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0月29日,广东工业大学自主开发部署的科技成果转化线上服务公益平台“粤科淘”正式发布上线。该平台集AI智能匹配、全链条服务、沉浸式展示于一体,聚焦技术、成果、专家等核心创新要素的精准匹配与高效流通,有效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服务链“六链融合”,助力更多科技成果更好更快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优质科技成果从“书架”走上“货架”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是当下高校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战略支点。广东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邱学青表示,“粤科淘”就是广工高标准建设广东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的核心举措和最新成果,标志着广工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实现了从点到面、从局部到生态的系统性升级,彰显了广工服务区域发展的坚定决心与务实担当。
“广工的成果转化工作迈入线上线下融合、资源高效配置的新阶段,也为全省高校提供了宝贵经验。”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冯伟表示,希望高校能够以更宽视野、更实举措、更强合力,推动科教资源与产业需求高效对接,持续激发创新活力,释放科技价值,为推动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记者了解到,“粤科淘”是广工对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全局性谋划、系统化布局的重要一环。作为全国成果转化百强高校,学校“制度创新-平台赋能-人才驱动”三位一体生态体系成效显著。
从制度层面,学校明确科研人员可享有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并将转化成效纳入职称评审指标,工作经验做法入选全省科技体制改革典型案例。同时,学校打造“1个转化中心+2个基地+N个协同平台”,成为成果落地的“加速器”。2021年起,广工组建起超百人的技术经纪人队伍,深入科研一线挖掘高价值专利,精准对接地方产业需求、企业需求,迅速成长为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中坚力量。
据悉,“粤科淘”可以被形象地称为“科技淘宝”,便捷、高效、开放,同时兼具公益性、专业化内核,主要解决了资源碎片化形成的“信息孤岛”以及科研导向与产业需求之间“语言不通”的关键瓶颈。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雷爱侠 通讯员 叶绍恩、杜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