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中国—东盟商界领袖论坛暨RCEP工商合作特别对话在南宁举行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广西> 要闻 > 正文

中国—东盟商界领袖论坛暨RCEP工商合作特别对话在南宁举行

来源:广西日报2022-09-18 09:11

  中国—东盟商界领袖论坛暨RCEP工商合作特别对话在南宁举行

  贺南洪艾尔朗卡·哈尔达多刘宁张少刚等致辞

  广西日报

  记者/陈贻泽

  本报南宁讯(记者/陈贻泽)9月17日,以“深化RCEP区域经贸合作,助力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建设”为主题的中国—东盟商界领袖论坛暨RCEP工商合作特别对话在南宁举行。柬埔寨副首相贺南洪、印度尼西亚经济统筹部长艾尔朗卡·哈尔达多发表视频致辞。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宁,中国贸促会副会长张少刚,马来西亚总理对华特使、马来西亚—中国商务理事会主席张庆信,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陈德海,中日韩合作秘书处秘书长欧渤芊以线上线下方式先后致辞。文莱驻华大使拉赫玛尼出席论坛。

  贺南洪表示,今年是东盟成立55周年,也是东盟和中国建设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开局之年。面对当今世界的变局和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东盟与中国共渡难关,两者互相成为最大的贸易伙伴。随着RCEP生效实施,必将推动东亚多边贸易发展,进一步增强成员国间贸易与投资的韧性。柬埔寨—中国自贸协定也和RCEP同时生效,成为柬中经贸交流的里程碑,也增加了双方人员和企业的价值。随着双边、多边贸易协定生效,柬埔寨迎来了更广阔的经贸发展前景。如今,柬埔寨正在寻求经济结构的多样性发展,尤其是数字经济和电子商务等的发展。去年,柬埔寨颁布的全新投资法案正式生效,能为国内外投资者提供更加开放透明的投资环境,提升投资者在柬投资的信心。作为今年的东盟轮值主席国,柬埔寨会借助RCEP实施的机遇,鼓励RCEP成员国加强互相的经贸合作,与其他国家一起保障全球贸易、投资及供应链的稳定。

  艾尔朗卡·哈尔达多表示,RCEP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为成员国提供了广阔有力的组织架构。作为一个平台,RCEP有能力应对四大趋势,即全球价值链趋势、数字化趋势、气候变化趋势以及新冠疫情进一步推动的逆全球化和保护主义趋势,这些都是各国必须适应的趋势。对印尼来说,RCEP将提升印尼在区域和全球价值链中的参与度,为印尼商界提供更宽阔的市场准入,为当地中小微企业产品进入区域市场提供机会。RCEP为印尼农业、汽车、电子产品、食品饮料、化工和机械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开辟了新的市场准入渠道,为印尼企业带来新的商机。RCEP的生效不是终点,而是东盟和包括中国在内的伙伴提高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开始。印尼支持东盟和中国向前发展,建立更为广泛的东盟中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涵盖更多的新兴领域,如更具韧性的供应链、电子商务和可持续发展等。

  刘宁表示,去年11月,习近平主席与东盟各国领导人共同出席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提出共建和平家园、安宁家园、繁荣家园、美丽家园、友好家园,强调全面发挥RCEP作用,尽早启动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建设,为深化中国东盟工商交流合作注入了新动力。广西愿与各方一道,共同落实好习近平主席同各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落实好本次论坛的重要成果,坚持以开放合作促进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进一步优化区域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持续提升区域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积极为区域内企业融入RCEP大市场、构建产业链搭建良好平台、提供有益助力,让更多的企业分享区域合作发展的成果,促进RCEP经贸合作不断走深走实。热忱欢迎各国工商界朋友前来广西投资兴业,共享RCEP发展机遇,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为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展加油助力。

  张少刚表示,作为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框架下的重要活动,中国—东盟商界领袖论坛始终致力于为双方工商界进行对话交流、开展务实合作搭建平台,不断培育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新动能,推动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迈进,向地区和世界传递出中国与东盟工商界共克时艰、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的积极信号。中国贸促会愿与东盟、RCEP域内工商界的朋友一道,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高水平实施RCEP,持续挖掘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广西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带来的商机,深入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助推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走深走实,实现地区经济复苏和韧性增长,为共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贡献。

  与会嘉宾代表围绕“RCEP助力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建设”开展特别对话,围绕“加快绿色转型升级,打造可持续发展新动能”“强化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等议题开展专题研讨,并发布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发展报告、东盟营商环境报告等创新成果。

  周异决、磨长英以及自治区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部分东盟国家政府官员、工商界领袖、专家学者等出席论坛。

[ 责编:董大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主席在阿斯塔纳的精彩瞬间

  • 习近平出席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并作主旨发言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记者魏依晨)记者6月15日从江西婺源森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保护区与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在多样性调查中发现了昆虫新属新物种——桂刺蛾。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郭连金介绍,基于线粒体编码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I(COI)基因的分析表明,桂刺蛾属为单系群。
2025-06-18 10:23
几年前,我开始使用聊天机器人ChatGPT时,还觉得离通用人工智能(AGI)很遥远。我发起的研究项目正是围绕上述情况展开的,并希望构建一种只有智能,没有自我、没有目标,并且具有极有限行动能力的AI。
2025-06-18 10:22
6月16日,由中国科学家领衔的研究团队在《细胞》发表论文,揭示了蚂蚁的演化历史和蚂蚁社会系统的演化机制,并系统解析了推动蚂蚁社会行为、社会分工、社会组织结构演化的关键基因。丁果说:“这为稳定的生殖分工奠定了基础,促成了蚂蚁从独居物种演化成社会性群体物种。
2025-06-18 10:20
“一个20平方米大的水池,他在那边赶,我在这边捞,下网好几次,才捞上来两条鱼。2022年底,东星斑养殖遇到严重的病害,特别是一批鱼连续10多代近亲繁殖造成品种退化,存活率低,市场效益不好。
2025-06-18 10:19
“当那些紫花的、圆粒的、矮茎的、皱荚的豌豆在园中悄然生长,孟德尔杂交实验里的一个个豌豆性状仿佛穿越时空,跃然眼前。这种遗传背景修饰主效突变的机制,为理解复杂性状背后的表型可塑性与遗传调控层级提供了一个生动案例。
2025-06-18 10:18
此外,团队还首次捕捉到热流下声子的“非平衡态”:在界面附近约3纳米的狭窄区域,声子分布明显偏离了平衡状态。”   高鹏进一步说,当电子显微镜化身为洞察原子热浪的“超级温度计”,人类对微观世界的热操控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清晰图景。
2025-06-17 10:04
“此次发布的新产品,正在无人机物流、农林植保、紧急救援、城市空中交通等多个低空经济示范场景中进行前期测试。 欣旺达从消费电子电池领域的全球重要供应商起步,在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榜单上跻身前十,并在储能领域成为中国企业全球电芯出货量排名前十的厂商。
2025-06-17 10:03
近日,我国在光晶格钟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该成果已在线发表于国际计量学领域权威学术期刊《计量学》,审稿人认为:“国家授时中心最新研制的锶光钟,实现了目前世界上第二小的不确定度光钟。
2025-06-17 10:02
荷兰奈梅亨拉德布德大学领衔的国际研究团队运用人工智能(AI)技术,通过分析数千万次模拟生成的合成数据,成功训练出能解析黑洞奥秘的神经网络。
2025-06-17 09:56
在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历经十余年攻关,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打造出“抗衰老版”间充质祖细胞。研究发现,这种抗衰老细胞之所以这么厉害,关键在于它们能释放一种叫“外泌体”的小囊泡。
2025-06-17 09:52
水利部近日印发《关于积极探索和规范推进黄河流域跨省区用水权交易的意见》,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黄河流域跨省区用水权交易作出总体安排和部署。
2025-06-16 09:55
可仅通过一个人的呼吸模式识别其身份,准确率高达96.8%。不仅如此,鼻部呼吸的这些“指纹”还能揭示个体的身体与心理健康状况。
2025-06-16 09:52
2023年5月,依托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建设的“文物领域核技术应用与装备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正式获批。
2025-06-16 09:50
6月14日,在中核集团秦山核电内,经重水堆辐照过后的钇-90玻璃微球顺利出堆,经检测,该批钇-90玻璃微球比活度等参数满足设计需求。
2025-06-16 09:50
新农人之“新”,不仅是身份上的“新来”之意,更在于他们的技能、理念、思维之新。
2025-06-16 09:49
2025年3月,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子午工程二期正式通过验收,建成了国际上综合实力最强的空间天气地基区域监测网络。
2025-06-13 09:45
前不久,一场人形机器人格斗擂台赛引发了全球关注。
2025-06-13 09:44
系外行星大气研究对理解行星形成、演化和宜居性具有重要意义。
2025-06-13 09:38
地磁暴,是由太阳表面活动引起的地球磁场全球性剧烈扰动现象。据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消息,受5月31日太阳爆发活动影响,北京时间6月1日14时至2日14时,先后出现了6小时特大地磁暴。
2025-06-13 09:37
中外科学家团队在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取得四足类足迹的重要发现,首次记录了华南白垩纪地层的哺乳形类及恐龙足迹组合。
2025-06-13 09:3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