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东博会:中国—东盟合作的“南宁渠道”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广西> 要闻 > 正文

东博会:中国—东盟合作的“南宁渠道”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3-09-07 19:45

  2000多年前,满载着内陆地区瓷器等货物的中国船舶从广西出发,沿着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抵达东南亚,并源源不断运回各种异域珍品;

  2000多年后的今天,古老的海丝路焕发新生机,中国和东盟架起了一座交流互鉴的“沟通之桥”,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建设的不断深入,这条合作通道愈发宽广、合作之桥愈发坚固。

  这就是中国—东盟博览会(简称东博会)历经20年搭建起的独特的“南宁渠道”。

  高层对话的重要桥梁

  每年在南宁举办的东博会,搭建中国与东盟多领域友好合作的桥梁,使中国与东盟各领域的交往、合作顺利推进,达成《南宁宣言》《南宁共识》等成果,形成了中国—东盟合作独特的“南宁渠道”。

  自2004年首届东博会举办以来,柬埔寨高度重视,将东博会列入重点支持展会之一,每年均由国家领导人率团出席。柬埔寨前首相洪森曾率团11次出席东博会,并在过去3年连续在东博会开幕大会发表视频致辞,洪森是目前出席东博会次数最多的外国领导人。

  今年2月11日,中柬两国发布《关于构建新时代中柬命运共同体的联合声明》,这为中柬关系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双方政治互信迈上了更高台阶。

  “中国—东盟博览会已成为各国元首、政府主要负责人、领导人、企业家、中国投资者和各东盟成员国投资者开展年度政治、外交、经贸交流的重要且高效的平台。”时任柬埔寨首相洪森在第15届东博会开幕大会上致辞说。

  越南作为唯一和中国陆海相连的东盟国家,与中国开展各领域交流合作由来已久。自2004年以来,越南每年都由国家领导人率团高规格出席东博会。前19届东博会越南展位总数超3300个,参展企业超1600家。

  “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推动东盟—中国战略伙伴关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时任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总理阮春福在第13届东博会开幕大会上致辞说。

  20年来,东盟各国政府以及东盟秘书处均曾高规格出席东博会。澳大利亚、韩国、波兰、哈萨克斯坦、坦桑尼亚等域外国家,以及联合国、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也曾派出高规格代表团参加东博会。

  数据显示,前19届东博会共有182位中外领导人、3800多位部长级贵宾和国际组织负责人出席,共举办超300场部长级高层会议论坛,建立40多个领域“10+1”合作机制,发表《南宁宣言》等近百份重要文件。

  经贸合作的黄金通道

  “政府搭台、经济唱戏”是东博会独特的合作模式。从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建成到升级,从推动中马“两国双园”到中国—东盟信息港落地,从陆海新通道到中国(广西)—文莱经济走廊,20年来,“南宁渠道”逐渐成为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黄金通道”。

  2011年,第8届东博会期间,在中马两国领导人的见证下,中国和马来西亚签订了钦州产业园区、关丹产业园区的国家级合作项目,开创了中马“两国双园”国际合作新模式。2012年4月1日,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在广西北部湾畔启动建设;2013年,依马来西亚关丹港而建的马中关丹产业园正式开园,成为中马钦州产业园的“姊妹园”。

  马中关丹产业园是中国在马来西亚设立的首个国家级产业园区,也是“一带一路”规划重大项目和跨境国际产能合作示范基地。年产350万吨的联合钢铁一期项目总投资约14亿美元,是马来西亚领先的全流程工艺钢铁企业。同时,中马钦州产业园实现马来西亚毛燕输华常态化,建成中国—东盟燕窝跨境产业链。

  数据显示,中马钦州产业园目前签约落户项目超过200个,协议总投资超过1900亿元。马中关丹产业园招商入园签约项目12个,协议投资460亿元。

  摩拉港是文莱与全球开展国际贸易的主要通道。2017年,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与文莱达鲁萨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合资成立摩拉港有限公司,这也是中国(广西)—文莱经济走廊的重点项目。6年来,摩拉港公司利用北部湾港在港口码头建设运营方面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作业效率及服务质量显著提升。

  文莱首相府部长兼财政与经济部第二部长刘光明表示,在东博会的推动下,经济走廊成为双方经济合作最重要平台之一,使文莱与东盟东部增长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更加密切。

  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中银香港东南亚业务营运中心、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在东博会的推动下,产业、金融、港口等重点领域的经贸合作正全面开花。

  数据显示,前19届东博会吸引110多万名客商参会,4万多位中外企业代表参会,共举办200多场经贸活动。

  中国是第一个同东盟建立自贸区的主要经济体。2004年,怀着推进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的光荣使命,东博会扬帆起航;2010年,自贸区如期全面建成;2019年,自贸区“升级版”推出;2021年,自贸区3.0版建设启动;2022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

  东博会秘书处秘书长韦朝晖说,东博会推动形成的中国—东盟合作独特的“南宁渠道”,是中国与东盟乃至区域更多国家经贸合作的黄金通道,东博会已成为服务中国—东盟乃至RCEP和“一带一路”的区域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数据显示,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从2004年的1000多亿美元增长至2022年的9753.4亿美元。中国连续14年保持东盟最大贸易伙伴,东盟连续3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民心相通的关键纽带

  东博会是民心相通的人文纽带。多年来,依托东博会平台,中国和东盟在科技、旅游、教育、民生、健康、妇女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不断走深走实。“东博会对东盟与中国的人文交流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越来越多东盟国家的学生留学南宁,有的甚至扎根,实实在在推动了民心相通。”泰国驻南宁总领事馆总领事彬嘉玛·塔维她雅浓说。

  人文之约,跨越山海,中国和东盟合作是不同文明之间互学互鉴的有力印证。作为汇聚中国—东盟人文、旅游等多领域合作共识的载体,东博会积极搭建多主体、多渠道的平台,进一步促进双方人民共享文化交流的成果。20年来,东博会持续敞开对外合作的窗口,让中国和东盟各国民众在这里相知、相亲、相融。

  来自印尼的仁迪是广西艺术学院的老师,他2016年就从印尼来到广西留学,现在留在广西任教。“我多次参加东博会,并演奏印尼特色乐器甘美兰,非常开心。”仁迪说,他希望通过东博会的展示,让更多的人了解印尼的文化艺术。

  东博会由中国和东盟10国经贸主管部门及东盟秘书处共同主办,形成了经贸、文化、旅游等多领域、多层次的办会特色。如今,东博会已从最开始的“一展一会”发展到前19届的超300场高层会议论坛,涵盖文化、教育、旅游、智库、媒体等领域,逐渐成长为多元立体的国际人文交流盛会。

  数据显示,中国已累计培训东盟国家技术和科技管理骨干1300多名,双方互派留学生人数超过20万人,中国高校开设了东盟10国官方语言专业,东盟国家建设了42所孔子学院和39所孔子学堂,目前东盟10国均已成为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目的地,双方互为主要旅游客源地。东博会展示了中国和东盟11国174个“魅力之城”,目前双方结成219对友好城市。

  东博会框架下的中国—东盟卫生合作论坛每两年举办一次,成为中国和东盟卫生合作的重要机制,并推动了中国—东盟医院合作联盟、中国—东盟跨境医疗合作平台等机制落地。自2002年起,中国累计向东盟国家派遣200多名青年志愿者,从事汉语教学、医疗卫生服务和农业技术推广等工作。中国—东盟妇女培训中心已为东盟国家培训195名妇女骨干。

  韦朝晖说,随着“一带一路”和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深入建设,东博会将持续拓宽“南宁渠道”,双方的“亲密值”将迈上更高台阶。

  (通讯员 韦天聪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仕兴 王瑾雯)

[ 责编:张倩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科技赋能大足石刻 注入新活力

  • 第9届中国—南亚博览会闭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能源部支持的薇拉·C·鲁宾天文台,首次捕捉到的太空景象呈现出一场由恒星“托儿所”及邻近星系的密集星团构成的粉蓝视觉盛宴。鲁宾天文台的科学团队还开发了面向公众的工具“天空查看器”,用户可通过平移和缩放功能探索这些超高分辨率图像中的恒星和星系。
2025-06-25 09:46
中国海油25日宣布,公司在南海水域的“深海一号”大气田二期项目全面投产,标志着我国最大海上气田建成。“深海一号”大气田分一期和二期开发建设(一期于2021年6月投产),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超1500亿立方米,最大作业水深超1500米,最大井深达5000米以上,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6-25 09:33
2017年启动的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为新一代草地植被图的绘制提供了新的契机。“我们共识别出65种主要草地类型,其中高山嵩草草甸、紫花针茅草原、矮生嵩草草甸、垂穗披碱草草甸和线叶嵩草草甸这5个群系分布最广。
2025-06-25 09:30
6月24日,“应急使命·2025”极端灾害事故场景新质救援能力检验性演习在黑龙江省东宁市、河南省濮阳市等地举行。“源网荷储”应急供电中,国家电网运用新技术、设备,实现小型水电站“黑启动”“光伏+储能”协同供电,保障重点区域电力供应。
2025-06-25 09:24
研究团队通过发育表达分析、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在甜菜孢囊线虫早期寄生阶段鉴定出两个关键分泌效应蛋白——Hs28B03和Hs8H07。该研究首次发现,植物寄生线虫会“劫持”植物细胞的“垃圾处理系统”——泛素化系统来摧毁免疫。
2025-06-25 09:23
24日,记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获悉,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西部农业研究中心棉花分子遗传改良创新团队杨作仁研究员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柳小庆研究员,合作创制了可生产虾青素的工程棉花。
2025-06-25 09:22
“智慧光源大脑”是国内首个同步辐射人工智能数据解析平台,能够更高效地处理同步辐射实验产生的海量复杂数据。
2025-06-24 09:43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实施半年,近日,有媒体采访多位科研人员,梳理新科普法落实效果。受访的多位科研人员表示,新科普法为科研人员开展科普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2025-06-24 04:50
6月初,依托东南大学共建的南京紫金山实验室发布全球首个6G广域低空覆盖的无蜂窝通智感融合外场试验网,赋能低空经济、数字能源、智能制造等应用场景,有望催生千亿级产业链,助力南京打造“6G之城”。这是东南大学勇挑硬核科技创新大梁,支撑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生动缩影。
2025-06-24 05:00
从国铁集团获悉,近期,沪昆高铁杭州东至长沙南段(以下简称“沪昆高铁杭长段”)安全标准示范线建设拉通试验圆满成功,复兴号动车组列车最高试验时速达385公里,各项设备指标表现良好。
2025-06-24 05:00
构建新农科人才“四新”培育目标体系。
2025-06-24 03:45
专家建议,预防糖尿病足,糖尿病患者每日需用38℃以下温水泡脚,擦干后检查趾间有无破损,穿透气棉 袜与宽松鞋,并每年至少做一次足部血管神经专项检查。基因疗法主要是通过刺激血管生成来改善近端肢体的血液流入,从而改善单个血管小体中的血液再分。
2025-06-24 09:31
既能上天飞行,也能踏海遨游,我国完全自主研制的AG600“鲲龙”飞机,正是这样的“跨界”航空装备。近期,“鲲龙”喜讯频传——4月20日,获颁中国民航局型号合格证;5月6日,批产首架机总装下线;5月18日,顺利完成生产试飞;6月11日,获颁中国民航局生产许可证。
2025-06-23 09:32
记者从展会上感受到,过去几年氢燃料汽车的发展倒逼氢能产业的发展,而今,氢能的应用从燃料电池车的单一赛道向其他行业辐射。丰田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丰田中国氢能事业总部领域长真锅晃太表示,中国实现2035年百万辆燃料电池汽车规模的目标面临挑战。
2025-06-23 09:31
近日,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血液病医学部高晓宁教授团队和周杰教授团队合作,在国际著名期刊《Oncogene》发表突破性研究成果,首次揭示PHF19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致命开关”作用,为破解白血病复发耐药难题带来全新解决方案。团队首次阐明WTAP-PHF19调控轴的双重表观遗传调控机制,这相当于找到了癌细胞的“能量总控开关”。
2025-06-23 09:29
科研之路道阻且长,如何选对方向?如何坚定信念走得更好、走得更远?我们邀请了几名在不同领域从事科研工作的青年科技工作者,请他们讲述自己当初为何选择投身科研,并勇毅前行、不断攀登科技高峰的故事。
2025-06-23 09:27
一种能够为任何3D打印器官快速设计血管网络的计算模型,可能让我们离无需供体即可移植人工肝脏、肾脏或心脏的目标更近一步。研究人员利用模型,为一个由肾细胞3D打印而成的1厘米宽环形结构设计了由25条血管组成的网络,整个过程仅用了几分钟。
2025-06-23 09:22
在6月18日至20日举行的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海)(MWC上海2025)上,一系列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集中亮相。
2025-06-20 10:21
每年春天,在南半球夜空的指引下,数十亿只布冈夜蛾会向南迁徙1000公里,到达澳大利亚的阿尔卑斯山脉。
2025-06-20 10:21
厦门大学柔性电子(未来技术)研究院教授梁亮亮团队联合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刘小钢团队,在镧系元素掺杂光子雪崩上转换纳米晶研究中取得进展。
2025-06-20 10:2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