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25份抽查病例中,113份存在过度医疗行为;就诊患者手术率超90%,远超当地平均水平……翻开卫健部门对湖北省黄石博仕肛肠医院的调查报告,被查出的过度医疗违法行为令人触目惊心。
根据卫健部门提供的线索,湖北省黄石市人民检察院对此立案并提起公益诉讼。之后,法院判处医院向当地公益损害赔偿金账户支付相当于涉案金额3倍的惩罚性赔偿金,共计53万余元。
早在十年前,钟南山院士就痛批“一些公立医院过度追求利润,跟开超市一样,不断增加连锁机构。一些公立医院院长之间互相攀比营业额,而不是比发展了什么新技术;彼此以创收高低论英雄,而不是看攻克了什么疑难杂症”。
过度医疗行为为何屡禁不止?这伤害的不仅是患者的健康,更是公众对医疗体系的信任。
表面看,是过度治疗、过度检查、过度用药,但实际是医院创收压力导致的恶果。正如红辣椒评论所说,过度医疗之所以能够成为行业潜规则,根源在于医疗体系的创收机制弊端。部分医院面临着财政补助不足的问题,被迫依赖业务收入来“自给自足”;监管存在滞后性的同时,对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不够等因素,共同将过度医疗变为了医院的“创收密码”。
如何破局?钟南山曾给过建议:公立医院要回归公益性,关键是要切断医务人员收入与患者就医费用之间的关系。而这次黄石市检察院判罚53万元惩罚性赔偿金,也是个好的开始,但还远远不够,监管必须拿出“硬核”手段,让不良医院真正害怕。(赵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