时中心最新研制的锶光钟,实现了目前世界上第二小的不确定度光钟。
2025-06-17 10:02
荷兰奈梅亨拉德布德大学领衔的国际研究团队运用人工智能(AI)技术,通过分析数千万次模拟生成的合成数据,成功训练出能解析黑洞奥秘的神经网络。
2025-06-17 09:56
在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历经十余年攻关,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打造出“抗衰老版”间充质祖细胞。研究发现,这种抗衰老细胞之所以这么厉害,关键在于它们能释放一种叫“外泌体”的小囊泡。
2025-06-17 09:52
水利部近日印发《关于积极探索和规范推进黄河流域跨省区用水权交易的意见》,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黄河流域跨省区用水权交易作出总体安排和部署。
2025-06-16 09:55
可仅通过一个人的呼吸模式识别其身份,准确率高达96.8%。不仅如此,鼻部呼吸的这些“指纹”还能揭示个体的身体与心理健康状况。
2025-06-16 09:52
2023年5月,依托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建设的“文物领域核技术应用与装备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正式获批。
2025-06-16 09:50
6月14日,在中核集团秦山核电内,经重水堆辐照过后的钇-90玻璃微球顺利出堆,经检测,该批钇-90玻璃微球比活度等参数满足设计需求。
2025-06-16 09:50
新农人之“新”,不仅是身份上的“新来”之意,更在于他们的技能、理念、思维之新。
2025-06-16 09:49
2025年3月,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子午工程二期正式通过验收,建成了国际上综合实力最强的空间天气地基区域监测网络。
2025-06-13 09:45
前不久,一场人形机器人格斗擂台赛引发了全球关注。
2025-06-13 09:44
系外行星大气研究对理解行星形成、演化和宜居性具有重要意义。
2025-06-13 09:38
地磁暴,是由太阳表面活动引起的地球磁场全球性剧烈扰动现象。据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消息,受5月31日太阳爆发活动影响,北京时间6月1日14时至2日14时,先后出现了6小时特大地磁暴。
2025-06-13 09:37
中外科学家团队在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取得四足类足迹的重要发现,首次记录了华南白垩纪地层的哺乳形类及恐龙足迹组合。
2025-06-13 09:3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