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亚太人工智能学会与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共建AI技术应用研究院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广东> 要闻 > 正文

亚太人工智能学会与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共建AI技术应用研究院

来源:东方网2024-10-22 23:52

  2024年10月16日,亚太人工智能学会与河源职业技术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共建AI技术应用研究院。该研究院旨在通过开展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研究,不断探索新技术、新算法,提升河源职业技术学院的科研水平;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为学生提供更加前沿的知识与技能培训;与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了解企业需求,为企业培养符合需求的人才。AI技术应用研究院揭牌仪式由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袁光华教授主持,亚太人工智能学会执行主席雷渠江教授、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刘贻新教授,河源市委宣传部、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市社科联、市科协、河源日报社、河源广播电视台、河源晚报社有关负责人,亚太人工智能学会秘书长景莹莹博士及相关工作人员,河源职业技术学院AI技术应用研究院全体成员以及电信学院师生代表、科研处有关人员共400余人参加了此次签约及揭牌活动。

  亚太人工智能学会将通过学术交流、科研合作、人才培养等多种方式,精准对接服务AI技术应用研究院,并在师资建设、实践基地建立、成果转化等方面加强与河源职业技术学院的合作。AI技术应用研究院将结合河源地区的产业特点和学院的实际情况,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当地的制造业、农业等领域,解决实际生产过程中的问题。

  在开幕式的致辞中,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刘贻新表示,科技的迅猛发展为教育注入了活力,尤其是AI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AI能提供个性化学习方案,通过模拟真实场景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并辅助教师提高教学效率。同时,AI也带来了挑战,如教师需更新知识和技能,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适应未来就业市场。河源职业技术学院设立AI技术应用研究院,旨在推动科技创新,支持教学实践,并促进校企合作。AI技术应用研究院将致力于AI技术的深入研发,应用到多个领域,并加强组织领导、人才队伍建设和项目管理,以期在AI领域取得突破,为职业教育贡献力量。

  随后,亚太人工智能学会执行主席雷渠江教授代表亚太人工智能学会致辞。雷教授表示学会将积极参与河源职业技术学院AI技术应用研究院的学术交流活动。学会将定期派遣专家到学院进行讲学和学术报告,分享国际前沿的人工智能技术和研究成果;结合实际,共研项目,学会将与河源职业技术学院AI技术应用研究院共同开展一些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科研项目;在人才培养方面,学会将协助学院制定更加完善的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引入国际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材,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人工智能专业人才。

  在揭牌仪式上,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刘贻新为AI技术应用研究院名誉院长雷渠江教授、院长叶红卫教授、副院长周永福副教授颁发了证书。河源职业技术学院AI技术应用研究院院长叶红卫表示,该研究院将着力做好以下工作:聚焦于机器视觉、大型应用、深度学习等板块,开展学术交流及项目合作:聚集河源的智慧农业、水经济、食品安全、医疗、教育等领域,将人工智能的理论及应用落地,为当地的产业发展赋能;聚集人才培养,引入并完善智能课程体系,为河源、广东省乃至全国培养更优秀的AI技术专才。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处长廖远兵教授做了总结发言。廖教授认为,借助AI技术应用研究院这个平台可以通过AI+农业、AI+水产业、AI+食品产业、AI电子信息产业等,为河源各领域、各板块产业以及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发展,莫定更好的基础,推动河源高质量发展。

  亚太人工智能学会(Asia-Pacific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ssociation)于2021年在香港注册成立。亚太人工智能学会(AAIA)是由全球1922位院士自愿组成的学术性、非营利性、非政府性组织。亚太人工智能学会(AAIA)的院士来自于麻省理工大学、斯坦福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加州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康奈尔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卡内基梅隆大学、帝国理工学院、慕尼黑工业大学、多伦多大学、悉尼大学、东京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清华大学等大学,以及来自于微软、谷歌、苹果、高通、英伟达、Facebook、Intel、IBM、三星、华为等全球知名高科技公司的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世界顶尖科学家。亚太人工智能学会(AAIA)院士包括各国院士(如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法国科学院院士、法国工程院院士、日本工程院院士、韩国科学院院士、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新加坡国家科学院院士等)、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学会会士(IEEE Fellow)、国际计算机学会会士(ACM Fellow)、国际人工智能促进会会士(AAAI Fellow)、国际模式识别协会会士(IAPR Fellow)、国际神经网络学会会士(INNS Fellow)等。

  亚太人工智能学会成立于2021年4月,经过三年多的发展,亚太人工智能学会(AAIA)院士数量达到1922位。通过对全球主流人工智能学会官网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与同级别的国际人工智能组织相比,亚太人工智能学会(AAIA)的院士数量和质量已经非常领先。

[ 责编:孙琦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北京雨后迎晚霞

  • 台风“韦帕”在广东江门登陆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成矿预测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赵来时介绍,钕黄河矿是黄河矿的富钕端元矿物,隶属于稀土碳酸盐矿物家族,具有独特的钕元素富集特征。
2025-07-21 09:46
很多人第一次听到“超导”,可能会觉得陌生。简单说,超导就是某些材料在特定条件下电阻突然消失的现象。
2025-07-21 09:40
雨又下了一夜,太阳终于爬上了大娄山。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种粮大户王建全望着绿油油的稻田却犯了愁:“雨水多,禾苗长得快,可田里的稻飞虱太多了,恼火呦!”
2025-07-21 02:45
近期,由我国牵头制定的硅基负极材料国际标准《纳米制造—产品规格—第5—3部分:纳米储能—空白详细规范:锂离子电池纳米硅基负极材料》(IEC TS 62565-5-3:2025)正式发布。
2025-07-21 02:45
近日,由我国牵头制定的量子点光转换膜系列国际标准《纳米制造—可靠性评价—第4—1部分
2025-07-21 02:45
从意大利实验室到西北农学院,从抗战时期到和平年代,周尧用70年时光让中国昆虫学从5%的定名权走向自主。
2025-07-18 09:06
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今年6月,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到15.3件,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预期的12件目标。
2025-07-18 09:04
而在此次观测中,天文学家发现,在HOPS-315及其周围的原始星盘中,不仅存在固态的结晶矿物,还存在气态的一氧化硅。
2025-07-18 09:04
旨在充分发挥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推动“溯源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使计量成为促进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催化器和引擎。
2025-07-18 09:04
该所作物耐逆性调控与改良创新团队日前联合国内外研究机构,构建了首个水稻的多器官单细胞多组学图谱,
2025-07-18 04:30
太阳是地球气候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其活动通过总辐射、紫外辐射、高能粒子沉降等多种形式影响地球大气。近年来,我国夏季降水雨带呈现出持续北移的趋势。
2025-07-18 04:30
人机语言交互的“温度”,其核心在于能否实现情感共鸣、文化适配与价值传递。语言不仅是信息符号,更是心灵沟通的桥梁。为冰冷的代码注入人文温度,需在技术突破与设计理念上双轨并进。
2025-07-17 04:30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万世明团队,基于海洋沉积物中的黑碳记录,重建了过去30万年以来东亚北部的古火演化历史,结合欧洲、东亚、东南亚及澳大利亚区域的记录以及考古遗址大数据,发现现代人类大规模用火始于约5万年前。
2025-07-17 04:30
在飞行器大家庭中,有一类特别的成员——翼伞。它们没有刚硬的机翼,却凭着一片巨大柔软的“翅膀”,借助风力优雅地翱翔于天际;它们结构看似简单,却蕴含着空气动力学的精妙智慧。翼伞是融合古老降落伞原理与现代智能科技的独特柔性无人飞行器,包含翼、控制系统、负载,如果加上推力系统,就可化身为伞翼无人机。
2025-07-17 04:30
近年来,移动电源行业呈现出较为迅速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移动电源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
2025-07-17 03:55
由该院枸杞科学研究所联合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编制的《枸杞属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获得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通过。
2025-07-17 04:00
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在单细胞水平上成功解密了拟南芥叶片衰老的过程。
2025-07-16 10:44
不只是产量最大,“深海一号”大气田还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7-16 10:42
我国正研制《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该标准是保障卓越工程师培养从“样板间”走向宏大队伍的基础。
2025-07-16 10:39
七月下半月和八月上半月是我国主汛期的最重要阶段,应急管理部指导各地加强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队伍建设,开展广泛培训,目前总人数已达115万人。
2025-07-16 10:2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