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兰州招商引资领跑全省,重大项目落地提速,营商环境全国标杆!潮涌黄河之滨 澎湃发展动能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甘肃> 要闻 > 正文

兰州招商引资领跑全省,重大项目落地提速,营商环境全国标杆!潮涌黄河之滨 澎湃发展动能

来源:观澜客户端2025-02-04 19:15

  倾情倾智倾力开展“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全力以赴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全力打造“我比别人办得好、我比别人办得快”的兰州营商环境品牌……2024年以来,全市上下以推进强省会行动为总牵引,以1139工作部署为总抓手,狠抓招商引资、大抓项目建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积蓄强劲动能。

美丽的兰州黄河之滨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胡淼山 摄

  招商引资亮点纷呈汇聚发展澎湃动能

  招商引资是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回首2024年,我市招商引资签约总额和到位资金总量连续12个月全省第一,到位资金对全省的贡献率达16.39%,年度排名全省第一,呈现出多点开花、效速兼具、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无论从招商引资政策制定还是到重大项目落地实施,正在持续汇聚成我市奋进赶超、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同时也见证着全市上下,齐心协力促发展的坚实脚步。

  招商引资成效不断提升。全市完成招商引资项目到位资金1306亿元,增长20%以上。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437个,签约总额1809.81亿元,同比增长28.8%。其中,第30届兰洽会签约项目152个、签约总额1005.86亿元,项目数量、签约总额较上届分别增长29.9%、12.6%。新引进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39个,签约总额1037.59亿元;新引进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投资项目50个,“大好高”项目取得新突破。

  产业集聚效应持续增强。全市引进重点产业项目309个,签约总额1510.93亿元,占总签约额的83.5%。其中签约西固区兰石化大乙烯、兰州新区融捷新能源电池材料等工业项目186个,较2023年增加42个、同比增长29.6%,兰州新区爱玛产业园和泰合源年产150万吨光伏新材料、高新区兰津灵医疗器械生产基地等122个项目开工建设,招商引资强工业行动成效不断显现。

  今天的招商项目就是明天的发展后劲,今天的项目结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兰州市投资促进局党组书记、局长汪来红表示,作为招商引资牵头抓总部门,兰州市投资促进局将聚焦构建“3+2”现代产业体系、“6+X”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和“7+N”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系统谋划2025年招商引资工作,倾情倾智倾力开展“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和项目“双进”大会战,不断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扩量提质和未来产业前瞻布局。同时,积极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强化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全力推进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开创新局面。

  项目建设推进有力 跑出“加速度”

  中川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完成试飞验证,兰张三四线兰武段、中川机场铁路环线全线通车,兰阿公路、中通道控制性工程、G312清傅公路、G2201兰州南绕城黄峪镇开口子项目相继建成,“全省三大高速公路新通道”中河海公路和国高乌玛高速公路兰州过境段开工建设……回首2024年,一个个项目在金城大地扎根开花,魅力兰州焕发新颜。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主引擎、硬支撑,2024年,我市牢牢抓住项目这个“牛鼻子”,跑出了项目建设的“加速度”。

  记者了解到,在项目建设推进中,我市健全工作推进机制,聚焦项目科学研判、前期手续、推进建设、竣工验收、投产达产等全周期,围绕谋划包装、手续办理、要素保障、竣工投产等方面,先后制定印发了《2024年市级领导同志包抓推进重大项目责任清单》《兰州市全力推进固定资产投资实施“调结构、提质效、保增长”工作方案》《兰州市项目建设“百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等一系列落实方案,建立健全“1+5+X”项目推进、项目红黄蓝亮牌、预警通报等工作机制。组建9个常态化工作组,每月定期帮助指导各县区和部门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并定期召开全市项目建设推进会,逐步形成切实稳增长、促投资、提信心的政策“组合拳”,为全市项目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重大项目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火车头”。在推进中,我市全面落实领导包抓机制,实行项目数据化、清单化、动态化管理调度,形成了重大项目建设一体推进、一体落实、一体调度、一体联动的工作格局。对省市列重大项目实行挂图作战,开展“进度上墙、分级负责、精准调度”管理模式,明确每个县区、功能区和相关市直部门每个季度的目标任务,充分发挥项目调度“红黄蓝”预警机制,落实按月总结、按季考核工作制度,推动项目按照既定时间节点、工程计划建设,高质量完成目标任务。

  全市2024年省列重大项目共57个,总投资2108亿元,1至12月累计完成投资283亿元;市列重大项目共150个,总投资4435.3亿元,1至12月累计完成投资533.7亿元。省市列重大项目均已完成目标任务,为新时代美丽兰州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营商环境向优 激发市场活力

  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招商引资的催化剂、项目建设的加速器。2024年以来,我市锚定“全省第一、全国领先”目标,系统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年”行动,全面优化政务、市场、法治、创新、要素、人文“六个一流”营商环境,全力打造“我比别人办得好、我比别人办得快”的兰州营商环境品牌,持续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凝心聚力推进强省会行动。

  营商环境再优化,市场发展更具活力。在优化营商环境中,我市建立市县“一把手”统筹、部门“一盘棋”推进,县区扁平化攻坚、督查部门全程跟踪、经营主体全方位参与的工作机制,成立覆盖64个单位、8个县区、7个开发区近500人的工作团队,高效服务全市41.8万户经营主体。

  实施提质增效行动,兰州在全省率先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办法》,建立“1+18+N”政策体系,推出改革创新举措1165条、便民利民措施130条,不断夯实营商环境法规指引和制度保障。开展“一县一品牌”“一指标一品牌”创建,组织创新服务品牌“大比拼”,持续打造12个县域品牌、20个指标品牌、13个惠企利民服务品牌。深入实施“引大引强领跑”“助企安商护航”“兰商回归服务”等惠企助企行动,积极开展“企业家日”“企话兰州”“政务面对面”等系列活动,扎实组织“包抓联”“六必访”等对企服务3.1万次,为企业在兰发展筑牢信心。

  兰州市已连续三年全省营商环境评价排名第一,连续三年入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城市营商环境创新报告》,公共服务优化等9个领域获评全国创新代表城市。成功创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全国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改革试点城市、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全国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12345政务便民热线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政务热线服务质量评估“A”级等次。“小兰善治”“兰税捷办”等特色服务品牌得到中央深改办和国家部委的肯定。“清兰交易”被评为2024年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十大实践案例。在2024年全国信用建设成果预观摩中位列第一。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也是深入实施强省会行动的关键之年。当下,我市坚定扛起“经济大市勇挑大梁、省会城市当好头雁”使命担当,以实干笃行、奋楫争先的姿态,以坚定的信心和更加饱满的干劲,不断开创建设新时代美丽兰州新局面。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薛晓霞 马艳玲

[ 责编:王文韬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当日,作为第42届潍坊国际风筝会的系列活动之一,第21届世界风筝锦标赛在山东省潍坊市滨海云门国际放飞场开赛,来自51个国家和地区的257支队伍、1971只参赛风筝参加角逐。形态各异的风筝漫天飞舞,带来一场精妙绝伦的视觉盛宴。

  • 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值得一提的是,“破晓”存储器件的稳定性高度依赖工艺流程的一致性,通过AI算法对工艺测试条件进行科学优化,能够推动技术创新与落地。
2025-04-18 10:03
向高处攀,能攻克“卡脖子”技术;往深里钻,能改进工艺、降低成本。坚持面向应用,面向生产一线,注重产学研结合,培育兼具理论知识和实操能力的工科人才——这是教育的有力支撑。
2025-04-18 09:36
春耕正忙,走进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七都镇开弦弓村的高标准农田,连片油菜花正被翻耕回田,为稻田积蓄肥力。
2025-04-18 09:29
农业产业发展的目标始终是满足城乡居民不断增长的对农产品数量、质量、品类多元化需求。
2025-04-18 09:27
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杨德仁来到禄劝县第一中学,为现场600名初中学生作当日首场讲座。
2025-04-18 09:23
全球首台“玲龙一号”小型模块化反应堆主泵成功吊装就位,这标志着“玲龙一号”进入系统安装关键期,为后续机组调试打下了坚实基础。
2025-04-18 09:22
瞪羚企业在中国的实践始于2003年中关村科技园推出的“瞪羚计划”,旨在通过金融支持帮助高成长企业跨越初创期困境。
2025-04-18 09:21
文化的特殊属性决定了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大力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也必须紧扣文化的特殊属性,把握好正确的方法原则。
2025-04-18 09:20
儿童是嗓音障碍的高发群体,更应得到及时、有效的防治。
2025-04-17 10:36
大数据若停留在实验室,便失去了意义。我们的目标是将数据转化为信息,再升级为决策支持。
2025-04-17 10:30
面对人工智能这把“双刃剑”,我们亟须构建完备的人工智能安全治理体系。
2025-04-17 09:30
立足经验,破解问题,继续纵深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布局,以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
2025-04-17 09:27
地月空间是指从地球低轨延伸至月球(约38万公里)以及远至200万公里的空间。
2025-04-17 09:27
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鹊系列发动机在其浙江湖州动力制造基地完成第100台正式下线,标志着我国商业航天动力系统实现从单台研制到批量制造的跨越,迈向规模化应用新阶段。
2025-04-16 10:20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董念国团队,近期将历时3年自主研发的儿童用磁悬浮双心室辅助装置,成功植入一名7岁终末期心衰患儿体内。
2025-04-16 10:19
全球首次成功绘制六倍体小麦的端粒到端粒完整基因组图谱,实现了小麦基因组从“头”到“尾”无缺口的精确组装。
2025-04-16 10:17
从数学上讲,绳结交叉点与量子算法之间的理论等价性已经为人所知数十年,但直到现在才由该团队完全付诸实践。
2025-04-16 10:15
香江四月,风暖潮平,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亚太峰会于4月14日在香港开幕,为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勾勒出更包容、更可持续的未来图景。
2025-04-16 10:10
近年来,我国强化统筹规划,产学研用等相关主体密切协作配合,全力强化“政策扶持、科技创新、人才强基、对外合作、历史文化”等五大措施,推动天然橡胶产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2025-04-16 10:09
借助一种名为SMART-EM(单分子原子分辨率时间分辨电子显微镜)的技术,首次在原子尺度上拍摄了催化反应过程。
2025-04-15 11:0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