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音乐剧《海洋协奏曲》:和孩子们一起沉浸在“蓝色气氛”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广东> 要闻 > 正文

音乐剧《海洋协奏曲》:和孩子们一起沉浸在“蓝色气氛”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2024-06-27 14:06
音乐剧《海洋协奏曲》:和孩子们一起沉浸在“蓝色气氛”

《海洋协奏曲》剧照

  文/曾东平

  在不断链接天际线的海滩上,海浪似乎追赶着云朵,孩子们徜徉在恬静的“蓝色气氛”之中,当海浪温柔地轻拍岸边的礁石,静息般溅起的前浪不断在后面重复着,似乎要将一切轻拍成透明的蓝色。

  在第33届澳门艺术节的压轴剧目中,澳门当代艺术中心•海事工房2号呈献了以海洋环保为主题为0-6岁婴幼儿创作的沉浸互动式古典音乐启蒙剧《海洋协奏曲》,该剧由DKS上海联合英国皇家音乐学院作曲家多明尼克•哈兰(Dominic Harlan),采用风靡欧洲和北美Junk Orchestra润物无声的理念和全手工制作可回收材料的舞美制作。该剧由陈方洁导演;哈兰担任音乐总监、作曲和编曲;王海宁领衔主演。该剧打破了镜框式舞台边界和演出形式,营造了人乐合一和人海合一的全感官沉浸式音乐剧场。大海题材的音乐启蒙与公教启蒙并行,都是没有先例的,让该剧成为了儿童启蒙剧中的典范之作。该剧在与大海为邻的海事工房演出,整个海域似乎都是成为了舞台的隐喻。

  本次受澳门艺术节的邀请,笔者作为艺术评论家带着刚满6岁的女儿一起观看《海洋协奏曲》。女儿一进入剧场就看到大面积的蓝色丝绸铺在地面上,自由的褶皱似乎正在流淌,说:“我们在扮演大海。”我们不只在模仿大海,我们也是大海的一部分。当大海忽然随着演员的身体站起来,大海也站了起来,把孩子们席卷在一起,松弛却不失张力,一直流淌到海水变蓝。瑞典诗人特朗斯特罗姆曾这样描绘波罗的海:“它是一座平静无垠的屋顶。”当轻盈的蓝色绸布沿着一种律动覆盖过观众,掀起一片蓝色的海浪,它越过人们的头顶一直奔向后方,大海确实成为了运动中的屋顶。心跳随着泡泡声咕噜咕噜地律动,孩子们感受到了海浪格外轻柔的“抚摸”。当海的远处传来一阵若即若离,闪烁不定的乐律。从浅海到深海,一层一层地沉积,柔软的沙子变成洋底的岩石。对音乐有感知力的海洋生物随着音律起舞、摆动,抓住视线中的浪,它们似乎在谈论着新的一天在海洋里发生的新闻,预示了新的一天从大海开始。

  《海洋协奏曲》演出重组了著名古典音乐作品选段,并糅合原创音乐。在演员和音乐的引领下,大人和小孩一起投入互动音乐游戏,与音符一同潜入斑斓的海洋内部,细听海洋生物的心声,观众的五感由此得到新的调动。我们看到的不止于各种蓝色,似乎还能感受到“盐度”。演员带着海豚和小孩子们一起进入海洋,他们也成为海洋里的一员,让他们得到保护海洋和动物的新启示。女儿说:“我们像真的走进了大海。但是海洋里的生物出现异常的状态,他们似乎遭受了灾难,大海变成了悲伤的大海。演员拿着矿泉水瓶放到海豚的嘴里,我们都不能吃这些东西。大海不能有这些塑料瓶。”女儿对大海怀有深厚的情结,她曾经在生日中许下“去看大海”的愿望。她还不到一岁就开始去与大海为邻的国家和地区参加欧洲文学节和艺术节,观看过一些演出,但这还是第一次参加大海主题的沉浸互动式古典音乐启蒙剧,有着不一般的触达点,大海引领她抵达宽广的认知疆域。

  纯净清澈的单簧管展开海洋的波澜,低沉浑厚的低音提琴倾听海洋的吟唱,音乐总监哈兰在伦敦亲自录制的钢琴曲目闪动着大海的波涛舞动的节奏性,时而轻快,时而缥渺,时而急促,时而悠扬,变幻跳跃的音律撩动着每个听众的心。交错、分散和重新组合把观者由海面的粼粼波光渐渐迈入海底的斑斓与绚丽之外,每个人都被音乐重新包裹,根据幻想法则而进行“一种舞动诗性”,它渗透到观众的肌肤里去,耳朵、眼睛和身体、心灵都充满着敞开了链接大海的路径,甚至调动了人的五感、六觉或八感。

  自古以来的乐评家认为:“巴赫的音乐不是小溪,而是大海。”他的名字和大海几乎化为一体。当巴赫的旋律在《海洋协奏曲》中响起,似乎是海底世界的秘密演奏首次公开。巴赫小步舞曲的节选片段编曲将小孩子从海平面潜入斑斓的海洋世界中,速度从容的曲风引导小孩的注意力也成为了节奏的一部分。小步舞曲摇曳生姿、仪态万千,将孩子们置身于律动的海底世界——海底山洞里的水草如夜光般闪烁;斑斓的珊瑚里藏匿着挥舞摇摆的大螃蟹;似乎在呼唤妈妈的小水母发出微弱却又神秘的光,成为了大海的光源。尤其是来自深海的灯笼鱼似乎被孩子们所感染,头部的色斑开始时隐时现,发出了隐秘的信号。孩子在此间仿若成为海底中的一员,海底世界给他们留下了一大堆扑朔迷离的问号和绵延不绝的回响。

  一个短小的乐思就能发展成辽阔的大海。一首由作曲家苏特•迈斯特为单簧管独奏所创作的随想曲,在乐思连续模进中,顿时改变了大海的气氛。音节被散落得飘起来,整个海洋都是,透过音节能看见一个完全转动起来的世界:孩子们凭着幻想追逐嬉闹中的海马和章鱼,如同随想曲各个声部的互相模仿。随想曲的调性不断起着变化,通过调性的转换,海马和章鱼也在海底中交换神秘的信息,它们的友情在黑管的音域中微微发酵。

  《水族馆》由钢琴弹奏出轻缓的琶音,有如玻璃水族箱里头清水的波动,玻璃杯音符导出安详的旋律,重述着微波荡漾的水面、阳光的光束在清澈的水中直射水底和千姿百态的鱼群在悠游。钢片琴以晚半拍的方式复奏主题旋律以及近结束时出现的多次滑奏,如鱼鳞在阳光下闪烁的光点似的。孩子们迫不及待要上台的声音似乎重新在敲打音符中的玻璃杯,踏上时光隧道,穿越到另一片海洋,穿越到另一个自己的身上。然而在充满海洋理想愿景的隧道之中,薯片袋的揉戳声将人拉回现实——海洋长期经受污染,影响了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孩子们如何穿越这一切?

  每一位小孩子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小海豚故事。小海豚Amid在海中玩耍时,不慎撞进了被人类丢弃在海底的渔网之中,著名意大利作曲家科雷利的《福利亚舞曲》(La Foglia)片段旋律衬托着它在挣扎中的不安与焦虑,(该舞曲起源于葡萄牙的民间音乐,“folia”在葡萄牙文意为“喧闹、疯子”,福利亚是一种狂放的葡萄牙舞曲),转而在莫扎特 Larghetto的编曲中渐渐开始伤心,直至绝望。小海豚是如何得救的?音乐能拯救它吗?小海豚无忧无虑地在海洋中玩耍。哐当一声响,全场似乎开启了静音模式,孩子们一幅幅怅然的表情,人类所制造的“塑料瓶海洋”露出了本来的面目。海洋中的塑料污染不仅仅发生在鱼体内,连我们日常吃的海盐也未能幸免。这一日益严重的问题严重威胁着地球的生态系统,令海洋生物窒息,破坏人类自己的栖息地。每一幕的每一秒都牵动着孩子们的幼小心灵,直到演出结束散场时,他们还依依不舍地回头看着小海豚。海洋生态原本的面目能恢复吗?直到海浪退去,孩子们仍然意犹未尽,想跟着莫扎特和科雷利的旋律在大海中航行的步伐。

  大人们和孩子们一起在《海洋协奏曲》的蓝色状态中启蒙,大人也向着童年的方向,在蓝色的沉浸式体验中再次出生了。我和女儿走出海事工房,走向剧场所在地旁边的大海,继续着夏日午后烈日下的海洋协奏曲。

[ 责编:邢彬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重庆:铜梁龙舞璀璨新春

  • 品味"双亚冬之城"哈尔滨年味烟火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期,我国“天关”卫星(爱因斯坦探针卫星)观测到一例伽马暴EP240315a,这是首次探测到宇宙早期爆发现象的软X射线信号,将为开展早期宇宙相关研究开启一扇新窗口。1月23日,相关成果论文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天文》在线发表。
2025-01-27 09:44
日前,由机器人天工、天轶、小柒与现场主持人共同发布的,以“畅享科技 乐酷亦庄”为主题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2025年文商旅体发布活动,在北京智慧融媒创新中心举办。
2025-01-27 09:35
近年来,我国种业快步发展。从种子生产到App订单运输、催芽厂催芽作业、智能秧棚育秧、轨道车运输、智能驾驶插秧、田间水肥管理、App订单驾驶收获,我国已经形成科技范十足的种子生产链条,跑出独具中国特色的农业科技创新“加速度”。
2025-01-27 09:34
乙巳蛇年将至,国家自然博物馆“灵蛇献瑞——2025乙巳蛇年生肖文物大联展”和升级焕新的基本陈列“脊椎动物的崛起”向公众开放,不少大朋友和小朋友在浓浓的年味中迎来一场科普之旅。
2025-01-27 09:34
车辆扎进山体,穿过17.5公里长的锦屏山隧道后,周遭终于从昏暗变得明亮,一座“地下城”出现在眼前——这里是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以下简称“锦屏地下实验室”)二期。
2025-01-27 09:27
快过年了,当很多人渐渐放下手头工作时,团队河南安阳育种站负责人阎俊研究员和往常一样出门了,目的地依然是他熟悉的育种田。
2025-01-26 09:19
1月25日,国家林草种质资源设施保存库雄安库开工建设,标志着我国林草种质资源设施保存体系基本形成,对于全面提升我国林草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水平和林草种业整体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2025-01-26 09:17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材料科学中心王健团队与合作者展开研究,成功制备出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薄片器件,并在其中观测到零磁场下工作温度可达72开尔文的高温超导二极管效应。
2025-01-26 09:17
修复后的影片不仅没有划痕、噪点等老电影身上常见的“毛病”,而且质量比原片高很多,比如没有了威亚,色彩更亮,非常符合如今观众的观看习惯。
2025-01-26 09:16
110万吨!这是“中麦578”2024年的订单收购量。要知道,2024年全国小麦总产量是14010万吨,以此对比,“中麦578”的订单量相当于全国小麦产量的1/140。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我特别自豪!
2025-01-26 09:15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总量超过3.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3%,实现稳定增长,投入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
2025-01-24 10:01
“我们种植的是‘捷麦19’‘沧麦6002’,最高亩产已超过300公斤。”后仙庄村党支部副书记刘玉锁说,“‘春天白茫茫,夏天雨汪汪,十年九不收,糠菜半年粮。’这首民谣道尽了我们过去在盐碱地里种粮的艰难。如今,科技引领让‘盐碱滩’蝶变‘米粮川’。”
2025-01-24 10:00
记者从国家统计局获悉:2024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为36130亿元,同比增长8.3%。我国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多元化投入格局加快构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增强,为研发经费持续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5-01-24 09:58
在禁食或运动期间,免疫细胞(红色)迁移至胰腺并刺激产生胰高血糖素的细胞(橙色)来调节血糖,其中细胞核以蓝色显示。这表明免疫细胞不仅是抵御威胁的“战士”,还能像应急响应人员一样,在必要时介入确保机体的能量供给。
2025-01-24 09:58
1月14日,上海豫园灯会蛇年吉祥灯笼成网红文创伴手礼,其可爱的造型吸引众多游客购买。在十二生肖中,很少有谁拥有同蛇一样复杂的象征意味,兼具毁誉参半的双重文化色彩。秦汉以后,我们祖先对蛇的热情也并未减少,但属于蛇的正面形象的意蕴更多地被投射到龙身上。
2025-01-24 09:58
冰岛基因解码公司科学家完成了一项重要研究。他们绘制了一份人类基因组完整改组图谱,即详尽的人类DNA在生殖过程中混合方式的地图。
2025-01-23 10:19
考古人员在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澧县城头山镇的李家岗遗址,发现彭头山文化时期“古稻田”遗迹,这将长江中游早期稻田的出现时间提早到距今8000多年。
2025-01-23 10:14
日前国际学术期刊《大气科学进展》上发布2024年全球海温变化研究报告:2024年全球海表平均温度、海洋上层2000米热含量再一次达到了人类有观测记录以来的最高值。
2025-01-23 10:09
日前,新疆农业大学科研人员李德强所在的研发团队研发出一种新型可注射水凝胶,并将其用于抗癌药物的负载,可显著降低药物副作用。
2025-01-23 10:10
呼吁更多的人转变观念,认识到从“能用”到“多用”再到“好用”的国内装备自主可控,对于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意义重大。
2025-01-23 09:5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