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党旗引航向西行 深耕沃土育英才——西北师大教育科学学院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民族地区教育振兴路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甘肃> 要闻 > 正文

党旗引航向西行 深耕沃土育英才——西北师大教育科学学院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民族地区教育振兴路

来源:中国教育报2025-07-21 14:13

  近日,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党委荣获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这一荣誉的获得,不仅是学院全体师生团结奋进的见证,更是学院党委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一流学科建设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学院党委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将党的建设与学科发展深度融合,以“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为轴心,将“向西向下”作为服务国家战略的鲜明导向和生动实践,探索出一条“党建强、学科兴、人才旺”的创新之路,为高校基层党建与事业发展“一融双高”提供了鲜活样本。

  党建铸魂:赋能“向西向下”教育实践

  在陇原大地的沟壑间,一支由乡村教育研究团队党支部书记周晔领衔的教育振兴团队,正用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将教育的火种播撒在希望的田野上。他们以“党建红”引领“教育绿”,构建起“科研+实践+育人”三位一体的创新模式,为4500余名乡村儿童点亮知识明灯,为1000余位乡村教师架起成长阶梯。

  周晔团队扎根乡村教育田野,结合乡村学校实际需求,与乡村教师开展合作行动研究,开发了涵盖乡土文化、劳动教育、农耕文明等内容的一系列乡土特色校本课程。他们深入甘肃平凉市静宁县大寨小学,与大寨小学教师开展多批次、长时间合作,开发了“小苹果课程”。

  这支团队深入30余所乡村学校,与一线教师开展“沉浸式”合作研究,将农耕文明、非遗技艺、红色记忆等元素融入课程,开发出“沾泥土、带露珠”的校本教材。

  除此之外,教育科学学院党委深刻认识教育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基础性作用,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学科建设。党支部建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乡村教育”“课程与教学论”等优势学科团队上,构建起理论与实践交融的研究范式,引领师生扎根西部大地做学问、解难题。

  同时,在理论与实践融合的基础上,破解“瓶颈”。学院瞄准制约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痛点,在新疆阿克苏、甘肃甘南、临夏精心打造三个教育实验区,探索出可复制、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模式与路径,为民族地区整体发展筑牢教育根基。依托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打造国内民族地区教育研究的“思想库”“信息库”“人才库”。

  依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研究团队党支部,万明钢教授带领跨学科团队,将教育学、民族学、社会学智慧熔于一炉。他们撰写的初中版《中华民族大团结》教师用书,如同一把金钥匙,打开了民族团结教育的创新之门,有效增强了教师教学设计与课堂实施的系统性与针对性,成为推进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关键举措。

  从岭南到塞北,从湟水畔到天山脚,这套教材带着西北的泥土气息走向全国,让“五个认同”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在甘南草原的帐篷学校里、在阿克苏的维吾尔族村落中,三个教育实验区正书写着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篇章。团队建立的“需求诊断—方案设计—跟踪评估”全链条服务模式,让民族地区学校焕发新生机。该团队连续发布《西北民族地区教育发展蓝皮书》,40余项研究成果转化为教育部政策文件,110余篇核心期刊论文汇聚成《农村教育发展规划》的智慧结晶。

  立德树人:打造西部教育人才“蓄水池”

  在甘南草原的晨光里,夏河县第二幼儿园大三班的扎西才让正捧着绘本,用流利的普通话给小伙伴们讲述《猜猜我有多爱你》。这个曾经羞于开口的藏族男孩,如今已能在故事比赛上侃侃而谈——这样的蜕变,源于教育科学学院师生十年如一日的坚守。

  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教育科学学院党委构建起以“大思政课”为统领的“思政+三全”育人新体系,实现“知识体系教、价值体系育、创新体系做”的育人新生态。

  在海拔3000米的玛曲草原,支教团队首创“小手拉大手”模式:孩子们把绘本故事带回家,用国家通用语言教爷爷奶奶唱《我和我的祖国》。如今,当地家庭语言交流障碍率下降了,民族团结的种子在三代人心中悄然萌芽。

  近年来,教育科学学院近千名学生深入甘南藏区100多所幼儿园顶岗支教,创新教学方式,通过多样化的课程设计开展教学实践,有效缓解师资短缺的状况,以绘本阅读、戏剧游戏、思维导图等多种形式提升幼儿国家通用语言的倾听与表达、阅读与书写能力,并形成了“幼儿小手拉家长大手”的模式,助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

  “人才强院”战略是教育科学学院党委的使命与担当。

  学院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优化培养方案,创新“双带动”机制(学术科研研究生带本科生,文体活动本科生带研究生)。聚焦师范生“四大能力”(师德践行、教学实践、综合育人、自主发展),通过“党建+课程思政”“党建+教学能力提升”“党建+学风建设”“党建+学生就业”等品牌活动,将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融为一体。

  近五年,该院79.2%的博士毕业生、82.7%的硕士毕业生选择扎根甘肃、新疆、青海、宁夏、陕西、四川等西部地区,其中68.2% 的毕业生奋斗在基础教育一线,成为支撑西部民族地区师资队伍的中坚力量,生动诠释了“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育人成效。

  他们中,有开发“培智学校课程与教学”走进特殊儿童内心世界的90后教师,有在宁夏西海固用思维导图改变课堂的特岗教师,更有像陈红军烈士那样用生命守护边疆的卫士。

  该院精心培育的“人才雁阵”中,走出了教育界领军人物郭戈、田慧生,孕育了王鉴、孙杰远等学术中坚,更涌现出视障硕士王澍这样的励志典型。

  先锋聚力:开启教育服务西部“新征程”

  在官鹅藏族小学的教室里,当教师王太军用泡面桶演奏出《歌唱祖国》的旋律时,藏族孩子才让草眼睛里的星光比窗外的雪山还要明亮。这场由教师教育研究团队党支部发起的“科学魔法秀”,正以生活化的实验教具为支点,撬动着西部科学教育的新天地。

  “空气炮发射!”随着王太军的一声令下,孩子们举着自制的空气炮具,将无形的气流化作冲击波,击倒了远处的纸杯塔。这场充满生活趣味的科学实验课,是教师教育研究团队党支部与官鹅藏族小学党支部共建的缩影。

  “我们带来的不仅是实验器材,更是用科学思维打开世界的钥匙。”王太军说。

  在海拔2800米的宕昌县,这样的科学启蒙正在改变教育生态。官鹅藏族小学校长杨文礼感慨:“从前孩子们觉得科学是课本上的公式,现在他们知道,泡面桶能唱歌,空气有力量,连汽车奔跑的秘密都藏在生活里。”

  这种转变,正是支部共建结出的硕果。

  而在孤独症干预室,研究生小陈单膝跪在豆豆轮椅前,用发条小鸭的每一次转动,换来孩子手指的一次抓握。这个曾被诊断为重度脑瘫的男孩,如今能用僵硬的手指完成拼图最后一块的安装。而半年前,他连玩具都握不住。

  这样的奇迹每天都在发生:孤独症男孩小轩从蜷缩角落到主动传递积木,发育迟缓的圆圆从歪头握勺到稳稳传递软球。马书采教授团队用5400小时的无偿干预,让30余名特殊儿童的人生轨迹发生转折。他们研发的“彩虹桥”干预体系,更让西部15所特教学校的教师掌握科学方法,将党的温暖化作教育温度。

  “看!我们的藏绣能变成动画!”在“星火”社会实践团队的指导下,官鹅藏族小学的孩子们用平板电脑让传统刺绣“活”了起来。在学院党委领导下,“星火”社会实践团队连续13年的艺术帮扶,不仅让非遗文化焕发新生,更激活了乡村文化的内生动力。

  此外,该院积极承接教育部“国培计划”及地方项目,为西部培养大批骨干教师、校园长,形成专著14本、高水平论文近50篇,显著提升西部基层教育水平。为甘肃、四川、河南、山东、黑龙江等地的30余所项目校,助力乡村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

  从黄土高原到天山南北,从三尺讲台到政策殿堂,学校教育科学学院党委以高质量党建为“红色引擎”,驱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同频共振。在“向西向下”的壮阔征程中,学院不仅输送了源源不断的优秀人才,产出了扎根西部的创新理论,更探索出服务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用实际行动讲述着服务国家战略、振兴西部教育的生动故事,构建着教育服务西部的新范式。

  这里走出的不仅是会写论文的学者,更是能蹲在田埂上与农民对话、能在牧区帐篷里给孩子们上课的教育家。

  正如周晔教授所言:“当我们的课程让乡村教师眼睛发亮,当民族地区的孩子为家乡骄傲,这就是教育最美的模样。”

  在这片孕育希望的土地上,教育的春天正悄然绽放。

  (作者:苏丽蓉,系西北师大教育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AI再现“海丝”盛景|数智丝路,我们等你来

  • 北京雨后迎晚霞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成矿预测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赵来时介绍,钕黄河矿是黄河矿的富钕端元矿物,隶属于稀土碳酸盐矿物家族,具有独特的钕元素富集特征。
2025-07-21 09:46
很多人第一次听到“超导”,可能会觉得陌生。简单说,超导就是某些材料在特定条件下电阻突然消失的现象。
2025-07-21 09:40
雨又下了一夜,太阳终于爬上了大娄山。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种粮大户王建全望着绿油油的稻田却犯了愁:“雨水多,禾苗长得快,可田里的稻飞虱太多了,恼火呦!”
2025-07-21 02:45
近期,由我国牵头制定的硅基负极材料国际标准《纳米制造—产品规格—第5—3部分:纳米储能—空白详细规范:锂离子电池纳米硅基负极材料》(IEC TS 62565-5-3:2025)正式发布。
2025-07-21 02:45
近日,由我国牵头制定的量子点光转换膜系列国际标准《纳米制造—可靠性评价—第4—1部分
2025-07-21 02:45
从意大利实验室到西北农学院,从抗战时期到和平年代,周尧用70年时光让中国昆虫学从5%的定名权走向自主。
2025-07-18 09:06
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今年6月,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到15.3件,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预期的12件目标。
2025-07-18 09:04
而在此次观测中,天文学家发现,在HOPS-315及其周围的原始星盘中,不仅存在固态的结晶矿物,还存在气态的一氧化硅。
2025-07-18 09:04
旨在充分发挥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推动“溯源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使计量成为促进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催化器和引擎。
2025-07-18 09:04
该所作物耐逆性调控与改良创新团队日前联合国内外研究机构,构建了首个水稻的多器官单细胞多组学图谱,
2025-07-18 04:30
太阳是地球气候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其活动通过总辐射、紫外辐射、高能粒子沉降等多种形式影响地球大气。近年来,我国夏季降水雨带呈现出持续北移的趋势。
2025-07-18 04:30
人机语言交互的“温度”,其核心在于能否实现情感共鸣、文化适配与价值传递。语言不仅是信息符号,更是心灵沟通的桥梁。为冰冷的代码注入人文温度,需在技术突破与设计理念上双轨并进。
2025-07-17 04:30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万世明团队,基于海洋沉积物中的黑碳记录,重建了过去30万年以来东亚北部的古火演化历史,结合欧洲、东亚、东南亚及澳大利亚区域的记录以及考古遗址大数据,发现现代人类大规模用火始于约5万年前。
2025-07-17 04:30
在飞行器大家庭中,有一类特别的成员——翼伞。它们没有刚硬的机翼,却凭着一片巨大柔软的“翅膀”,借助风力优雅地翱翔于天际;它们结构看似简单,却蕴含着空气动力学的精妙智慧。翼伞是融合古老降落伞原理与现代智能科技的独特柔性无人飞行器,包含翼、控制系统、负载,如果加上推力系统,就可化身为伞翼无人机。
2025-07-17 04:30
近年来,移动电源行业呈现出较为迅速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移动电源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
2025-07-17 03:55
由该院枸杞科学研究所联合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编制的《枸杞属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获得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通过。
2025-07-17 04:00
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在单细胞水平上成功解密了拟南芥叶片衰老的过程。
2025-07-16 10:44
不只是产量最大,“深海一号”大气田还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7-16 10:42
我国正研制《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该标准是保障卓越工程师培养从“样板间”走向宏大队伍的基础。
2025-07-16 10:39
七月下半月和八月上半月是我国主汛期的最重要阶段,应急管理部指导各地加强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队伍建设,开展广泛培训,目前总人数已达115万人。
2025-07-16 10:2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