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善学善思善改——记广西天巴高速机电项目三工区总工司超朝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广西> 要闻 > 正文

善学善思善改——记广西天巴高速机电项目三工区总工司超朝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3-09-14 19:18

  清晨7点,广西天巴高速机电项目三工区总工司超朝已上了车,准备例行巡线检查,这是他每天的日常工作之一,当天第一站是砦牙收费站,地处三工区承建的标段最北端,距工区驻地70余公里,由于沿途需经便道迂回,单趟最快也要一小时。

  2022年,司超朝在南天高速公路机电项目二工区担任工程部长。“那时也是在一边干,一边学习进步。”司超朝说,不同于大铁、地铁建设,在高速公路机电施工中,自身尚存一些之前未涉足过的领域,在南天高速项目他抓住了提升的机会。

  开工前期,司超朝利用大量时间翻阅施工图纸,反复研究被称为高速公路机电工程“三大系统”的监控系统、通信系统和收费系统的技术要求以及施工工艺标准,这在后续工区编写技术方案、技术交底、专项方案制定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施工推进,司超朝本身所具备的专业能力和平时的不断学习积累,逐渐呈现出厚积薄发之势,这股能量渗透到工程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并大发异彩。

  由于工作突出司超朝被南天高速业主评为年度“建设标兵”,同年获得八分公司“优秀工程师”称号。2022年11月,积累了充足的高速公路机电施工经验,带着一身光环,肩负公司的信任与托付,司超朝转战天巴高速担任机电三工区总工程师,开启了项目技术管理新征程,成为“技术大拿”。

  “兢兢业业、善于思考、责任心强、执行力强。”三工区负责人孟振这样评价司超朝。他说:“技术管理,我配合他,项目组织管理方面,他配合我,我们在一起工作效率高,心情好。”

  天巴高速地处大山,桥梁与隧道占比高,驶往砦牙收费站的路上恍如昼夜交替,时而穿行在昏暗的隧道(照明系统还未正式启用),时而又暴露在艳阳高照的桥面。司超朝不时望向窗外,沿途上通风系统、桥梁引道灯、隧道照明、高位消防管道任何一处机电工程施工背后,都有一段言犹不尽的故事。

  以往过桥段监控电缆敷设多采用支架加钢管穿线的方法施工,这种工艺较为成熟,但施工难度大,后期维护困难。司超朝跟工程部的同事们实地调研后,采用支架加管箱敷设的工艺,节省了材料,简化了困难区段的施工过程,成品更为直观,后期维护简单且合格率高。不仅节省了七万元的成本,还将工期缩短了12天。

  “施工总目标是明确的,但施工中随时存在变量,没有一成不变的,遇到不同情况,随时优化施工方案。”司超朝善于思考、善于创新。

  在标段的最南端,天巴高速在这里借由巴马互通立交与河百高速连接。“按设计图纸显示,此处的既有线路上需要增设一处情报板,但既有线施工计划审批时间长,涉路安装风险大,加之此处离施工主线较远,线路敷设也需要不小的投入。”司超朝说,由于工期紧,不另想办法很可能会拖工程后腿。那天,他在施工现场站立良久,其后乘车在互通立交东西南北四个方位查看一番,夜里他在办公室对着设计图纸又冥思苦想起来。终于,他脑海中生出一个大胆的想法——找设计方将情报板变更到天巴高速上。

  通过实地查看和图纸分析,司超朝认为情报板施工变更,不仅不会影响原有设计意图,经测算还能节省近20万元的资金投入,这是一个几方面共赢的建议。果然,他的变更方案受到了设计方的认同,通过多次与业主沟通,阐明理由最终也得到支持,并付诸实施。

  而司超朝善于思考,在施工方案上另辟蹊径的大胆突破,改变了结果并最终实现了企业降本增效。

  车刚到达砦牙收费站,司超朝便忙碌起来。这里正在进行人工车道CPC卡(高速公路复合通行卡)和ETC(电子收费系统)车道设备联调,各项工程已进入尾声。

  山还是那山一座叠着一座,蜿蜒的河水依然奔流不息,天巴高速公路通车已进入倒计划,一群高速建设者的到来彻底改变了这里的交通现状,当地群众深居简出的大山生活即将被拉入城市生活的快车道……

  图为司超朝审看图纸

  变电所检查设备安装工艺

  (通讯员 王玉斌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仕兴)

[ 责编:董大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西藏山南萨热路跨江大桥建设进展顺利

  •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在6月18日至20日举行的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海)(MWC上海2025)上,一系列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集中亮相。
2025-06-20 10:21
每年春天,在南半球夜空的指引下,数十亿只布冈夜蛾会向南迁徙1000公里,到达澳大利亚的阿尔卑斯山脉。
2025-06-20 10:21
厦门大学柔性电子(未来技术)研究院教授梁亮亮团队联合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刘小钢团队,在镧系元素掺杂光子雪崩上转换纳米晶研究中取得进展。
2025-06-20 10:21
几十万年前,不只是我们“毛茸茸”的祖先在奔跑、狩猎、生火,还有许多其他“人类亲戚”也栖居在地球上。
2025-06-20 10:21
记者从上海海洋大学获悉,该校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海洋大学eDNA工程中心张玮研究小组在四川稻城海子山保护区的从前措,完成了一次令人兴奋的“生命寻宝”——发现并命名了一种全新的藻类。
2025-06-20 04:40
大力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
2025-06-19 19:13
在生命起源的奥秘中,胚胎发育始终是深受关注的谜题之一。研究发现,在小鼠胚胎发育到7.75天时,胚内、胚外层交界处出现一个独特的信号“洼地”——器官原基决定区(PDZ)。
2025-06-19 10:00
高校学术共同体是科学家精神的培育者、践行者、传承者,以科学家精神引领学术共同体文化建设、以制度机制创新推进科学家精神转化为学术共同体的行动自觉,必将推动高校充分发挥人才和科技优势,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中做出积极贡献。
2025-06-19 09:58
今年麦收期间,各地积极应对高温炎热和多轮大范围降雨天气影响,高效调度机具,强化部门协作,加强服务保障,全力组织抢收,努力做到适收快收、应收尽收。
2025-06-19 09:56
干细胞储备耗竭及其引发的组织再生与稳态维持能力下降,是机体衰老和衰老相关疾病的关键特征。
2025-06-19 09:56
设立20多年来,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有力支持了一批优秀学术带头人自主组建、带领研究团队开展创新性的基础研究。
2025-06-19 09:55
今年以来,DeepSeek“破圈”跻身全球人工智能大模型“顶流”,人形机器人加速进入多个应用场景……
2025-06-19 09:53
海洋给人的传统印象,一是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二是靠天吃饭。渔民们世世代代出海撒网,找鱼靠经验、收成靠运气,虽然要受天气、季节、水文等的影响,却从不担心无鱼可捕。
2025-06-19 09:57
(记者魏依晨)记者6月15日从江西婺源森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保护区与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在多样性调查中发现了昆虫新属新物种——桂刺蛾。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郭连金介绍,基于线粒体编码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I(COI)基因的分析表明,桂刺蛾属为单系群。
2025-06-18 10:23
几年前,我开始使用聊天机器人ChatGPT时,还觉得离通用人工智能(AGI)很遥远。我发起的研究项目正是围绕上述情况展开的,并希望构建一种只有智能,没有自我、没有目标,并且具有极有限行动能力的AI。
2025-06-18 10:22
揭示了蚂蚁的演化历史和蚂蚁社会系统的演化机制,并系统解析了推动蚂蚁社会行为、社会分工、社会组织结构演化的关键基因。
2025-06-18 10:20
“一个20平方米大的水池,他在那边赶,我在这边捞,下网好几次,才捞上来两条鱼。2022年底,东星斑养殖遇到严重的病害,特别是一批鱼连续10多代近亲繁殖造成品种退化,存活率低,市场效益不好。
2025-06-18 10:19
“当那些紫花的、圆粒的、矮茎的、皱荚的豌豆在园中悄然生长,孟德尔杂交实验里的一个个豌豆性状仿佛穿越时空,跃然眼前。这种遗传背景修饰主效突变的机制,为理解复杂性状背后的表型可塑性与遗传调控层级提供了一个生动案例。
2025-06-18 10:18
此外,团队还首次捕捉到热流下声子的“非平衡态”:在界面附近约3纳米的狭窄区域,声子分布明显偏离了平衡状态。”   高鹏进一步说,当电子显微镜化身为洞察原子热浪的“超级温度计”,人类对微观世界的热操控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清晰图景。
2025-06-17 10:04
“此次发布的新产品,正在无人机物流、农林植保、紧急救援、城市空中交通等多个低空经济示范场景中进行前期测试。 欣旺达从消费电子电池领域的全球重要供应商起步,在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榜单上跻身前十,并在储能领域成为中国企业全球电芯出货量排名前十的厂商。
2025-06-17 10:0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