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知引创新,智汇天河”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广州召开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广东> 要闻 > 正文

“知引创新,智汇天河”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广州召开

来源:南方Plus2023-09-18 15:02

“知引创新,智汇天河”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广州召开 

  9月14日下午,广州市天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主办,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承办的“知引创新,智汇天河”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广州举行,多位专家和企业家就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与对策展开头脑风暴。

  华南理工大学知识产权研究所所长关永红作《知识产权严保护赋能高质量科技创新》主题分享。他说,从我国知识产权与创新的发展现状来看,发明专利申请量2011年开始超美国,位居世界第一。2020年发明专利授权量53万件,2021年69.6万件,2022年79.8万件。截至2022年底,我国发明专利有效量为421.2万件,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9.4件。

  国际专利PCT专利数量2019开始,超美世界第一,2021年为6.95万件。2022年为7.4万件。

  尖端技术领域专利方面,调查结果显示,过去10年,中国专利申请数量全球领先。十个尖端技术发展方向,其中包括人工职能、量子计算机、再生医学、无人驾驶车辆、区块链、计算机安全、虚拟现实、无人机、导电聚合物和锂离子电池。2000年至2019年,上述领域专利申请约有34万件,中国占大约四成,美国和日本各占20%

  2002年开始,我国商标申请量世界第一。2021年注册商标773.9万件,2022年617.7万件。截至2022年底,有效商标注册量4267.2万件。

  研发投入方面,2020年,达到2.44万亿元人民币;2021年为2.79万亿元人民币;2022年,30870亿元,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55%。美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2.8%左右,7132亿美元。仍然落后于美国。

  此外,研发人员总量在2013年就已超过美国,连续9年稳居世界第一位。

  从近年来的案件审理来看,一是法院审理层级提高,二是索赔金额较高。2022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对四川金象赛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与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发明专利侵权纠纷及技术秘密侵权纠纷两案(合称“蜜胺”案)分别作出终审判决;至此,在经过长达近九年的维权后,权利人最终获赔2.18亿元,

  关永红指出,企业自主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陷入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风险机率大为增加;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没有自主创新为支撑,就没有竞争优势;放弃自主创新,相当于丧失整个产业平台;自主创新并非高不可攀;创新才能获得高额利益。

  在知识产权管理方面,广州万鹏孵化器管理有限公司高级经理钟伟平提到,一些企业可能不小心就“踩坑”,比如广州园区一家公司的logo和一家大企业很像,引发侵权风险,为此公司不得不重新设计logo和背景板,成本不小。

  “很多企业不是很了解知识产权,对无形资产没有深刻认识,也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竞争力。”他说,尤其是一些初创企业,没有前期规划,在申请科技型企业时,因为缺乏专利研发等指标,导致没有相应资质申请,吃了“暗亏”。

  “也有一些企业是为了入库或评选高新技术企业,或者是发现在市场上被人侵权了,才知道知识产权的重要性,不得不反向回来寻求知识产权护航。”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高级经理石敏球说,中小企业在发展初期,受限于人力物力没能及时申请知识产权,可以寻求外部团队的支持,以腾讯美的中兴等企业为例,尽管内部有较大的知识产权保护团队,但也依然会将部分工作交给外部专业人士。

  随着京信天线市场份额进入全球TOP3,2006年至2016年期间,来自欧美两家通信行业巨头,合计占全球市场份额约80%,竞争对手就其拥有的电调天线系列专利,多次向京信通信及国外客户、通信展会主办方发律师函,并对京信通信的电调天线提出了专利侵权诉讼。按照通信行业的专利许可费的低位数1%计,每年至少需要向竞争对手支付超过5000万人民币。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知识产权总监汪玮玮介绍,历经10年的专利官司,以京信通信全胜告终,在中国、欧盟和南美成功无效了国外天线巨头12项基础性技术专利,整个过程非常艰辛,正是因为重视知识产权保护,才打赢了这些官司,给国内企业树立了一个良好的示范,否则,一旦败诉,京信通信很可能退出国际市场。(南方+记者  郜小平)

[ 责编:邢彬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假期旅游热 祖国山河美

  • 建设巅峰气象观测网络 揭示极高海拔区气候变化特征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近年来,科技创新能力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将科技创新视为未来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纷纷加快布局、加大投入,以抢占未来技术制高点。
2023-10-02 09:06
10月1日中午,杭州亚运会赛程过半。中国队金牌达到114枚,以218枚奖牌的总数,牢牢占据亚运会奖牌榜第一名的位置。
2023-10-01 15:19
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27日乘“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返回上海,标志着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任务圆满完成。
2023-09-28 10:10
气候变化是当代人类面临的最为紧迫和复杂的全球性危机和挑战之一。尤其是自工业革命以来,在人类活动的主要影响下,世界正经历着以全球变暖为显著特征的气候变化
2023-09-28 10:55
从探索星辰大海,到聚焦国家需要,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成长为科技创新的有生力量。怀揣科技报国理想,太原理工大学学生王煜尘成为中国极地科考史上在站时间最长的大学生。
2023-09-28 10:50
在淳安界首体育中心场地自行车女子团体竞速赛现场,中国队选手鲍珊菊、苑丽颖和郭裕芳意气风发,头戴“哪吒”头盔,脚踩“风火轮”,在“碗”状的环形赛道上飞速旋转,以打破亚运会纪录的成绩夺得冠军。
2023-09-28 10:49
27日,在哈伊高铁铁力至伊春段伊春西站施工现场,重达556吨的站房屋面球形网架结构顺利顶升到位,标志着由中铁建设集团承建的我国最北高铁站——伊春西站正式封顶。至此,哈伊高铁铁力至伊春段全线站房施工将全面转入站房屋面和装饰装修阶段。
2023-09-28 10:48
46秒376!9月26日,杭州亚运会淳安赛区迎来了新的纪录!
2023-09-28 10:15
农业农村部26日召开全国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现场观摩暨秋冬种工作部署会。
2023-09-28 10:12
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通过工艺测试,正式建成。
2023-09-28 10:07
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2023-09-28 10:03
随后,越来越多的探测结果为月球“南极”撞击坑底部永久阴影区内存在“水冰”提供了有力证据。
2023-09-27 10:11
在位于浙江杭州萧山区的杭州亚运会赛事总指挥部,一块综合智慧大屏正实时更新反映场馆状况的各类数据。
2023-09-27 10:08
作为一种旨在收集、保存、解释和利用个人和社区在过去事件中的经历、记忆、观点与情感的研究方法与学科领域,通过积极倾听地球居民的声音,口述史成为理解和探讨个人和社区如何经历、解释、传播与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力工具。
2023-09-28 10:27
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研究团队用一个模拟温湿度模式的气候模型预测,整个未来超大陆将会超过哺乳动物热应激极限。
2023-09-27 10:06
城市的生物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三个由大到小的层面。
2023-09-27 10:02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密钥分发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2023-09-27 09:46
日前,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李传友教授团队在国际植物学领域顶尖期刊《自然-植物》在线发表论文。该团队成功克隆出番茄的FS8.1基因,阐明了FS8.1基因调控果形建成的细胞学基础和转录调控网络,
2023-09-26 05:10
地球正朝着平均温度上升的方向急速前进。一个气候模型显示,2023年,地球温度有55%的可能性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5℃。
2023-09-26 09:52
“不断尝试、不断试错,才可能有不经意间的发现。”这是陈辉的科研态度。看似“笨拙”的执着,却帮助他走得更远。
2023-09-26 09:5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