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原标题:安定区:特色产业叩开致富门
时至立秋,陇中大地田畴沃野,万物竞茂。
在定西市安定区宁远镇,层层叠叠的梯田之上,黄芪、马铃薯、向日葵等长势良好,丰收在望。
正午艳阳高照,宁远镇高河村的黄芪基地里,村民张小红等人正在田间忙着除草。“以前咱们这个地方可没种过黄芪,这几年镇里打造了很多种植基地,我们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除草一天可以赚100元,我已经干了4天了。”张小红说。
宁远镇位于安定区东南部,属南部二阴地区,海拔在2000米左右。全镇耕地面积13.98万亩,人均耕地7.4亩,除群众自种外,可流转面积达1.2万余亩。
怎样利用好土地富裕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近年来,当地在稳定粮播面积的基础上,持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开始了一系列探索。
宁远镇东邻通渭县,通渭县发展中药材产业成效凸显,也给宁远镇党委、政府带来思考:距离这么近,我们是否也适宜种植中药材?
为找准适合的特色产业发展和有效的种植模式,宁远镇主动“走出去”,组织镇村干部先后到通渭什川、李店、常河等种植基地考察学习,同时积极“请进来”,先后邀请市中药材协会、区农技中心的中药材种植专家实地调研指导,开展中药材种植技术宣传培训。
经过多方考察论证、反复研究谋划,最终决定发展黄芪种植。“我们这里年降水量是280到480毫米,与黄芪适宜的阴湿凉爽气候,降水量300到450毫米的生长条件契合。”宁远镇党委副书记马旭东说。
解决了种什么,谁来种又成为关键。宁远镇和众多山区乡镇一样,地广人稀,青壮劳动力大多选择了外出打工,留在村里的多是老人妇女儿童。种植黄芪,农户又普遍缺乏种植技术和销售渠道。
对此,当地发挥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牵头作用,积极引进定西高含量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构建起“集体经济+引进主体+致富带头人+农户”等种植模式。
村“两委”协调抓总、致富带头人出资金和服务、引进主体出种苗和技术、农户出土地和劳力……今年开春,黄芪种植在全镇推广开来。
“通过以点带面、示范引领,黄芪种植在高河村、羊营村全面铺开,引进主体种植1320亩,村集体种植20亩,农户自发种植120亩,全镇黄芪种植面积达到1460亩。”马旭东说。
不仅仅是黄芪种植。走进宁远镇贾堡村,大片的向日葵向阳而生,这也是当地近年来探索的一项特色产业。
“去年我们结合撂荒地整治,引进合作社试种了食葵,收成还不错。今年合作社扩大面积流转了350亩,村集体种植了30亩,雨水好长势不错,预计每亩地收入1500元以上,可以为村集体带来3万多元的收入。”贾堡村党支部书记朱廷雄说。
据介绍,今年宁远镇在贾堡村、李曲村建成300亩以上的食葵种植基地2个,引领带动全镇食葵、油葵种植面积达到1500亩。
在前川村建成2000亩的马铃薯种植基地1个,在红土、薛川建成1000亩的芹菜种植基地2个,全镇柴胡、黄芪、贝母、冬花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2500余亩……如今,宁远镇特色产业发展有声有色。
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叩开农户致富之门。安定区坚决守牢粮食安全底线、持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完成重点工作任务、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农业农村经济保持稳中向好的态势。今年上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2.75亿元、同比增长6.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926元、增长8%。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杨唯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