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2月20日晚上,广州市政协召开各界别委员代表座谈会和市领导与港澳地区市政协委员座谈会。邓强光委员代表市政协港澳台侨外事委发言时提出,搭建港澳教师双向执教平台,进一步吸引港澳籍高端教育人才来穗发展,建设“粤港澳一体化国际学校”,助力广州国际教育示范区建设。
邓强光委员代表市政协港澳台侨外事委发言。杨芳、李海、吴万全 摄
谈问题>>>
港澳籍教育人才的引进与流动不够活跃
港澳子弟学校品牌优势和国际知名度需进一步提升
邓强光说,广州目前已经设立了三所港澳(人)子弟学校,并探索建立了内地规则与香港教育体系衔接的机制。例如:广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作为全国首家港澳子弟学校,成为内地首批香港中学文凭试“与考学校”和“考场试点学校”,在校应届毕业生可在本校应考,无需跨境赴港,且与香港本地考生享有同等考评标准。此外,广州南沙民心港人子弟学校也被认定为“与考学校”和“考场试点学校”,进一步凸显了广州的教育示范作用。广州借助港澳子弟学校办学,为大湾区提供高水平的教育资源,涵盖香港的课程体系、教材和港澳籍教师。
虽然广州在港澳子弟学校办学方面取得显著成果,但是邓强光指出,面对日益复杂的教育环境,仍面临部分新的挑战。他举例,受三地政策和生活差异等因素制约,港澳籍教育人才的引进与流动不够活跃;广州的港澳子弟学校品牌优势和国际知名度需进一步提升;因招生规定,港澳子弟与内地学子互动受限,三地青少年的深度融合仍显不足。
谈建议>>>
为符合条件的港澳教师提供政策支持
为教师跨境流动减轻负担、提供便利
这些问题如何破解?邓强光建议,政府为符合条件的港澳教师提供人才引进政策支持,减轻其因两地制度差异带来的经济负担,增强港澳教育人才在广州的工作与生活吸引力,进一步吸引港澳籍高端教育人才来穗发展。同时,他还建议,支持符合条件的港澳子弟学校办理粤港两地车牌,允许校巴跨境通行,为教师跨境流动提供便利,推动广州成为港澳教育人才发展的优选平台。
简化审批,提供经费和场地保障
支持港澳子弟学校承办全球性活动
邓强光还建议,支持港澳子弟学校承办国际赛事、文化交流和教育论坛等全球性活动,并积极争取并牵头组织相关国际教育活动的主办权。通过简化审批,提供经费和场地保障等必要资源支持,确保此类高水平活动顺利举行,向世界展示广州的基础教育优势,推动“留学中国”品牌在国际上的认知度和吸引力。
鼓励港澳子弟学校与广州优质学校合作
建立穗港澳拔尖人才培养模式
在现有港澳子弟学校基础上,实施多元化招生政策,允许高中阶段招收部分有意赴海外升学的内地学生。鼓励港澳子弟学校与广州优质学校合作,建立穗港澳拔尖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互补,以此加深穗港澳学生的互动,进一步提升广州在大湾区教育融合的核心作用。借助港澳子弟学校的办学经验,打造可复制的教育输出模式,助力中国教育 “走出去”。
编辑:姜波涌
记者:张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