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向世界推广“中山味道”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广东> 要闻 > 正文

向世界推广“中山味道”

来源:南方日报2023-09-30 09:34

  首个“中国粤菜名城”启动美食文化周,推出150多项文旅活动

  向世界推广“中山味道”

  一条百年老街,齐聚至味粤菜。

  9月29日,“粤菜名城 美味中山”中山美食文化周活动在岐江河畔盛大开幕,点燃了中山市的无限活力——这里,是大湾区最具烟火气的旅游地。

  从东入口走进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一路向西一直到岐江桥头,美食节、寻味中山·粤菜厨房、咖啡嘉年华、街头艺术展演、“走进拉美——2023中山—拉美交流节”等活动次第排开,穿越百年历史的老街,以全新的姿态开门迎客。

  这只是中山美食文化周活动的一部分。未来一周,粤澳大学生音乐嘉年华、“岐遇国潮”美食集市游园会、中山非遗晚会、龙舟巡游等一系列美食、文化活动将轮番上演,为市民奉献一场场享美味、品文化的节日盛宴。

  作为首个“中国粤菜名城”,中山以美食文化为媒,邀请了秘鲁、葡萄牙、安哥拉驻广州总领事馆和哥斯达黎加华侨华人华裔协会等参加活动,特别设立了拉美、葡萄牙等美食主题馆,邀请成都、顺德、澳门、扬州、淮安等地粤菜名厨开展40场厨艺展示,举办南洋风情、拉美风情咖啡嘉年华等活动,向世界推广“中山味道”。

  这场美食盛宴的背后,不仅有“好味道”,还有非遗活化、乡村文旅的“大文章”。活动期间,中山将推出150多项文旅活动,实现从市级到镇街的全覆盖。

  从岐江河畔到五桂山下,一场传统与现代交融、汇聚粤港澳大湾区人气、展现世界美食的文旅盛宴已经拉开序幕。

  好味

  来粤菜名城,品千米鸽宴

  岐江河畔,人声鼎沸。

  9月29日上午,中山美食文化周活动在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拉开帷幕。

  即日起,这个国家首批历史文化街区将成为“有得看”“有得玩”“有得买”的文旅主阵地,“粤港澳大湾区美食邀请赛”“中山澳门美食展”“啤酒节”“咖啡嘉年华”等活动,将在这里热情地等待世界各地游客参与、品尝。与此同时,各镇街美食街火热开展、多点开花,共同为市民游客献上一场聚人气、添活力的全民美食盛会。

  中山在粤菜界的地位,举足轻重。

  早在2011年,中山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中国粤菜名城”金字招牌称号,中山也由此成为首个“中国粤菜名城”。在“粤菜师傅”工程实施背景下,中山粤菜呈现出新的生机和发展态势,成为其面向大湾区、面向世界的一张城市名片。

  而今年“中国粤菜名城”推出的中山美食活动,更有“味道”:

  其一,体现了丰富的大湾区元素——粤菜牵动着大湾区人民的情感记忆,是连接珠江东西两岸的文化载体。以“家国团圆”为赛事主题,粤港澳大湾区粤菜师傅技能交流赛邀请超百名厨师烹饪石岐乳鸽、脆肉鲩等中山特色食材,共创中秋团圆佳宴。此外,活动现场还将进行粤菜烹饪技艺展示,推广中山十大名菜、中山十大地标小吃等地道中山菜,邀请世界名店厨师开展40场厨艺展示;创新打造“千米鸽宴”,展示100道风格各异的乳鸽菜肴,为观众带来味蕾和文化的双重体验。

  其二,增添了更多异地异国风味——以打造多元融合的美食文化交流活动为目标,中山携手秘鲁、葡萄牙、安哥拉驻广州总领事馆举办“走进拉美——2023中山—拉美交流节”。在兴中广场国际美食区内特别设立了拉美、葡萄牙等美食主题馆,邀请拉美厨师制作墨西哥塔可饼等拉美特色小吃;举办拉美旅游推介会,介绍最新拉美旅游资讯。

  9月29日,活动开幕式结束后,中山市委书记郭文海来到“走进拉美—2023中山—拉美交流节”美食展区,与拉美客商们亲切互动。

  中外美食汇聚,文化交流融合。现场,来自国内省内各地的名店名厨,会同葡萄牙美食主题馆等海外主题展区,共同打造一场海内外美食文化盛宴。

  美食品牌代表一座城市的文化,彰显城市软实力,也是城市拼经济的新增长点。通过大力培养“粤菜师傅”,擦亮“中国粤菜名城”金字招牌,中山全力将“中山美食文化周”打造为刺激消费,发展节日经济、夜经济的“爆点”,推动中山美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好玩

  在百年老街,体验“国潮游园”

  烟墩山下,华灯初上。

  孙文西路步行街灯火迤逦,穿越百年,再现商业老街的荣光。延绵数百年的孙文西路,是见证中山近代以来商贸繁华的步行街,也是香山古城的核心区域。

  修旧如旧新更似,香山古城又一春。今年中山美食文化周期间,国潮游园会、实景剧本杀等潮玩活动,将在这条百年老街轮番上演。融贯古今,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香山古城迎来八方游客,在喧闹的夜市中迈向新一段繁华。

  具体而言,中山将开展“国风穿越”活动,邀请国风达人及汉服爱好者在孙文西路步行街走秀演艺。同时,将年轻人喜爱的游戏娱乐活动植入步行街景区,邀请澳门、中山、珠海高校音乐社团现场演奏,进行开放麦打卡,为音乐爱好者提供展示平台。

  其中,“岐遇国潮”美食集市游园会是重头戏之一,集“视觉、味觉、玩乐体验”于一体,持续7天为大湾区市民提供沉浸式的游乐体验。

  目前,已有不少省、市级“粤菜师傅”大师工作室、“粤菜名店”参与,现场设置自拍打卡、投壶游戏、灯会猜谜、香山文化知识问答等游戏和任务元素,每天面向市民游客投放数千份礼品。

  孙文西路步行街所在的香山古城,自古以来就是珠中澳政治文化中心。近现代以来,随着东西方文化交融,香山古城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正是中西文化在此交融的力证。

  如今,繁华升腾的烟火气中,当年中西文化汇聚交流的盛景在此重现。在城市核心商圈,美食与商业在这一刻汇聚成城市文化的新地标,带动着新消费。

  今年初,中山市出台《关于做好2023年促消费工作的若干措施》,提出八条促消费举措,其中就包括构建夜经济聚集区。

  通过将多元潮玩活动植入传统文化街区——孙文西路步行街,这条百年老街焕新“破圈”,形成了“夜中山”的特色消费热点。通过串联起历史文化景点、公共文化场馆、美丽乡村、网红打卡地、特色餐饮店等,“中山美食文化周”形成若干条资源互享、客流互送、优势互补的夜游线路,挖掘夜间文旅消费潜力。

  好看

  寻人文地标,观非遗盛宴

  石岐蔡家拳、罗梁醒狮、三乡木偶戏龙轮番上演,三乡茶果、海洲鱼饼、隆都传统饮食一一呈现……10月1日,中山非遗晚会将在孙文西路精彩呈现。

  870年历史沉淀,中山在粤港澳大湾区人文地图中,留下了不同于珠江东岸的独特文化地标。

  兴中广场外,与非遗晚会同时进行的,还有岐江桥至光明桥水域的龙舟巡游。飞桨逐浪,顺着龙舟竞渡的方向,可见一个13米高的“天字码头”牌坊面江而立。正面楹联书:古迹探源珠水文明分一脉,遗风励志香山子弟竞千帆。

  数百年前,人们乘船抵达香山(中山旧称),迎面看到的便是一幢两层的楼阁,名为“迎恩阁”,是当时香山县接待过往官差的驿站。

  过去,这里是古代官方津渡,是岐澳古道的源头。作为香山水上交通枢纽,孙中山先生最后一次回故乡后,即是从天字码头登船离开。

  岐江河孕育了中山工商业基因。“天字码头”牌坊东面,是孙文西路历史文化街区,1893年孙中山先生在香山创立的中西药局就位于此处。

  20世纪20年代,得益于地缘优势带来的商业繁荣,国外华侨寄回的侨汇促成中山县钱庄逐渐形成行业,孙文西路的典当业、钱银业、侨批业兴旺发达。据记载,这里曾有钱银号近百家、典当铺二十余家。1924年,澳洲归侨郭四泉回乡开办了私营银行香山银行,一年后由华侨实业家李文枢重新注入资本更名为“华美银行”。至民国时期,孙文西路已成为远近驰名的商贸中心,各种时髦行业争相涌入,主营映相(照相)、百货、银行、西药铺、酒店等的南洋风格建筑依街而建。

  深厚的历史文脉,与香山古城内中山市博物馆的活动相映成趣:其间,中山市博物馆开展“我们的节日”博物馆里过中秋、迎国庆系列活动。此外,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举办《伟大的握手——孙中山与李大钊会晤百年纪念展》以及中秋传统文化研学、国庆非遗展演活动;中山美术馆举办广东省第八届中国画作品展;市文化艺术中心献上《旅人之歌》阿姆斯特丹戏剧人声重唱音乐会……民俗文化、艺术展览、文艺演出等文化大餐,在市属文化场馆逐一推出。在市文化艺术中心,还有中国城市合唱汇演;在孙中山故里旅游区等各大景区,有“游赏美丽中山”文旅主题活动等。

  时光定格香山文化魅力,中山正深刻地学习理解传统文化,在“古为今用”的文化兴城议题中,为更好参与人文湾区建设提供案例。

  长河浩荡,在追寻香山文化的轴线上,唯有革故鼎新,才能把握历史、现实与未来;高山巍峨,在推动现代文明建设的维度中,唯有亘古亘今,才能把握时代精神、民族精神与核心价值。

  好精彩

  看桂山岐水,游美丽乡村

  在古镇生态湿地公园,看一场“百景千灯万家”中山市美丽乡村国庆文旅嘉年华音乐会;在民众接源粮仓、五桂山大尖山露营公园、三乡桥头村,“金色大地”主题音乐会从9月28日到30日晚分别接连上演;在石岐街道,领略一场“仲夏夜星光游乐园”;在南朗街道,“蟹”逅海鲜美食;在港口镇体验港福夜市的精彩,在小榄樱花里感受“古风月光游园会”……

  不止于此,各镇街还策划了各具特色的非遗民俗活动:小榄举办“团圆在中秋”中秋花灯展和传统特色集市;东凤组织“鲤跃龙门”花灯巡游和国潮集市;三乡开展迎中秋文艺表演、诗词飞花令等活动;东区迎来三溪中秋庙会;南头、古镇分别举办五人飞艇赛和五人龙舟赛等。

  景区景点的节日活动也是精彩纷呈,为游客提供沉浸式的游玩体验:中山影视城增加上元灯会、花车巡游、快闪舞蹈等夜场活动和魔术、马术等表演节目;詹园举行中秋国庆游园活动;荔景苑开设“乐舞铁城”粤剧专场演出;咀香园开展杏仁饼传统制作体验活动。

  据统计,今年中秋国庆期间,中山市镇联动,推出150多项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拉动文旅消费。

  这也是中山借“双节”提升乡村文化品位,高标准推进“香山古韵”“岐水流芳”两大市级主题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的一个缩影。

  根据中山《关于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加快强镇兴村的行动方案》,“文化育村行动”明确提出,要倾力打造“香山之夜”文化艺术品牌,持续开展“稻田音乐会”“村晚”等特色活动,创新丰富乡村旅游产品,推动文化艺术和乡村田园风光相融合。在这个过程中,中山一方面加强咸水歌、菊花会、醉龙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守住乡村文化根脉;另一方面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支持鼓励社会开展粤剧、武术、龙舟等传统文体和各类民俗活动,推广“村BA”、“村超”、全民健身等群众文化体育活动。

  桂山岐水风景独好,美丽乡村串珠成链。目前,中山已推出历史文化、美丽乡村、亲子研学三大主题共8条City Walk城市漫游线路,把孙文西路步行街、孙中山故居、中山温泉等传统景区和桂南村、曹边村、香山书房等网红景点串珠成链,同时派发1万张景区景点门票和5000份特色文创产品,向世界游客发出邀请函。

  通过推广“乡村+节庆”“乡村+文创”“乡村+美食”等发展模式,让群众及游客来中山有常驻演出可看、有文旅项目可玩、有特色美食可享。

  聚焦

  中山预计投入超3000万元促消费

  打造“有得玩、有得逛、有得吃”的全民文旅盛会

  9月29日,在中山美食文化周活动开幕式上,中山美食地图、中山十大旅游手信同步发布,火炬开发区、南朗街道、小榄镇、古镇镇、港口镇等10个镇街的负责人依次登台,为本地美食代言,促进假日美食消费。

  据了解,“双节”假日期间,仅中山美食文化周活动就将预计吸引粤港澳大湾区游客5万人次,主展区接待量将达到25万人次,各大商圈及中山旅游景区将吸引人流量50万人次。其间,市镇活动将联动开展,统一发布美食文化周活动标识、各类主题活动和优惠信息,形成“1+7”联动模式,让全市“东西南北中,处处有活动”。同时,中山市文广旅局也将与相关部门和镇街联动,举办150多项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假日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拉动文旅消费。

  “双节”期间,一个以美食文旅为媒、横跨市镇的假日消费市场已经铺展开来。为了进一步带旺假日消费,中山市还推出一系列促消费活动,预计投入超过3000万元,从吃、住、行、购等方面给市民和游客送“福利”。

  中山市商务局副局长高晓波介绍,该局将在“黄金周”期间开展“中山乐购·味秋”等活动,在未来一个多月内,向市民群众派发近15万张餐饮券、零售券和超市专享券;举办“畅游消费·知味中山”活动,在携程、去哪儿等线上平台向游客发放六至八折住宿消费券,并专门设立港澳专区,吸引更多“港车北上”“澳车北上”;在节日期间举办市级层面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新品发布最密集的车展,并向现场购车的消费者发放单台最高6000元的补贴。

  除了市级层面的促消费活动,中山市各镇街也结合本地特色,推出了一系列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消费促进活动。例如,石岐街道将开展岐乐汇“月满中秋 喜迎国庆”消费节活动,向市民派发“乐享券”“家电券”“壹加壹满减券”“赏月团圆券”4种消费券,同步举办岐乐汇×华侨城“仲夏夜星光游乐园”“岐乐汇”房产促销活动等。火炬开发区将开展汽车促消费和餐饮消费券盲盒等促消费活动,同步举办户外露营音乐集市活动和民众农民丰收节活动暨岭南水乡旅游文化嘉年华。小榄镇则开展了“月满菊城 购车有礼”中山北部秋季汽车展及购车补贴活动和“金秋有礼 购房钜惠”消费节。

  从市区到镇街,从美食到文旅,各类促消费活动精彩纷呈,让市民在享受假日精彩的同时,也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优惠。

  撰文:罗丽娟 苏芷妍 何伟楠 郑龙骏

[ 责编:田媛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茶叙

  • 美英达成贸易协议 但细节尚待敲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某医院护士2017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引起广泛关注——其中不仅惊现“男性患子宫肌瘤”,还煞有介事地介绍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
2025-05-09 13:05
虽然名字中有熊又有猫,但是大熊猫的生活习性、身体特征、食性等方面都与猫科动物相差甚远;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研究者认为大熊猫应属于熊科成员。
2025-05-09 09:48
糖在激活味蕾的同时,给公众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而糖究竟是如何“诱惑”人类味觉的一直是个谜。
2025-05-09 09:46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张立团队联合深圳大学副教授王奔、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徐天添等科研人员,成功研发全球首个磁控血液凝胶纤维机械人,有效实现颅内肿瘤精准治疗。
2025-05-09 09:45
近年来,《流浪地球》《独行月球》《问天》等国产影视作品受到观众喜爱,这正是航天科普与文艺跨界融合的结果。
2025-05-09 09:38
从进入隐生状态,到覆盖上冰膜,再到电子束攻击,其中的每个步骤,实验人员都需要保护好水熊虫。
2025-05-09 09:35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7日发表公报说,该院前院长、美国知名政治学者、“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6日去世,享年88岁。
2025-05-08 12:55
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是量子计算机的“神经中枢”,承担着量子芯片精密信号生成、采集与控制的核心职能。
2025-05-08 10:42
在火星地貌研究方面,地质地球所研究员秦小光和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刘建军组成了黄金搭档。这些系统性突破不仅刷新了人类对火星环境演化的认知,更在行星科学领域镌刻下鲜明的“中国印记”。
2025-05-08 10:40
记者7日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悉,来自该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可漂浮的二氧化钛材料。二氧化钛是一种常用的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在光照下能产生具有塑料分解能力的羟基自由基。
2025-05-08 10:37
从总体架构看,现代化生态环境智能治理体系可以概括为“一大脑、两支撑、多场景”的结构布局。
2025-05-08 10:31
这条特高压输送的电能超一半是风能、光伏、储能等纯绿色电能。
2025-05-08 14:01
最近,不少北京移动和联通用户发现手机上出现了5G-A信号。5G-A是什么?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又有什么用呢?
2025-05-08 09:34
历时6年采集沉积物样本,利用计算生物学研究技术,揭示真核生物祖先可能在海姆达尔纲古菌分化之前就已经形成。
2025-05-08 12:52
生命的力量,远比想象中更强大。
2025-05-08 10:5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2025-05-08 10:28
光明智库以“当具身智能走出实验室——距离人手一台机器人,我们还有多远?”为主题举办新一期青年论坛
2025-05-08 12:01
助力拓宽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渠道,引导债券市场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2025-05-07 16:07
英国《新科学家》网站近期报道,正在或即将于月球上部署的大型科学实验装置与天文设备,的确有望解开诸多宇宙之谜。
2025-05-07 10:05
6日,记者从中国华能获悉,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9FA型燃机透平第一级动叶片首次实现“72+24”小时连续高负荷服役运行。
2025-05-07 10:0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