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饼小乾坤大,纸短岁月长。8月19日,由广州酒家集团与广州出版社联合出版《国饼——广式月饼的前世今生》(以下简称《国饼》)举行媒体交流会。这部在2025羊城书展首发的新书,是国内首部月饼行业发展史专著。创作团队秉持着人文视角,以文化与产业双主线展开叙事,用极具温度的笔触勾勒广式月饼的生命历程。
翻开这部广式月饼的故事,读者既能在文化叙事中触摸广式月饼的历史温度,也能从产业案例中读懂:正是人文基因赋予了这一食物独特魅力,经济创新则为其注入了生命活力,二者交融共生,才让这枚“国饼”穿越时空仍焕发生机。
何谓“国饼”,何以广式
月饼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经过漫长的演变,成为了中华饮食文化的活化石。而月饼的人文精神与应用形式也关系到千家万户,其中所蕴含的团圆美满之意,永远是中国人心中历久弥新的情感共鸣。
正如广州酒家集团总经理、《国饼》执行主编赵利平在序言中所述,月饼是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价值赢得了“国饼”的美誉。这一称谓也表达了民间对月饼所承载的民族情感与文化象征的集体认同。
广式月饼则扎根岭南沃土,利用本土及外来的优质丰富食材,融合广府“食不厌精”的饮食哲学,形成了皮薄、馅足、松软、香甜的独特风格。凭借对原料、工艺的极致追求,对口味的创新探索,广式月饼逐渐占据了一枝独秀的市场地位。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广式月饼随粤商和华侨传播至东南亚及欧美各国,成为链接全球华人的精神符号,可谓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广式月饼”。
不仅如此,广式月饼还影响到了当地人的生活,以强大的文化适应力实现了跨文化传播,成为中华饮食文化“走出去”的先锋。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就曾在中秋节之际,以广州酒家月饼向广大华人送上祝福。
赵利平表示,月饼在不同历史时期也被赋予了特定的政治意义,如今又以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全民的认可度以及全球的影响力,获得了官方的认可。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主办的中国月饼评选活动称为“国饼十佳”,认证了月饼的“国饼”地位;2022年,国家版本馆广州分馆举办的“团圆——广式月饼文化专题版本展”,将月饼提升至“中华版本的文化符号”高度,更是展示了国家层面对这一传统食品文化价值的认可。
首部行业史:读懂人文与经济的交融共生
《国饼》作为国内首部月饼行业发展史专著,并不是一本简单的工具书或资料集。全书开篇便从中秋祭月、赏月等传统礼俗切入,结合岭南风土和粤人敢为人先的人文精神,呈现出广式月饼的诞生背景。它并非凭空出现,而是在中秋传统文化与地方饮食哲学的碰撞中自然成型。
创作团队深度挖掘了广式月饼的商品基因,阐述其如何依托于清末粤港澳地区的饼铺与茶楼业态,在众多月饼派式中率先开启商业化、全球化之路。无论是包装、广告营销的激烈竞争,还是保鲜技术、生产设备的研发迭代,种种努力,无不推动着广式月饼建构现代化的产业格局。而这幅行业发展图,也映照着近现代民族食品工商业的百年沉浮。
全书最后别开视角,聚焦于月饼传统印模中的吉祥寓意,月饼点心签和包装盒的变迁史等角度,讲述了几代粤人以饼寄情,实现“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广式月饼”的故事,终将目光落回月饼中的人文情思。
“当前市面上缺乏深入挖掘月饼渊源的书,本书在出版价值、意义及独特性方面突出。”广州出版社有限公司董事长柳宗慧介绍,《国饼》不仅是献给广州酒家90周年的书,更能从中看到广式月饼作为中华文化符号、家国情感象征、岭南美食代表、现代产业先锋的特征。
在柳宗慧看来,《国饼》这本书可读:书中月饼文化溯源、典故知识丰富,产业发展内容详尽;可赏:装帧设计、插图等体现匠心,如精选古画插图、精心制作地图及拉页;可鉴:对月饼及相关产业从业者有借鉴价值,能为企业创新提供经验理念。
书中所展现的广式月饼百年演进之路,也是广州“山、水、城、商、文”五脉生生不息的写照,亦可视为广东高质量发展的鲜活范例。
九秩献礼:老字号的坚守与担当
《国饼》亦是广州酒家90周年的重磅献礼之作。继2022年全力支持国家版本馆广州分馆举办“团圆——广式月饼文化专题版本展”之后,广州酒家集团再次聚力于广式月饼行业的历史溯源与文化建构,以多年的实践积淀和丰富资源,为著作注入了鲜活的行业视角。
“广式月饼具有如此重要的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但一直以来,行业在文化溯源与理论建构方面存在长久的空白。作为月饼行业龙头企业的广州酒家集团,理应担负起这份使命。”广州酒家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国饼》主编徐伟兵表示。
他介绍,从1935年创立至今,广州酒家在推动广式月饼行业标准化、现代化、数智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贡献,多年产销量在全国乃至全球月饼行业中居于榜首,俨然成为月饼行业的风向标。而作为“广式月饼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广州酒家至今已培育七代广式月饼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以师带徒实现着非遗的活态传承。
为呈现最真实细腻的历史,编委团队探访多地月饼品牌及上下游企业,与多位老行尊及专家学者进行交流,搜寻并梳理了上千份文献史料。历时逾两年的打磨,让这部献礼之作更具分量,也成为了广州酒家九秩匠心的写照。而通过梳理、研究月饼的历史文化,上升为理论并提炼其意义,也将赋能月饼行业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国饼》获得了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以及多位专家行尊、文化学者、餐饮名流等推荐,如大董(董振祥)、屈浩、何世晃、钟成泉、罗宝鑑、陈喆、刘君兰、张劲松、尚晓鸣、闫涛等。
《国饼》的读者不应只是行业从业者,更是每一个期盼团圆的中国人。如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张九魁先生所评价,《国饼》一书为行业提供了“以文兴业”的深刻启示,愿读者能从中品味“饼小乾坤大”的隽永滋味。
采写:南方+记者 周甫琦
摄影:汪旭莹
剪辑:苏韵桦
编辑 张晓晨
校对 钟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