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见字如面……”当前,2026届高校毕业生正处于人生职业选择的关键节点,面对未来难免心存迷惘。在此之际,一封来自中山市的信件翩然而至。不同以往的城市公开信,这封以“粤悦学姐”口吻撰写的信件,以真挚笔触传递出对学子就业需求的关注。
粤者,百万英才汇南粤之粤;悦,近悦远来之悦。学姐,也曾是即将走出校门的毕业生,所以知艰辛、知不易、知所盼。几百字寥寥数语一封信,拉的是家常、是烟火气,但每一处都用心交心,每一句都是作为过来人的学长对学弟学妹的真情实感、传递一个城市对高校学子的真心实意。
随着“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N城联动秋季招聘活动全面启动,中山市针对2026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行动陆续走进各大高校,为高校学子搭建就业对接平台,这座城市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关切与支持,正给广大高校学子留下深刻印象。
“你最珍贵,就在中山”
“你最珍贵,就在中山”,笺题短短八个字,藏着三重深意。对已在中山安家的“粤悦学姐”们而言,这是过来人的由衷分享与深切共情。信中提及“从毕业时的跃跃欲试到如今的万家灯火”,正是万千于中山找到职业方向、安稳立足者的真实写照。如他们所感受的,在这里,初入职场的忐忑会被城市的包容化解,成家立业的压力因友好的生活成本减轻,让“择一城就业、谋一处安居”的愿望落地。
“百万英才汇南粤”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专场招聘会现场。(资料图片)记者 王蔚然 摄
“你最珍贵,就在中山”的第二层意思,是在中山这座城市眼里,读到这封信的毕业生们最珍贵。近年来,中山持续完善人才支持体系,构建起“1+1+5+N”服务体系,出台《中山市新时代人才高质量发展二十三条》《中山市科技创新强市十五条》等政策,投入50亿元实施相关计划,注册成立10亿元双创基金,用“真金白银”为毕业生就业兜底,让高校毕业生从“找到工作”到“稳定发展”无后顾之忧。
“你最珍贵,就在中山”的第三层意思里,“就”是指“就业”,表达期待最珍贵的毕业生们选择在中山就业。“寒窗苦读修业毕业不容易,找对施展拳脚的舞台更考验智慧。”信中这句话精准戳中了万千学子的所思所盼。中山凭借多元的产业布局与充足的岗位供给,为不同专业、不同需求的毕业生提供适配选择——新能源、生物医药与健康等“新十大舰队”产业形成多元支撑的产业体系,770余家专精特新企业、40余家“小巨人”企业持续释放优质岗位,能为毕业生铺展清晰的职业路径;同时,中山面朝大海、四季花开,空气质量常年稳居全国前20位,人居环境、教育医疗配套不断提升,亲民的消费水平也为毕业生就业后的生活提供保障,让“有工作、有生活”成为可能。
从情感共鸣到就业支持,从岗位供给到服务配套,中山用实打实的政策、资源与行动,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有力支持。今年3月,“百万英才汇南粤”第十二届中山人才节现场,580个前沿岗位为学子提供对接机会,众多学子达成意向;深中通道通车一周年以来,超130场就业对接活动吸引3万人参与,清北专场招聘中,单场便帮助188位学子与企业建立联系。
一纸信笺,牵起就业“信心”
9月29日,这封饱含诚意的城市公开信正式发布。短短24小时,便在多所高校学子中引发广泛关注,不仅让本土学子倍感亲切,更让各地青年、海外留学生感受到共同面对就业选择的暖意,成为城市与高校毕业生共同迎接就业大考的“暖心桥梁”。
“这封信字里行间流淌着温情与力量,让我再次坚定了心中早已萌芽的决定:到中山找工作、在中山扎根。”西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大四应届毕业生陈龙熙说。在他眼中,中山是一座愿意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的城市。此前,在“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N城联动中山市百校千企万岗秋季招聘活动第二站中,他成功与中山城建集团达成初步意向。一句“我们缺的不是岗位,而是像你这样有想法、有热情的年轻人”,让他近距离感受到中山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的诚意,也让他对职业未来更有信心。“中山是在寻找愿意共同成长的同行者。”陈龙熙坦言,自己曾犹豫是否要去一线城市“内卷”,而中山让他明白:“真正的就业,不是在喧嚣中迷失自我,而是在一座愿意给你机会、支持你发展的城市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陈龙熙在“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N城联动中山市百校千企万岗秋季招聘活动与中山城建集团达成初步意向。受访者供图
这份信心,同样萦绕在广西师范大学通信工程专业研三应届毕业生冼彤心中。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山人,读到“粤悦学姐”写给毕业生的信时,她对家乡的就业环境有了更深的认同:“熟悉、温暖、踏实又有盼头,这种感觉很奇妙。”在她看来,中山的岗位供给、就业政策与生活环境,恰好实现了“能就业、稳发展”与“有生活、有品质”的双向契合。“‘有份好工作,过好小日子’不是空洞的口号,是我能亲手实现的日常。”冼彤期待用所学知识在中山找到合适岗位,“现在的我或许不是最好的,但在中山,我一定能在工作中慢慢成长”。
广西师范大学通信工程专业研三应届毕业生冼彤期待回家乡中山就业。受访者供图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大二学生黎蔼仪,在黄浦江畔的夜晚读完公开信后心中满是感慨。作为在上海求学的中山学子,她对信中提及的“就业支持”有着切实体会。安居保障政策、就业实习支持、中秋暖心礼盒、寒暑假期“展翅计划”,每一项举措都让她感受到家乡对毕业生就业的牵挂。“雏鹰展翅,需要土壤。”黎蔼仪表示,中山不仅是她的故乡,更让她萌生了毕业后回中山就业的想法,“这里或许能成为我职业起步的好地方”。她期待在不远的将来,能以党史研究者的身份回到家乡,在工作中实现自身价值。
华东师范大学大二学生黎蔼仪希望毕业后回家乡中山就业。受访者供图
这份就业吸引力,还跨越了国境。远在海外的宾夕法尼亚大学生物工程专业博四学生王涵之,在读完这封信后,对中山的就业环境有了全新认知。在他看来,中山不仅生活环境宜人,更有与专业适配的产业岗位,“对我们海外学子来说,能找到专业对口、有发展空间的工作很重要,中山的产业布局提供了这种可能”。
当前,由广东省委、省政府联合教育部主办“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N城联动秋季招聘活动已全面启动。活动围绕“粤聚英才、粤见未来”主题,以“万企进百校”高校专场形式走进全国重点高校,核心是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创业选择,助力缓解就业压力,为区域发展筑牢基础。9月中下旬,“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N城联动中山市百校千企万岗秋季招聘活动(广西站),先后走进广西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现场为当地学子提供岗位咨询、政策解读与对接服务,不少学子当场与企业达成初步就业意向。
“百万英才汇南粤”广西大学专场招聘会现场。(资料图片)记者 王蔚然 摄
本月15日至18日,活动辽宁专场将走进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东北大学、辽宁大学,聚焦相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带去适配的岗位资源与就业保障政策,帮助高校学子对接合适的工作机会;后续中山还将陆续到长春、武汉、兰州等城市开展校园招聘活动,通过精准的就业对接,助力更多省份的大学生求职就业,找到能发挥自身价值的岗位,共同解锁“就业稳、发展好”的未来。
作者:见习记者 方馨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