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杨唯伟 通讯员 陈强 马富平
马拉松现场。本文图片均由渭源县委宣传部提供
清晨8时,渭源县体育馆前人声鼎沸。发令枪响,4000名身着各色赛服的跑者涌出起点,宛如彩色长龙在青山绿水间蜿蜒……这是9月7日在渭源县举办的定西市内首届国际半程马拉松——“天成杯”2025渭源半程马拉松的现场。
这场赛事,不仅是体育的狂欢,更是渭源县“体育+文旅”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对外展现了一个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生态与产业同频共振的“红火渭源”。
21.0975公里的赛道,是名副其实的“绿色长廊”:赛道两侧,老君山巍峨苍翠,灞陵桥古典朴雅,渭河水清澈如镜,新农村民居错落有致,田园风光与现代气息交织。
本次赛事设半程马拉松与健康跑(含家庭跑),既为专业选手提供竞技平台,也让普通民众共享运动快乐。来自二十多个国家的跑者与国内精英、渭源选手同场竞技,挥洒汗水,挑战自我,共同奔向终点。
赛道风光旖旎、文化荟萃,沿途市民挥舞彩旗、热情呐喊,欢呼声与脚步声汇成激情乐章;特色文化展演点锣鼓喧天、歌舞欢腾,将渭源人的豪迈热情洒满赛道。
渭源,因渭河发源而名扬,因大禹导渭而镌刻文明,是黄河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境内仰韶、马家窑、齐家三大古代文化延续汇集,鸟鼠同穴、大禹导渭、伯夷叔齐三大传统文化闻名遐迩,渭河源、首阳山、元古堆三大4A级景区各美其美,共同绘就绚丽多彩的文旅画卷。
马拉松现场
近年来,渭源县深耕文旅,构建“文旅融合”多元矩阵。从元宵社火展演到秦腔名家演唱会,从夏季文化旅游季到半程马拉松,从羌蕃鼓舞非遗展示到“大地欢歌”原创文艺,一场场文化盛宴将千年沉淀转化为现代体验,“采薇首阳山·爽游渭河源——红火渭源欢迎您”品牌正走向全国,吸引游客探寻渭河源头的神秘与壮美。
赛后美食区汇聚渭源地道风味,为跑者补充能量。白条党参炖羊肉集党参醇甜与羊肉鲜嫩于一体,温润滋补,传递药食同源智慧,渭源马铃薯粉糯香甜,“定西宽粉”晶莹爽口,新鲜水果应有尽有。
作为“中国白条党参之乡”“中国马铃薯良种之乡”,渭源立足资源禀赋,加力推进中药材和马铃薯全链发展。党参代用茶、保健酒、中药化妆品等大健康产品走向高端;当归鸡、党参羊肉、黄芪牛仔骨等“渭源药膳”打开市场新大门;“定西宽粉”系列产品产销两旺,成为游客“必点菜”。中药材、马铃薯全链产值分别达56亿元、32亿元。
马拉松现场
这场马拉松,是渭源“农文旅体”融合发展的生动缩影。通过“体育+文化+旅游+产业”融合模式,渭源探索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特色路径。
赛事期间,渭河源、首阳山、渭河东源及鹿鸣谷四大景区对选手免费开放,不仅让跑者领略山水人文之美,更带动旅游蓬勃发展。酒店民宿入住率飙升,餐饮购物消费迎来高峰,直接拉动经济增长。
赛事还促进体育与农业深度融合,推动“文旅+农业”“文旅+体育”“文旅+乡村”多元发展,形成以赛促旅、以旅兴农、以农强县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