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深圳何以重返内地“外贸第一城”?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广东> 要闻 > 正文

深圳何以重返内地“外贸第一城”?

来源:南方Plus2025-01-26 10:38

  据海关统计,2024年深圳市进出口4.5万亿元,首次突破4万亿元,时隔9年后重返内地“外贸第一城”,同比增长16.4%,增速分别较全国、全省快11.4个、6.6个百分点,对全国、全省外贸发展实现质升量稳发挥了更大作用。分进出口看,亦均为历史新高,其中,出口2.81万亿元,增长14.6%,实现32连冠。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外贸是深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当前全球经贸环境复杂多变,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对外贸运行造成压力。但深圳依旧迎难而上,成绩亮眼。这其中,与深圳良好的产业基础、贸易结构、营商环境密不可分。

  产业基础“好”

  全球贸易持续回暖,深圳市产业优势在外贸领域不断释放动能,电子信息产业龙头地位稳固。2024年,深圳市电子产品及其零部件进出口增长16.1%,对整体外贸增长的贡献度达到51.9%。其中,家电、音视频设备及其零件、电脑及其零部件、平板显示模组等出口均列全国首位。

  影石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营全景相机、运动相机、会议摄像机和手持云台等产品,为全球全景相机行业龙头企业,公司创始人陈永强介绍道:“公司开拓了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一带一路’沿线市场,现在我们的产品面向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深圳海关采取24小时预约下场监管、企业协调员‘一对一’服务等方式为我们解决实际困难,推广锂电池出口危包监管等新政策,帮助我们的产品最大限度地缩短了通关时间,提高了货物周转效率。”

  来自深圳的云鲸智能扫地机器人,逐渐成为海外家庭的生活必备。云鲸是一家立足家用机器人领域、致力于研发革命性科技产品的公司。2024年,其全球化业务迅速扩张,产品出口市场从2023年不到10个增加到如今30多个,覆盖北美、欧洲、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销售增长较快。

  “我们在投入三维感知、AI大模型、双目视觉技术、大数据应用等多个领域,坚持自主创新,申请技术专利累计超过1000项。正是这些技术积累,帮助我们走向更多海外市场。”其创始人张峻彬介绍。

  拥有领先技术储备、应对市场需求敏捷高效、勇于开拓海外市场……云鲸智能所具备的特点,正是大量深圳外贸企业秉持的创新创业理念,不断激荡出外贸持续发展的澎湃活力。

  贸易结构“佳”

  从产品结构看,深圳生物医疗、新能源、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稳步发展,相关产品出口快速增长12.7%,占全国同类商品出口的比重超1成。

  2024年,深圳电动汽车出口迅速增长,出口18.2万辆,增加59.7%,价值307.8亿元,增长52.8%。

  “深圳海关依托新能源汽车产业赋能基地,紧盯新能源领域各类安全事故、通报召回等情事,实时跟踪欧美市场政策法规变化、TBT通报等,第一时间提示我们做好分析研究及合规应对。”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关务部经理刘锋介绍,“2024年,比亚迪汽车总出口40.6万台,同比增长68%。”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创新之城”深圳开动低空经济“新增长引擎”,低空经济产业出口发展势头良好,无人机出口145.7亿元,增长19.6%,规模全国领先。

  大漠大智控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及集群编队技术研发应用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深圳拥有完善的供应链和丰富的人才储备,公司在2024年出口额增长了30%,产品出口到了欧洲、巴西、印度尼西亚、韩国等多个地区和国家。大漠大智控副总经理、海外市场销售部长何振川介绍:“深圳海关所属观澜海关指导我们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管理体系,重点加强原料仓库、生产流程中质量安全工序的监督检查,提升企业自检自控能力。对于2025年,我们信心满满,预计出口额将增长50%-60%。”

  此外,深圳市医疗器械增势明显,出口298.6亿元,占全国出口同类商品的21.3%,列全国首位;增长12.3%,快于全国整体3.9个百分点。

  从市场结构看,深圳出口市场多元化程度加深,新兴市场开拓成效显著。2024年,香港地区、美国、欧盟、英国与日韩仍是主要贸易伙伴,均保持不同程度的增长,合计占深圳进出口总值超4成。对东盟、拉美、非洲出口分别增长37.7%、26.3%、16.5%,分别快于全国对相关地区出口24.3个、11.9个、11.7个百分点,合计占深圳出口的比重较2023年提升2.9个百分点至23.2%,对出口增长贡献度达43.4%。

  作为一家20年消防安防报警器的专业制造商,海曼科技拥有248项专利,据企业市场部负责人张瑶介绍:“非洲是一片广阔的市场,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下,我们针对非洲用户需求设计了相应的智能烟雾报警器、一氧化碳警报器等产品,深受非洲客户的喜欢。2024年,我们对非洲出口近5.7亿元,销售额呈指数级增长。”

  营商环境“优”

  近日,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印发《2024年广东省营商环境评价报告》,深圳市在 21 个地级以上市中位列第一档首位。其中,深圳“国际贸易”指标位列全省第一,较2023年上升一位。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2024年,深圳民营企业有进出口实绩企业数量近4.7万家,企业数量占比近9成,合计进出口3.16万亿元,增长24.2%,快于深圳市整体7.8个百分点,占同期深圳进出口总值的70.1%,比重较2023年提升4.4个百分点,是拉动深圳外贸增长的主要动力。

  据了解,为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口岸营商环境,深圳海关不断推进监管服务创新,进一步培树打造口岸营商环境示范高地。

  “我们的电子产品对粉尘、湿度等环境要求比较高,所以当货物在口岸需要检查时,我们向海关申请将货物直接调运至我们的仓库进行检查。”深圳市美邦链通国际航空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欧阳跃告诉记者。企业所说的,是指深圳海关推出的口岸属地协同监管模式。通过隶属海关间的内部数据共享、信息互通、执法联动,支持部分进口科研物资在企业仓库、车间等非口岸地实施检查,帮助企业精密设备第一时间投入生产。

  “企业的肯定就是海关改革的动力。截至2024年12月,口岸属地协同监管模式试点企业已拓展至100余家,改革扩展至广州、黄埔、江门关区。据测算,该模式下每票货物可节省物流成本等费用约千元,等待检查时间缩短80%,有效保障了专精特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深圳海关口岸监管处查验管理科副科长朱连生介绍道。

  来到华生电机(广东)有限公司,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向深圳海关所属同乐海关提交一批出口越南马达的中国东盟自贸协定原产地证书申请,经“智能审核”系统审核通过,足不出户即完成证书申领和自助打印。

  据了解,深圳海关充分释放RCEP政策红利,帮助企业能用、想用、会用RCEP优惠政策出口享惠。2024年全年,该关共为深圳市企业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3.75万份,同比增长23.01%,涉及出口货值76.04亿元,同比增长10.89%。

  在亮眼的数据背后,有着深圳海关在“质升”上早布局,在“量稳”上下功夫,积极改革创新,聚力优化服务的一次次生动实践。下一步,深圳海关将继续不断推进自身治理模式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优化服务,助力攀升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度。

  南方+记者 张光岩

[ 责编:王文韬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 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丝路发展论坛精彩剪影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盛夏时节,数千名科技精英正在浙江湖州西塞科学谷潜心攻关。作为湖州“五谷丰登”计划的首个“创谷”项目,西塞科学谷开园3年来累计引进省内外科技团队近40个、汇聚科技人才2600余名,成功入选全国首批“科创中国”创新基地。
2025-07-25 10:05
一台银灰色人形机器人在汽车生产车间内沉稳行进。2024年,深圳机器人产业集群企业数量达74032家,机器人上市企业34家、独角兽企业9家。
2025-07-25 10:05
24日中午12时许,“新舟”60民用搜救机顺利起飞,经过1小时20分飞行并完成预定验证科目后,平稳降落在西安阎良机场,顺利完成首次飞行。
2025-07-25 10:01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调研时强调:“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我们要增强使命感,把创新作为最大政策,奋起直追,迎头赶上。”
2025-07-25 02:55
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超级计算、传感网、脑科学等新理论新技术的驱动下,人工智能正在对经济社会发展、国家治理等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2025-07-25 02:55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对约4.36亿年前的志留纪早期腕足动物化石居群展开深入研究,首次揭示了这些远古海洋底栖生物如何利用刚毛来维持彼此间的“社交距离”
2025-07-24 03:15
在广袤的田野上,每一抔泥土都隐藏着一个微观的奇妙世界——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微生物。
2025-07-24 03:15
雄伟的跨海大桥、海中的钻井平台……人类的脚步正延伸向深海。
2025-07-24 03:15
“孙女给我请了一个24小时‘家庭药师’,就在我的手机里。边聊天,边指导我用药,省心安心、方便管用!”视频中的高奶奶高兴地说。
2025-07-24 03:15
“中试”即中间试验,是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跨越至生产线的关键桥梁。中试成功与否,对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
2025-07-24 03:15
8月1日—8月30日,为市民带来国防科普与沉浸式军事体验的盛宴。
2025-07-23 15:19
如果未来20年我们能造出通用量子计算机,它将提供一种革命性的计算能力。
2025-07-23 09:20
在广州,年过八旬的老太太小心地穿上助行外骨骼机器人,在设备辅助下轻松登上楼梯。曾经科幻电影中的场景,正发生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
2025-07-23 02:40
“智能电网可接纳高比例新能源”“地下空间深度开发与空中慢交通系统立体分流”“太空超大型设备实现在轨制造”“生态标签农产品比例提至40%以上”“脑机接口技术为脑功能损伤患者的康复带来福音”……
2025-07-23 02:40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刘世荣院士团队日前发布“气候智慧型适应性造林”新范式,构建起气候—树种—立地精准匹配体系
2025-07-23 02:40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小麦大麦优异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团队在一种小麦野生近缘种——冰草中鉴定出一个可调控穗粒数的关键基因AcRR1
2025-07-23 02:40
22日17时37分,随着330千伏玛玉二线结束试运行,330千伏玉树第二回线路工程宣告正式投运。
2025-07-23 02:40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7月21日发布的第五十六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1.2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9.7%,越来越多群体共享数字发展成果。
2025-07-22 10:35
“对承担国家、北京市6G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的企业,给予1:1配套、最高3000万元资金支持。”
2025-07-22 02:35
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悉,该校国家肉牛改良中心主任昝林森团队联合相关科技企业,成功研发“中国黄牛1号”50K育种芯片并正式对外发布。
2025-07-22 02:3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