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十年·成长·梦想——广西大山深处的追梦故事
首页 >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广西> 图片新闻 > 正文
[责编:丛芳瑶]

十年·成长·梦想——广西大山深处的追梦故事

来源:新华网2022-09-27 09:18

24小时热图
  • 习近平同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会谈

  • 第七届进博会丨进博会上的“非洲之旅”

  • 开足马力 全力备战“双十一”

  • 2024年广西国际农业博览会在南宁举办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推荐阅读
11月4日,科学技术普及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这是科学技术普及法自2002年公布施行以来的首次修订。
2024-11-08 09:59
为了种出茁壮可口的生菜,这群来自中国农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农科院、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等高校院所的年轻人使出浑身解数。最终,产量高、品质好、能耗低、花费少的队伍将会胜出。
2024-11-08 09:57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张军团队首创片上光谱复用感知架构,自主研制了全球首款百通道百万像素高光谱实时成像器件,光能利用率创造世界纪录。
2024-11-08 09:55
11月6日,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融合点”行动首场活动在北京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举办。该活动以“焊牢科技与产业融合点,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题,旨在通过供需精准对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2024-11-08 09:55
北京时间11月6日8时50分,正在执行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穿越赤道进入南半球。
2024-11-08 09:53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先进阿秒激光设施(西安部分)”建设正式启动。该设施由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承担建设,建设周期5年。
2024-11-07 03:50
近邻宜居行星巡天计划(以下简称“CHES计划”)观测策略日前在国际期刊《天文学杂志》发表。研究人员还模拟了目标恒星HD 88230周围宜居带存在一颗类地行星的情形,并进行了仿真观测与数据拟合。
2024-11-07 09:51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凯丰、副研究员杨阳团队制备了具有优异光学性能的低毒性蓝光胶体量子点,并以其溶液为光增益介质,实现了高度稳定的液体激光输出。
2024-11-07 09:50
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在75%左右,九成以上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收运处理,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逐步提升,农村脏乱差局面得到扭转。
2024-11-07 09:49
世界卫生组织(以下简称“世卫组织”)公布了一份清单,列出了17种能致人患严重疾病甚至死亡的病原体。
2024-11-07 09:48
IgE是过敏反应的核心免疫球蛋白,其与高亲和力受体FcεRI的相互作用至关重要。
2024-11-06 10:30
新一代数字技术蓬勃发展,数字化转型浪潮汹涌澎湃。直播将展示行业数字化最新发展趋势AI+等前沿技术的最佳场景应用。
2024-11-07 09:42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张立福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多维时空谱遥感数据综合与表征关键理论与方法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2024-11-06 10:30
独脚金内酯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重要植物激素,在调控植物分枝数目等生长发育关键性状中发挥关键作用。
2024-11-06 10:25
期待更多优秀的原创少儿科普读物引领孩子们走进精彩的科学世界,让孩子们在科学的滋养下茁壮成长。
2024-11-06 10:24
胸怀“国之大者”,探索国计民生的实问题。问题驱动研究,创新推动发展。
2024-11-06 10:23
团队开发了一种利用人工智能指导葡萄育种的新方法,有望缩短育种周期,加速葡萄品种创新。
2024-11-05 10:22
数据显示,全球物联网连接数持续快速增长,在物联网基础建设、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等方面,中国都“名列前茅”,今年我国物联网连接数有望突破30亿。
2024-11-05 10:21
第二次青藏科考队打破世界纪录,在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双湖县境内的普若岗日冰原钻取了全球中低纬度冰川最长的冰芯,长达324米。
2024-11-05 10:19
科学家走进校园做主题报告的宣讲形式,让现场师生不仅能感悟科学家精神、研习科学家攻坚克难路径,还可获得学术大家面对面的指导。
2024-11-05 10:16
加载更多

  上图:在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勇村,孩子们扛着生活用具翻山越岭回家(2012年7月4日摄);下图:在弄勇小学大门口,孩子们走在放学路上(2022年5月20日摄,无人机照片)。十年来,弄勇村修通了多条公路,实现屯屯通公路(拼版照片)。

  位于桂西、桂北的大化、都安、融水、融安等地,地处滇桂黔石漠化片区,自然条件恶劣,曾是国家和广西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十年来,通过持续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狠抓特色产业发展,全面落实教育惠民政策,强化粤桂协作等,各地区如期脱贫摘帽,实现整体消除绝对贫困,开启乡村振兴的新征程。如今,大山里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上图:在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雷村哈保屯,11岁的蒙秋艳(右一)在悬崖边护着低年级的小伙伴回家(2012年9月3日摄);下图:已经是广西医科大学大二学生的蒙秋艳(中)和小伙伴们在家门口合影(2022年8月23日摄)。10年前,弄雷村哈保屯有一处约300米长的半山悬崖,是屯里10多名小学生上学的必经之路。10年过去了,屯里的人早已搬迁到公路旁。当年爬悬崖求学的孩子们有的在读高中,有的读中专,有的考上了大学(拼版照片)。

  位于桂西、桂北的大化、都安、融水、融安等地,地处滇桂黔石漠化片区,自然条件恶劣,曾是国家和广西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十年来,通过持续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狠抓特色产业发展,全面落实教育惠民政策,强化粤桂协作等,各地区如期脱贫摘帽,实现整体消除绝对贫困,开启乡村振兴的新征程。如今,大山里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上图:在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八好小学,同学们将装好米的饭盒放进锅里。淘米、入锅是那时孩子们每天上课前都要做的一件事(2014年11月24日摄);下图:同学们在新食堂吃准备好的营养餐(2022年5月19日摄)(拼版照片)。

  位于桂西、桂北的大化、都安、融水、融安等地,地处滇桂黔石漠化片区,自然条件恶劣,曾是国家和广西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十年来,通过持续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狠抓特色产业发展,全面落实教育惠民政策,强化粤桂协作等,各地区如期脱贫摘帽,实现整体消除绝对贫困,开启乡村振兴的新征程。如今,大山里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上图:在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勇小学,8岁的刘顺杰展示自己的梦想(2015年1月28日摄);下图:已经到县城读初中的刘顺杰希望自己能考上大学(2022年7月26日摄)(拼版照片)。

  位于桂西、桂北的大化、都安、融水、融安等地,地处滇桂黔石漠化片区,自然条件恶劣,曾是国家和广西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十年来,通过持续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狠抓特色产业发展,全面落实教育惠民政策,强化粤桂协作等,各地区如期脱贫摘帽,实现整体消除绝对贫困,开启乡村振兴的新征程。如今,大山里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上图:在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雷村哈保屯,孩子们放学后爬悬崖回家(2012年9月5日摄);下图:如今的弄雷村已实现屯屯通公路(2022年8月23日摄)。当年爬悬崖求学的孩子们,有些已经考上大学,有些还在读高中,有的读中专(拼版照片)。

  位于桂西、桂北的大化、都安、融水、融安等地,地处滇桂黔石漠化片区,自然条件恶劣,曾是国家和广西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十年来,通过持续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狠抓特色产业发展,全面落实教育惠民政策,强化粤桂协作等,各地区如期脱贫摘帽,实现整体消除绝对贫困,开启乡村振兴的新征程。如今,大山里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上图:在广西融安县东起乡崖脚村铜板屯,村民将汽车推出泥潭(2014年2月22日摄);下图:汽车停靠在铜板屯的旅游公路上(2021年2月17日摄,无人机照片)。铜板屯曾是当地有名的“空心村”,一度只有6位老人留守,整个村庄濒临消逝。10年来,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返乡青壮年实施“故乡拯救计划”,发展生态观光旅游产业。如今,铜板屯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已成为当地的“网红村”(拼版照片)。

  位于桂西、桂北的大化、都安、融水、融安等地,地处滇桂黔石漠化片区,自然条件恶劣,曾是国家和广西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十年来,通过持续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狠抓特色产业发展,全面落实教育惠民政策,强化粤桂协作等,各地区如期脱贫摘帽,实现整体消除绝对贫困,开启乡村振兴的新征程。如今,大山里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上图:在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雷村哈保屯,11岁的蒙秋艳在悬崖边休息,这一处约300米长的半山悬崖,是她读小学期间每天都要走的路(2012年9月5日新华社记者黄孝邦摄);下图:已经实现大学梦想的蒙秋艳,就读于广西医科大学,这是她在学校的语音室学习(新华社发,2022年9月5日韦婷婷摄)(拼版照片)。

  位于桂西、桂北的大化、都安、融水、融安等地,地处滇桂黔石漠化片区,自然条件恶劣,曾是国家和广西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十年来,通过持续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狠抓特色产业发展,全面落实教育惠民政策,强化粤桂协作等,各地区如期脱贫摘帽,实现整体消除绝对贫困,开启乡村振兴的新征程。如今,大山里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新华社发

  左图: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乌英苗寨村民梁秀平展示村民们“重建风雨桥”的梦想(2018年12月24日摄);右图:梁秀平站在新建成的风雨桥前(2022年7月24日摄)。2017年夏天,乌英苗寨老风雨桥被洪水冲垮,严重影响村民的生产生活。2021年,在对口帮扶的西北工业大学的捐助下,乌英苗寨重建了风雨桥(拼版照片)。

  位于桂西、桂北的大化、都安、融水、融安等地,地处滇桂黔石漠化片区,自然条件恶劣,曾是国家和广西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十年来,通过持续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狠抓特色产业发展,全面落实教育惠民政策,强化粤桂协作等,各地区如期脱贫摘帽,实现整体消除绝对贫困,开启乡村振兴的新征程。如今,大山里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左图:在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勇村弄顶屯,弄勇小学三年级学生蓝春香(前右)爬“天梯”去上学(2012年9月3日摄);右图:即将上大学的蓝春香(右)向学长蒙宣任了解大学生活(2022年8月23日摄)。目前,弄勇村已经屯屯通公路(拼版照片)。

  位于桂西、桂北的大化、都安、融水、融安等地,地处滇桂黔石漠化片区,自然条件恶劣,曾是国家和广西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十年来,通过持续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狠抓特色产业发展,全面落实教育惠民政策,强化粤桂协作等,各地区如期脱贫摘帽,实现整体消除绝对贫困,开启乡村振兴的新征程。如今,大山里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上图:在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勇村,村民蓝春花展示村民们的“公路梦”(2015年2月14日摄);下图:如今的弄勇村已经实现了屯屯通公路(2022年9月24日摄,无人机照片)(拼版照片)。

  位于桂西、桂北的大化、都安、融水、融安等地,地处滇桂黔石漠化片区,自然条件恶劣,曾是国家和广西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十年来,通过持续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狠抓特色产业发展,全面落实教育惠民政策,强化粤桂协作等,各地区如期脱贫摘帽,实现整体消除绝对贫困,开启乡村振兴的新征程。如今,大山里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上图:在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勇小学,9岁的刘顺媛展示自己的梦想(2015年1月28日摄);下图:已经到县城读高中的刘顺媛,有了新的梦想(2022年7月26日摄)(拼版照片)。

  位于桂西、桂北的大化、都安、融水、融安等地,地处滇桂黔石漠化片区,自然条件恶劣,曾是国家和广西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十年来,通过持续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狠抓特色产业发展,全面落实教育惠民政策,强化粤桂协作等,各地区如期脱贫摘帽,实现整体消除绝对贫困,开启乡村振兴的新征程。如今,大山里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左图:在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雷村,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韦哲(右)爬悬崖去采访孩子们的上学情况(2012年9月3日摄);右图:韦哲采访途中经过一处公路隧道,如今的山区已经实现屯屯通公路(2022年8月23日摄)(拼版照片)。

  位于桂西、桂北的大化、都安、融水、融安等地,地处滇桂黔石漠化片区,自然条件恶劣,曾是国家和广西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十年来,通过持续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狠抓特色产业发展,全面落实教育惠民政策,强化粤桂协作等,各地区如期脱贫摘帽,实现整体消除绝对贫困,开启乡村振兴的新征程。如今,大山里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上图:在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八好小学,同学们用储备在水桶里的雨水淘米煮饭(2014年11月24日摄);下图:同学们用自来水洗碗(2021年3月16日摄)。八好小学曾经非常缺水,学生需定期定量用水。如今,学校用上了自来水,“饮水难”问题得到解决(拼版照片)。

  位于桂西、桂北的大化、都安、融水、融安等地,地处滇桂黔石漠化片区,自然条件恶劣,曾是国家和广西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十年来,通过持续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狠抓特色产业发展,全面落实教育惠民政策,强化粤桂协作等,各地区如期脱贫摘帽,实现整体消除绝对贫困,开启乡村振兴的新征程。如今,大山里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上图为2012年10月21日拍摄的广西融安县东起乡崖脚村铜板屯;下图为2021年2月12日拍摄的铜板屯(无人机照片)。铜板屯曾是当地有名的“空心村”,一度只有6位老人留守,整个村庄濒临消逝。10年来,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返乡青壮年实施“故乡拯救计划”,发展生态观光旅游产业。如今,铜板屯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已成为当地的“网红村”(拼版照片)。

  位于桂西、桂北的大化、都安、融水、融安等地,地处滇桂黔石漠化片区,自然条件恶劣,曾是国家和广西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十年来,通过持续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狠抓特色产业发展,全面落实教育惠民政策,强化粤桂协作等,各地区如期脱贫摘帽,实现整体消除绝对贫困,开启乡村振兴的新征程。如今,大山里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上图:在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隆福乡渔洞小学,孩子们在教室里睡午觉。那时候,教室也是宿舍(2012年5月30日摄);下图:在渔洞小学,孩子们在宽敞明亮的多媒体教室上课(2022年5月26日摄)。近10年来,学校修建新的教学楼、宿舍楼、篮球场、食堂等,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位于桂西、桂北的大化、都安、融水、融安等地,地处滇桂黔石漠化片区,自然条件恶劣,曾是国家和广西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十年来,通过持续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狠抓特色产业发展,全面落实教育惠民政策,强化粤桂协作等,各地区如期脱贫摘帽,实现整体消除绝对贫困,开启乡村振兴的新征程。如今,大山里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