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这家医院的中医妇科为何能传承百年享誉全国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广东> 要闻 > 正文

这家医院的中医妇科为何能传承百年享誉全国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4-11-07 13:59

  11月7日,恰逢中医妇科泰斗、新中国第一位中医教授、岭南罗氏妇科第二代传承人罗元恺教授110周年诞辰,记者来到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儿中心采访,环顾岭南中医各流派,论学科研究之丰厚、师承传人之齐整,岭南“罗氏妇科”依然光彩,枝繁叶茂。罗元恺创建的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妇科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在学科建设、专科建设、课程建设和团队建设方面齐头并进、协调发展,在同类学科中首屈一指。

  罗元恺教授1930 年考入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就读,以优秀毕业生资格留任该校附属广东中医院医师,并担任学校教师工作。1950 年 4 月,他出任校长,1951 年兼任附属广东中医院院长。他既为学校校长,又为医院院长,从机制上创立了“医教合作,协同发展”的管理运作模式,为广州中医学院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创建“院系合一”管理模式开了先河。

  该院妇儿中心由罗元恺教授于1964年建立。刚起步时,罗元恺教授从向内科、儿科借 3 张病床,接收妇科病人;与外科合作有 10张病床,为中医妇科学争取临床诊疗研究平台。上世纪80年代,罗老亲力亲为,带领中医妇科团队把医院的一间厕所改装为实验室,起步进行实验研究。他的办公室就在实验室旁边,各种异味直扑办公室,大家从未见罗老抱怨。

  他鼓励青年教师学习外语,学习现代科技,走出国门与世界对话:1988 年,罗颂平获硕士学位后,获得卫生部资助到美国研修生殖免疫学。2001年,罗颂平再获教育部重点项目资助,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到美国耶鲁大学进修生殖药理学,再一次将学科前沿的学术信息带回来。

  妇儿中心在首届全国名中医、第二代学科带头人欧阳惠卿承前启后发展壮大中,第二届全国名中医、岐黄学者、第三代学科带头人罗颂平的引领下,在同类学科中唯一在学科、专科、课程与团队建设均进入国家级的单位。

  目前,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儿中心拥有全国名中医2名,岐黄学者1名、国家级高层次青年人才1名、青年岐黄学者1名、广东省名中医3名。妇儿中心主任李道成带领全科继续奋进,开放床位337张,年出院人数5000多人次,年门诊量约30万人次,患者遍及海内外。

  自罗元恺教授开始,团队坚持医教研并重,牵头制定行业指南4部,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18本。近年来获得中国中西医结合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科技奖励6项,研究水平达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

  罗元恺教授博采众长,一生创制了不少新药、验方。他对先兆流产和习惯性流产有深入研究,首次提出“肾-天癸-冲任-子宫轴”的学说,并采用自创的“补肾固冲丸”为许多流产多次的妇女保住了胎儿。1983 年,他将“补肾固冲丸”的处方作进一步调整,与药厂合作研制成“滋肾育胎丸”,获卫生部科技成果奖。罗颂平教授以补肾安胎为法,继承罗元恺教授安胎重视脾肾的学说,在90年代初创制的医院制剂“助孕丸”,2023年成为了首届岭南名方。近年来,罗颂平教授根据岭南妇女的体质与病证特点,为病人定制个体化膏方,并创新性地提出“岭南四季膏方”的理念,以岭南地理气候特点结合南药的用药特色,扬长补短,形成岭南妇科四季膏方系列。目前已形成功效、适应证不同的妇科四季膏方近10种,分别用于女性调经、助孕、安胎、消癥、解郁,以及产后、术后的调理保健。罗颂平教授指导第四代学科带头人郜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解析原创中医生殖轴理论,二次研发医院制剂和名优中成药,优化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推广应用至全国。

  岭南“罗氏妇科”风雨传灯、枝繁叶茂,学科、专科发展一派欣欣向荣,继承与创新并重,医疗学术齐头并进,造福众坤。(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吴春燕)

[ 责编:邢彬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尼泊尔总理奥利

  • 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年来,从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生产应用,香港在上中下游“全链发力”、促进“环环相扣”,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愈发清晰,投入力度不断加大。
2024-12-03 16:02
12月2日,南水北调中线引江补汉工程首台硬岩掘进机(TBM)“江汉先锋号”在土建4标8号平洞顺利始发掘进,标志着引江补汉工程正式进入TBM掘进施工新阶段。
2024-12-03 09:05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日前对外公布了运城市夏县崔家河遗址考古发掘资料,该遗址属于距今5000余年的仰韶中期庙底沟文化,并出土一件同时期罕见的彩陶鱼纹盆。
2024-12-03 04:15
近日,科学技术普及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这是科普法自2002年公布施行以来的首次修订。此次修订聚焦科普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强化了社会各界的科普责任,
2024-12-03 04:50
记者2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我国将完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探索建立专精特新赋能体系,健全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长相适应的要素保障制度。
2024-12-03 04:50
一件采集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的早白垩世恐龙标本被认定为窃蛋龙类恐龙新类群——百年鸳鸯龙。这一最新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白垩纪研究》上。
2024-12-03 04:50
记者从中国气象局获悉,南极中山国家大气本底站(以下简称“中山本底站”)1日正式业务运行。这是我国首个境外大气本底站,将对南极大气成分浓度变化进行连续、
2024-12-03 04:50
11月30日晚间,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圆满完成首次发射任务,验证了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在硬件、软件、人员等各方面已具备常态化发射能力。
2024-12-02 08:55
房元鹏分析,比较来看,我国的天舟飞船属于大型货物运输飞行器,上行装载货物能力强。
2024-12-02 08:50
从农业农村部获悉,12月1日,由农业农村部主办的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广东省广州市落下帷幕。
2024-12-02 03:45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技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期间,到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考察,观看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成功案例展示和科技创新成果,
2024-12-02 03:40
科学与哲学关系密切,恩格斯早就提出,“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有着独特思维方式的哲学必然随着科学的发展而自觉改变其本身的形式。
2024-12-02 03:45
提供更加精细化、专业化、多样化的服务。
2024-12-02 03:40
让年轻人在科技创新中“挑大梁”,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规律,在技术攻关中敢于给他们压担子,并对他们可能遭遇的失败给予一定的宽容度。
2024-11-29 09:51
国家医保局2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2024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情况。据介绍,自成立以来,国家医保局已连续7年开展药品目录调整工作,累计将835种药品新增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其中谈判新增530种,竞价新增38种。
2024-11-29 09:49
第二届链博会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新增先进制造链展区,从研发设计、新材料运用、关键零部件及加工、智能制造及高端装备等四个方面,展现全球先进制造领域从前端设计到终端产品应用的全产业链。
2024-11-29 09:48
持续打造服务农民生产生活和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综合平台,当好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奋力谱写供销合作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2024-11-29 09:47
根据规划,中国计划2025年完成下一代北斗系统关键技术攻关;2027年左右发射3颗先导试验卫星,开展下一代新技术体制试验;2029年左右开始发射下一代北斗系统组网卫星,2035年完成下一代北斗系统建设。
2024-11-29 09:35
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过程中,有一道看似难以跨越的鸿沟——科技人员通常不熟悉市场、经营和生产,企业经营者往往搞不懂前沿科技。
2024-11-28 02:50
在光通信系统中,硅基调制器是信息传输与处理的关键一环,是整个电光信息转换的“心脏”——信息经过这个枢纽来去、流转,高效搭上光的“顺风车”,奔赴不同目的地。
2024-11-28 02:5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