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多校追加临床医学专业招生计划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广东> 要闻 > 正文

多校追加临床医学专业招生计划

来源:南方日报2025-06-25 16:04

  6月25日,广东2025年高考放榜。作为热门专业之一,临床医学近年来备受大家关注。今年临床医学类招生发生了什么变化?考生在报考医药类专业时,需要关注什么?

  从已发布的招生计划来看,今年不少独立医学类高校不仅增加了招生名额、新增一些医学跟人工智能交叉的专业,调整了专业组的设置,而且还放宽了对学生选考科目的要求,文科生也能报读部分医学类专业。

  新增多个专业

  招生名额增多

  临床医学专业,正在成为高考志愿填报的大热门,因此多所医学高校纷纷“追加”了招生计划。

  广州中医药大学2025年本科生招生计划扩招200人,总规模达到3270人。作为订单式培养单位,2025年学校计划在广东省、海南省合计招收中医学专业免费医学生325人,其中广东省招生275人,较2024年增加36人;海南省招生50人。这是学校近年来首次接受省外订单定向医学生委托培养。考生一旦被录取,在校期间免除学费,免缴住宿费,适当补助生活费,毕业后有岗有编。

  今年,广州医科大学首次增加在黑龙江省的招生,广东省招生计划增加22人。广东药科大学计划招生6800人,比去年增加320人;广东医科大学今年招生计划较去年增长100人,增加的专业集中在广东省高水平学科对应专业、新医科、新工科等特色专业。此外,广东医科大学新增生物医药数据科学专业招收70人,新增“海洋药学+生物科学”联合学士学位培养项目招收30人。

  南方医科大学今年本科招生总计划3000名,在广东的招生计划约1608名。今年,该校开设4个专业和专业方向,智能医学工程、医学影像学(智能影像创新班)、法医学(卓越班)和生物技术(制药方向),培养更多在智能时代的卓越医科人才。

  为了培养中医药特色人才,广中医今年高考招生新增中医学(铁涛班)、中医学(岭南班)、针灸推拿学(扁鹊班)、中药学(创新班)和护理学(创新班)5个人才培养特色创新班。今年广药大还将新增本科招生专业——食品营养与健康。该校是目前广东省唯一一个在医药院校开办食品营养与健康工科专业的高校,该专业由食品科学学院开设管理。

  选考科目条件放宽

  文科生能读中医

  今年,医学类高校调整了选科限制,一些医学类专业面向文科生招生。南方医科大学明确,中医学(名老中医传承班)、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专业选科放宽为:物理(理科)+不限科目,历史类(文科)+不限科目。这意味着文科生也可以报考中医类专业,将来一样能够当医生。

  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王宏斌称,2025年,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养生学等中医学类专业(包括长学制及特色创新班),由此前要求的“物理+化学”双选,调整为“不限选考科目”。这意味着历史类考生也能报考中医药专业。

  为进一步满足中医学专业人才对宽口径招生培养模式的需要,从2025年开始,广药大中医学专业选考科目由原来的“物理+化学”调整为不限选考科目(文理兼招)。

  南方医科大学表示,考生入读后无转专业限制,在校生有三次转专业机会,实现文理科转专业打通,同时放宽转出限制条件。

  优化专业组分组

  不设置专业志愿级差

  不同专业分组,对考生填报志愿时会产生不一样的影响。

  南方医科大学称,自2023年临床类专业独立成组后,今年临床类专业组细分成两个专业组,临床医学(卓越创新班)、临床医学、口腔医学3个专业独立设组,麻醉学、儿科学、精神医学、医学影像学(智能影像创新班)、医学影像学5个专业独立设组,调剂风险低,志愿满足率高。该校相关负责人说,今年临床医学(八年制)继续单列成组,没有调剂风险,考生也可大胆填报。

  广州医科大学表示,今年广东省普通类计划设置了5个专业组,其中普通类(物理)4个组,普通类(历史)1个组。其中,临床医学(“5+X”一体化)、基础医学(“5+X”一体化)分别单独设置专业组。2024年广医首次开设临床医学(“5+X”一体化)、基础医学(“5+X”一体化)招生,受到考生和家长热捧,临床医学(“5+X”一体化)最低排位12133、基础医学(“5+X”一体化)最低排位13250。

  多所高校表示,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根据考生投档总分排位情况从高到低排序录取。不设置专业志愿级差,承诺政审和体检合格不退档。

  南方日报记者 黄锦辉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8日起恢复开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7日发布消息,自然科学基金委近日制定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
2025-07-08 09:20
近日,由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联合有关单位研制的全自动水稻覆膜插秧技术装备在江苏省靖江市投入使用,开启了我国水稻覆膜插秧新模式。
2025-07-08 09:11
日前,全球领先的720V高压固态钠盐电池,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的建亨奥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量产,标志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三个实现固态钠盐电池商用量产的国家。
2025-07-08 09:10
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获悉,该委日前制定了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
2025-07-08 05:05
什么是聚乳酸材料,在取代传统石化基塑料材料方面又有着怎样的优势?本期院士科普,让我们跟随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学思,一起走进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聚乳酸的奇妙世界。
2025-07-07 14:19
科技的力量正让农民从传统体力劳动者向掌控全局的智慧决策者转变。
2025-07-07 12:33
在未来数十年,熟练使用人工智能很可能成为大多数职业的必备技能,并深刻影响就业市场。作为经济土壤中的“超级肥料”,新技术既带来传统岗位的替代,更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直接创造新的岗位需求。
2025-07-07 09:12
抽水蓄能机组主要由发电电动机和水泵水轮机组成,利用山上山下两个水库进行水能和电能相互转换。
2025-07-07 09:11
回溯歼—10飞机研制历程,从立项、首飞到定型,历经数十载,“三滴油”看起来微不足道,却更加说明创新需要点滴用心、长期耕耘。
2025-07-07 09:10
从微小的夸克到浩瀚的宇宙,从生命的密码到自然的规律,科学这双“慧眼”不断重新定义着“可见”与“可知”的边界。从墓室中的真菌到实验室里的潜在新药,科学家用一套跨学科方法挖掘出这个隐藏在自然界的分子宝藏。
2025-07-07 09:08
在6日开幕的中国科协年会上,2025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正式发布。这凝聚科技界智慧的30项问题、难题“锁定”了哪些前沿领域的核心赛道?其遴选标准蕴含着怎样的科学智慧?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丛斌、邹冰松、王小云、陈坚四位院士。
2025-07-07 03:10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2日在北京开幕。除收录标准的优势外,东壁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还根据中国科技界与教育界的习惯,对所收录期刊进行了学科分类。
2025-07-04 09:55
超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人造材料,而具有热辐射性能的超材料可以把多余的热量“打包”传递到外界,热辐射超材料可广泛应用于零能耗辐射冷却、建筑节能降温、航天热控等诸多重要领域。
2025-07-04 09:53
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骆清铭团队成功绘制出了小鼠三维脑区和立体定位图谱
2025-07-04 09:52
7月4日,神秘的水星将迎来东大距,这是今年第二次水星东大距,观测条件依然不错。
2025-07-04 09:51
科学是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2025-07-04 09:50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成本低、效率高、易加工等优势备受关注,可应用于光伏发电、车载光伏、光伏建筑等领域。
2025-07-03 09:59
目前,对于10厘米以上大型空间碎片,航天器通常采用主动规避的策略,通过轨道调整,避开可能的碰撞路径。
2025-07-03 09:58
6月26日,中国民航局官网发布公告,提到为切实保障航空运行安全,自2025年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2025-07-03 09:5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