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团队通过前瞻性研究探明这类基因突变患者免疫治疗疗效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广东> 要闻 > 正文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团队通过前瞻性研究探明这类基因突变患者免疫治疗疗效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4-09-05 11:08

  9月2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王峰教授团队在《信号转导和靶向治疗》(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在线发表了题为“一项特瑞普利单抗用于聚合酶ε和δ基因(POLE/POLD1)突变的晚期实体瘤患者的II期临床研究”的文章。

  这项前瞻性II期临床研究探明了POLE/POLD1基因突变的泛瘤种人群接受PD-1单抗治疗的疗效,提示免疫治疗在POLE/POLD1外切酶结构域内突变肿瘤中有较好的应答;尽管在POLE/POLD1非外切酶结构域突变肿瘤的缓解率较低,但仍实现了良好的疾病控制率。

  恶性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重大疾病。随着免疫治疗的兴起和发展,抗肿瘤治疗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以PD-1/PD-L1单抗、CTLA-4单抗为主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不同的瘤种取得了瞩目的疗效,如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肾癌等。但免疫治疗总体有效率仍然偏低,且在特定人群中的疗效要显著优于其他人群。因此,寻找免疫治疗的疗效预测标志物进而筛选治疗敏感人群成为了临床上的难题。

  DNA聚合酶ε和δ在DNA的复制、修复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编码它们的基因POLE和POLD1突变可导致DNA修复缺陷及致癌。徐瑞华教授、王峰教授团队前期通过大数据联合分析,首次发现POLE/POLD1基因突变可以作为除微卫星高度不稳定以外泛瘤种预测免疫治疗生存获益的新指标,相较于野生型患者,POLE/POLD1突变的患者对免疫治疗应答更显著,同时率先提出携带核酸外切酶结构域外非同义突变的患者仍可从免疫治疗中获益。随后,POLE/PODL1基因突变被国内外权威指南包括美国NCCN指南、中国CSCO指南以及CACA指南写入结直肠癌免疫治疗推荐检测指标。

  目前仍缺乏针对POLE/POLD1无论突变位置与类型的泛瘤种免疫治疗前瞻性临床研究。因此,团队开展了针对POLE/POLD1突变的实体瘤患者接受特瑞普利单抗治疗的II期临床研究,通过前瞻性研究探索该人群对免疫治疗的应答。

  该研究为一项单臂、开放标签、II期临床研究,共纳入了15例标准治疗失败的携带POLE/POLD1基因体细胞/胚系突变的实体瘤患者,涵盖了结直肠腺癌、肉瘤、肾髓质癌、恶性外周神经鞘瘤、宫颈癌、子宫内膜癌、肝细胞癌。患者均接受了特瑞普利单抗单药治疗。研究的主要终点为客观缓解率(ORR),次要终点为疾病控制率、总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安全性等。

  研究结果显示,15例患者中有14例接受了治疗后的疗效评价,总客观缓解率为21.4%,疾病控制率为57.1%,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和总生存期分别为2.5个月和17.9个月。突变位点位于核酸外切酶结构域内(POL-EDM)的患者,客观缓解率为66.7%(2/3),其中1例患者更是获得了肿瘤完全缓解;突变位于核酸外切酶结构域外(POL-non-EDM)的患者,客观缓解率为9.1%(1/11),但疾病控制率达到54.5%(6/11)。值得注意的是,4例同时携带POLE/POLD1和PBRM1基因突变的患者中,有3例(75%)患者获得了客观缓解。团队进一步通过数据库分析,发现POL/PBRM1共突变的患者,无论POLE/POLD1基因突变是否位于核酸外切酶结构域内,其肿瘤突变负荷及免疫浸润特征较单一POL或PBRM1基因突变均更为明显。这一发现提示,POL/PBRM1共突变可能是筛选免疫治疗应答患者的有效标志物。

  徐瑞华教授、王峰教授、史艳侠教授为该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金颖副主任医师、黄润杰博士研究生、关文龙副主任医师、王志强副主任医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麦宗炯医师为该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吴春燕)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敦煌文博会彰显丝路文化魅力

  • 中波建交75周年音乐会顺利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技术与氢能技术呈现显著融合趋势,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战略有助于推动其在氢能技术方面的创新产出。该文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了解氢能技术当前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也为推动氢能技术与数字化转型的深度融合提供了理论支撑。
2024-09-23 10:36
从汽车钎焊铝箔的“门外汉”,到“摸着石头过河”开发出相关产品……郭飞跃在创新路上,不服输、敢打拼,攻克了一个个难关。近日,郭飞跃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讲述带领团队从零起步,潜心研发汽车钎焊铝箔产品的艰辛历程。
2024-09-23 10:34
不仅是在兰考,在“齐鲁粮仓”,稻菽飘香、鱼跃莲池、瓜果盈枝都离不开科技加持的精细气象服务。
2024-09-23 09:42
天线飞转、屏幕闪烁、无形空间、电波交织……陈杨受邀参加红蓝对抗演练,充当“磨刀石”。
2024-09-23 09:37
要持续完善黄河流域生态大保护大协同格局,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2024-09-23 09:35
主题为“气候变化与农食系统转型”
2024-09-20 13:00
从1994年北斗系统工程立项至今的30年间,几代北斗人栉风沐雨、接续奋斗,坚持自主创新、分步建设、渐进发展,走出一条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有源到无源、从区域到全球的中国特色卫星导航系统建设道路,为更好服务全球、造福人类贡献了中国智慧和力量。
2024-09-20 10:13
金秋九月,丰收的喜悦洋溢在田间地头。无人机、无人驾驶、云计算等“技术活儿”正在神州大地上描绘着一幅绚丽多彩的“现代耕耘图”,让大国粮仓更丰盈。
2024-09-20 10:09
9月1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新中国75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四。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2024-09-20 10:06
多模态地理科学大模型“坤元19日正式发布,这是全球首个多模态地理科学大模型,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联合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等单位共同研发。
2024-09-20 10:05
卡塔尔威尔康奈尔医学院科学家通过分析391名志愿者的血液、尿液和唾液样本中的数千种分子,绘制出人体及其复杂生理过程的分子图。
2024-09-19 09:43
(记者付丽丽)世界气象组织(WMO)近日发布的最新通报显示,今年9月至11月出现拉尼娜现象的概率为55%,而今年10月至明年2月出现拉尼娜现象的可能性会增加至60%,厄尔尼诺现象在此期间再次发展的概率微乎其微。
2024-09-19 09:43
在中国加入国际原子能机构40周年之际,我国决定面向世界各国开放12个核科研设施和实验平台。
2024-09-19 09:35
我国目前海拔最高的人工影响天气观测平台——中昆仑山顶人工影响天气云水资源综合观测系统平台日前已完成验收,正式投入使用。
2024-09-19 03:35
日前,清华大学戴琼海团队在《细胞》上发表最新工作成果,宣布新一代介观活体显微仪器RUSH3D系统的问世。
2024-09-19 03:35
中央宣传部日前追授杨士莪同志“时代楷模”称号,集中宣传了他的先进事迹。 “时代楷模”发布仪式上,宣读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追授杨士莪同志“时代楷模”称号的决定》,播放了反映他先进事迹的短片。
2024-09-20 10:07
将为我国下一代星地海量数据传输体系规划和我国新一代卫星地面站网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2024-09-18 18:36
9月上中旬,本报派出多路记者参与“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主题宣传“雪域高原焕新貌”调研采访活动,记录下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的西藏实践。
2024-09-18 03:15
“水库总库容22.49亿立方米,相当于360个西湖。”站在160多米高的大坝上,中核集团新华发电新疆叶河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孟涛一脸自豪。
2024-09-18 02:55
记者从中国气象局获悉:中国气象局能源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已于近日正式启动。实验室依托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三家单位组建,并设有学术委员会。
2024-09-18 09:5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