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生动诠释“更中国 更世界” 华外同文外国语学校办学十周年系列活动举行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广东> 要闻 > 正文

生动诠释“更中国 更世界” 华外同文外国语学校办学十周年系列活动举行

来源:广州日报新花城2025-03-03 18:29

  3月1日,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华外同文外国语学校(以下简称“华外”)迎来了意义非凡的十周年校庆。这一天,学校举办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全方位展示了其办学特色与丰硕成果,生动诠释了“更中国更世界”的办学特色,吸引了众多教育界人士、家长、校友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荣耀时刻。

  华外大门

  大咖讲座开场,激发学子科学探索热情

  清晨,阳光洒在校园,为校庆活动拉开了序幕。当天的首个活动是专家讲座,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院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熊璋带来了主题为《AI 时代是我们的时代》的精彩演讲。

  熊璋

  在讲座中,熊璋教授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师生们介绍了人工智能的概念、发展历程以及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他通过生动的实例,如汽车超越腿脚、吊车超越胳膊、手机超越耳眼,形象地阐述了人工智能是如何延伸和扩展人类智能的。

  他还详细讲解了人工智能时代的特点,强调了人工智能对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以及对教育提出的新挑战。同时,熊璋教授鼓励同学们积极拥抱人工智能,努力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中成为驾驭人工智能的主人,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准备。

  据悉,华外近年来也积极关注AI发展,通过开设AI编程、机器人开发等前沿课程,创立“AI人工智能工作室”,不断加强师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而熊璋教授的讲座,不仅让同学们对人工智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对科学探索的热情。

  米德学院揭牌,探索人才培养新途径

  紧接着,10点整,备受瞩目的米德学院(Meta academy)揭牌仪式在中庭舞台隆重举行。米德学院以“平行教育”为核心理念,致力于打造一个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素质教育学院。

  米德学院揭牌仪式

  仪式现场,嘉宾云集,中国职业教育领军人物、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创校校长俞仲文,中国当代教育名家吴颖民,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专家熊璋等众多教育界大咖纷纷出席。

  “我们将通过米德学院,积极运用人工智能赋能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探索人才培养的新途径,把我校‘启发潜能、培育全人’的理念落到实处,培养卓尔不群的优秀人才。”华外党支部书记、总校长朱子平介绍,米德学院肩负着开创未来教育新模式的使命,提出了“平行教育”和“思维教育”两大理念。

  朱子平

  “平行教育”倡导素质教育和学科教育并行,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和个体需求进行差异化教学,注重跨学科课程开发,打破学科壁垒,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思维教育”旨在培养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学科知识结合具体场景运用并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适应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米德学院院长王恩临则在致辞中回顾了学院的诞生历程,她提到米德学院的诞生并非偶然,而是华外多年来积极探索多元化教育模式的结晶:早在国培430计划实施之前,华外就以敏锐的教育洞察力,积极探索多元化教育模式,累计开设了涵盖人文社科、自然科学、艺术体育等多个领域的大量选修课,这为米德学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后,各位嘉宾共同为米德学院剪彩。随着彩带飘扬,礼炮响起,米德学院正式起航。这一时刻,标志着华外在教育创新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剪彩仪式结束后,熊璋教授、吴颖民校长等嘉宾先后发表演讲。

  熊璋

  熊璋教授在演讲中结合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对米德学院的教育模式提出了期望,他希望米德学院能够培养出具备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学生,让他们在未来的人工智能社会中脱颖而出。

  吴颖民

  吴颖民校长则高度评价了米德学院聚焦学生个性发展、注重实践教育和跨学科学习的举措,认为这是华外积极应对未来时代挑战的重要探索,对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摊展活动如“集市”,展示特色课程成果

  下午,校园里热闹非凡,嘉年华活动如火如荼地展开。校友们纷纷返校,他们漫步在熟悉的校园,回忆着曾经的青春岁月,与昔日的老师和同学相聚,分享着彼此的成长与收获。

  摊位展示

  校园内设置了各种摊展活动,展示了学校的特色课程成果、学生的创意作品等。这些摊展不仅是学生才华的展示平台,也吸引了众多家长和嘉宾驻足观看,赢得了阵阵赞叹。

  摊位展示

  在特色课程成果展示区,同学们现场展示了书法、国画、陶艺等传统艺术作品,展现了扎实的技艺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在科技创新展区,智能机器人、3D 打印作品等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彰显了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王晋年

  与此同时,在秀丽剧院和华外图书馆影音室,分别进行着院士讲座和访谈活动。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王晋年带来了《借我一双慧眼:遥感——感知地球的“千里眼”》的讲座。他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卫星遥感技术的原理、应用和发展前景,让师生们对这一前沿科技领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俞仲文

  在访谈活动中,俞仲文校长分享了自己丰富的教育经验和对当前教育发展的深刻见解,为学校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建议。他强调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鼓励学校在教育改革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和创新。

  十周年发展大会星光璀璨,荣耀十年筑梦前行

  夜幕降临,华外十周年发展大会在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体育场盛大开幕。现场灯光璀璨,气氛热烈。大会以“荣耀”为主题,分为“荣耀之始”“荣耀加冕”“荣耀闪亮”三个篇章,由复旦大学知名学者、特邀主持人蒋昌建及师生和校友共同担任主持人,通过舞台剧、歌舞表演、访谈、表彰等多种形式,全面回顾了学校十年的发展历程,展示了学校的办学成果和师生风采。

  赵康

  大会伊始,广东省民办教育协会会长,广东省教育厅原党组成员、巡视员赵康发表致辞,高度赞扬华外同文外国语学校自建校以来坚持的“更中国更世界”的办学特色。他表示,学校在传承中华文化精髓与拥抱全球文明的道路上,开创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办学之路。华外十年,不仅开创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办学成果,更是一幅幅中国基础教育国际化探索的生动画卷。

  朱子平

  华外办学十周年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是对学校十年发展的全面总结和回顾,更是一个新的起点。朱子平校长表示,学校将坚守“更中国更世界”的特色,以更坚定的步伐深化教育改革创新,紧紧抓住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在规范化、特色化、优质化的基础上,步入“高标准、高要求、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为黄埔区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力量。

  晚会现场

  在“荣耀之始”篇章,舞台剧《荣耀初启》以生动的剧情展现了学校创办初期的艰辛与梦想,带领观众回顾了华外一路走来的历程。首任校长陈泽芳、老师代表陈俊思、洪婉婷以及学生代表莫熙正上台分享了他们与学校的故事。

  陈泽芳(左)和蒋昌建

  陈泽芳校长回忆了开学典礼前安抚想家学生的温馨场景,强调了创校阶段教师“热爱”和“专业”的特质;陈俊思老师讲述了从非洲汉语志愿者到华外教师的转变,以及在教学中对鲁迅文章的深刻理解;洪婉婷老师分享了与孩子们课间相处的温暖瞬间;莫熙正同学则表达了班主任对自己成长的重要影响。

  这些故事展现了华外师生之间深厚的情谊,也让大家看到了学校发展的点滴积累。

  随后,华外 P.I.E.P 爱培幼儿园的小朋友带来了舞蹈表演《更中国更世界》,孩子们可爱的舞姿和充满活力的表演,传递出华外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对多元文化的包容。

  “荣耀加冕”篇章中,舞台剧《荣耀焕彩》继续讲述着学生在华外成长的故事,展现了他们在追求梦想道路上的坚持与努力。

  家长访谈环节

  家长访谈环节,家委代表彭仪女士和陈林女士分享了孩子在华外的成长变化。彭仪女士的女儿从曾经的害羞、怯场变得自信、热爱阅读,具备了领导力和内驱力;陈林女士的两个孩子也变得越来越自信大胆,勇于挑战新事物。这充分体现了华外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积极影响。

  此外,音乐舞蹈教师团队带来的经典歌曲《We Are The World》、舞蹈节目《偶像力量》、乐器表演《金蛇狂舞》、歌曲演唱《小雅鹿鸣》等精彩节目,展示了学校在艺术教育方面的成果,让观众沉浸在艺术的魅力之中。

  国乐艺术家、华外“方锦龙|国乐传习馆”馆长方锦龙的精彩表演和互动访谈更是将晚会推向了高潮。方锦龙用一把琵琶模仿18种乐器的绝技,让大家惊叹不已,感受到了传统音乐的深厚底蕴和无穷魅力。

  方锦龙

  进入“荣耀闪亮”篇章,十年间,华外秉持“启发潜能培育全人”的办学宗旨,以“更中国,更世界”为办学特色,构建了九年一贯多维融合课程体系,开设了200余门多样化的选修课,培养了一批批深植“四个自信”、兼具国际视野的学子。

  学生们在各类比赛中屡获佳绩,考入知名高中和世界名校继续深造。学校也先后荣获400余项区级以上荣誉和称号,师生获奖累计高达18300余人次。

  华外联合创始人、同文教育研究院院长韩利庆博士在致辞中回顾了学校创办的初心和十年的奋斗历程,对学校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殷切期望。他强调学校将继续坚持“更中国更世界”的教育理念,深化教育改革创新,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培养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韩利庆

  在发展大会的过程中,还穿插了多个表彰环节,对为学校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教师以及支持学校发展的企业进行表彰。“隽永奖”授予了从学校创办之初便扎根于此的教职工,他们用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守护着学校的发展;“同心奖”颁发给了在工作中团结协作、共同克服困难的个人;华外还向长期支持学校教育事业的企业颁发了特别感谢状,感谢他们为学校发展提供的有力支持。

  颁奖环节

  此外,大会还设置了激动人心的福利馈赠环节,赠送了包括林丹、谢杏芳暑期羽毛球超级训练营珍贵名额、英国九大公学预备校官方交流项目名额、高性能显卡、ai机器狗等丰厚奖品,将现场气氛一次次推向高潮。

  晚会全景图

  最后,同文管弦乐团演奏的《欢乐颂》和全场大合唱《让世界因我而美丽》为十周年发展大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悠扬的音乐声中,大家共同展望华外更加美好的未来,现场充满了温馨与感动。

  现场的华外学生

  文/魏丽娜、曾俊

  图/学校供图

  (资讯)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AI再现“海丝”盛景|数智丝路,我们等你来

  • 北京雨后迎晚霞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成矿预测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赵来时介绍,钕黄河矿是黄河矿的富钕端元矿物,隶属于稀土碳酸盐矿物家族,具有独特的钕元素富集特征。
2025-07-21 09:46
很多人第一次听到“超导”,可能会觉得陌生。简单说,超导就是某些材料在特定条件下电阻突然消失的现象。
2025-07-21 09:40
雨又下了一夜,太阳终于爬上了大娄山。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种粮大户王建全望着绿油油的稻田却犯了愁:“雨水多,禾苗长得快,可田里的稻飞虱太多了,恼火呦!”
2025-07-21 02:45
近期,由我国牵头制定的硅基负极材料国际标准《纳米制造—产品规格—第5—3部分:纳米储能—空白详细规范:锂离子电池纳米硅基负极材料》(IEC TS 62565-5-3:2025)正式发布。
2025-07-21 02:45
近日,由我国牵头制定的量子点光转换膜系列国际标准《纳米制造—可靠性评价—第4—1部分
2025-07-21 02:45
从意大利实验室到西北农学院,从抗战时期到和平年代,周尧用70年时光让中国昆虫学从5%的定名权走向自主。
2025-07-18 09:06
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今年6月,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到15.3件,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预期的12件目标。
2025-07-18 09:04
而在此次观测中,天文学家发现,在HOPS-315及其周围的原始星盘中,不仅存在固态的结晶矿物,还存在气态的一氧化硅。
2025-07-18 09:04
旨在充分发挥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推动“溯源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使计量成为促进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催化器和引擎。
2025-07-18 09:04
该所作物耐逆性调控与改良创新团队日前联合国内外研究机构,构建了首个水稻的多器官单细胞多组学图谱,
2025-07-18 04:30
太阳是地球气候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其活动通过总辐射、紫外辐射、高能粒子沉降等多种形式影响地球大气。近年来,我国夏季降水雨带呈现出持续北移的趋势。
2025-07-18 04:30
人机语言交互的“温度”,其核心在于能否实现情感共鸣、文化适配与价值传递。语言不仅是信息符号,更是心灵沟通的桥梁。为冰冷的代码注入人文温度,需在技术突破与设计理念上双轨并进。
2025-07-17 04:30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万世明团队,基于海洋沉积物中的黑碳记录,重建了过去30万年以来东亚北部的古火演化历史,结合欧洲、东亚、东南亚及澳大利亚区域的记录以及考古遗址大数据,发现现代人类大规模用火始于约5万年前。
2025-07-17 04:30
在飞行器大家庭中,有一类特别的成员——翼伞。它们没有刚硬的机翼,却凭着一片巨大柔软的“翅膀”,借助风力优雅地翱翔于天际;它们结构看似简单,却蕴含着空气动力学的精妙智慧。翼伞是融合古老降落伞原理与现代智能科技的独特柔性无人飞行器,包含翼、控制系统、负载,如果加上推力系统,就可化身为伞翼无人机。
2025-07-17 04:30
近年来,移动电源行业呈现出较为迅速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移动电源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
2025-07-17 03:55
由该院枸杞科学研究所联合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编制的《枸杞属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获得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通过。
2025-07-17 04:00
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在单细胞水平上成功解密了拟南芥叶片衰老的过程。
2025-07-16 10:44
不只是产量最大,“深海一号”大气田还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7-16 10:42
我国正研制《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该标准是保障卓越工程师培养从“样板间”走向宏大队伍的基础。
2025-07-16 10:39
七月下半月和八月上半月是我国主汛期的最重要阶段,应急管理部指导各地加强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队伍建设,开展广泛培训,目前总人数已达115万人。
2025-07-16 10:2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