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传承红色基因!广东省2023年“全民国防教育月”主题活动(中山站)举办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广东> 要闻 > 正文

传承红色基因!广东省2023年“全民国防教育月”主题活动(中山站)举办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2023-09-16 13:40

  聆听宣讲、体验VR国防安全教育知识科普、学习国防知识……9月15日下午,中山市第一中学(以下简称“中山一中”)的学子们迎来了一堂特殊的国防教育课。

  今年9月16日,是第23个全民国防教育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到来之际,广东省2023年“全民国防教育月”主题活动(中山站)走进了百年名校中山一中。活动以国防教育大讲堂的形式进行,通过动情的军旅革命故事和国防教育主题课室的揭幕,为该校高一年级约1600名师生送上了满满的国防“干货”。

传承红色基因!广东省2023年“全民国防教育月”主题活动(中山站)举办

  接力从军报国,红色基因在血脉中流淌

  身着迷彩服、统一迈步、挥拳……舞台上,伴随着中山一中学子们干净利落的擒敌拳展示,国防教育大讲堂拉开帷幕。

  广东省全民国防教育宣讲团宣讲员冉诗学

  “我是来自贵州困牛山的放牛娃,从小受到先辈们革命精神的洗礼,大学毕业后毅然选择参军入伍,来到特区深圳。”宣讲现场,广东省全民国防教育宣讲团宣讲员冉诗学带来宣讲《用一生来回答》,讲述了战友们守护深圳大亚湾核电站与抢险救援的故事。他动情地说:“如果国家需要,我愿意永远冲在任务第一梯队,为保卫人民美好生活而前进。”现场的师生们纷纷被冉诗学的故事与精神触动,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传承红色基因!广东省2023年“全民国防教育月”主题活动(中山站)举办

中山市全民国防教育宣讲团宣讲员白晨

  中山市全民国防教育宣讲团宣讲员白晨以《大国重器》为题,介绍了我国海军、陆军、空军的装备发展,并寄语学子们要不断磨砺自我,努力成长为大国重器的设计师,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添砖加瓦。

传承红色基因!广东省2023年“全民国防教育月”主题活动(中山站)举办

广东省全民国防教育宣讲团宣讲员吴冬生

  广东省全民国防教育宣讲团宣讲员吴冬生讲述了他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故事,并呼吁学子们:“今天幸福安宁的生活来之不易,要学习英雄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中山是一座拥有深厚红色文化底蕴的城市,很多满腔热血的爱国青年先后奔赴军营。今年中山一中有4名学子考入军校,被录取为空军飞行学员。本次活动特别邀请了其中两位学子的亲人和一位曾服役于海军辽宁舰的中山一中校友进行了圆桌分享。

  “我今年72岁了,曾在南海舰队服役8年,是被录取为空军飞行学员的曾昊岩的爷爷。”曾兴徐回忆道,当时他分到了轮机兵,常常在四五十摄氏度的高温下工作,但从不觉得苦。对于孙子成功考入军校,他激动地说:“我们全家人都非常开心,孩子离实现‘保家卫国’的梦想更近了一步。”

  同样为孩子感到开心的还有施淮翰的爸爸施金峰。“我是一名退役军人,如今从事公安辅警工作已有23年。”施金峰说,从小他就会给孩子讲军人的故事,带着孩子参观军事博物馆,在潜移默化中增加孩子对于国防的认知。“记得孩子高二那年,主动和我聊起考军校的想法,并且高三自己报名参加了空军招飞选拔,我们都非常支持他。”施金峰动容地说,“今年7月19日,当我看到儿子穿上空军飞行服的那一刻,我流下了成年后的第一滴眼泪,我很欣慰我的儿子有这样的勇气和担当投身国防事业。”

传承红色基因!广东省2023年“全民国防教育月”主题活动(中山站)举办

赵高旭

  2008年毕业于中山一中的赵高旭则分享了他服役辽宁舰期间参加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20周年活动的故事。他寄语师弟师妹们,要好好学习,怀揣着梦想和报国热情,向目标勇敢前进。

  “榜样就在身边,国防离我们不远”

  本次活动中,除了触动人心的宣讲外,中山一中国防教育主题课室还举行了揭牌仪式。课室分为海军、陆军、空军等不同主题。在空军课室内,展架上陈列着许多中山一中学子制作的航模。该课室的老师介绍:“我们会开设航模主题课程,让学生们感受飞行基本原理和模拟操作技术,近年来,在不断的熏陶下,学校有许多学子被成功录取为空军飞行学员。”在陆军课室内,学生们则可以通过展板、模型和VR身临其境地学习国防安全教育知识。

传承红色基因!广东省2023年“全民国防教育月”主题活动(中山站)举办

国防教育主题课室

  对于今天内容丰富的活动,学子们可谓是收获满满。中山一中高一学生刘可涵说,今天近距离接触革命故事的亲历者,听到军人们为国防事业奋勇拼搏甚至献出生命的故事,她很受触动,非常敬佩。之前她对于国防的认识比较浅层,但通过今天的分享,她感受到了国防与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或许,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有幸成为一名军人,但我觉得每一个人都要有军魂和爱国的热情。未来我愿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尽一份微薄之力。”

  “今天的大讲堂我聆听了学长们考入军校的故事,很受鼓舞。原来榜样就在我们身边,国防离我们不远。”中山一中高一学生李张旸告诉记者,他的哥哥也是一名退役军人,未来,他将跟随着学长们和哥哥的步伐,成长成才,报效祖国。

传承红色基因!广东省2023年“全民国防教育月”主题活动(中山站)举办

  据了解,中山一中是一所百年名校,涌现出了许多革命先烈。中山市第一中学党委书记、校长王锡文介绍,国防教育在中山一中有着深厚的历史,早在20世纪90年代,学校就与相关部门结成了共建单位,国防教育一直贯穿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中。每年军训期间,学校都会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军人的优良作风。学校还将国防教育融入日常教学,通过模拟法庭、“国旗下的演讲”等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国防意识。

  而中山一中的国防教育特色只是中山市开展国防教育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中山市不断推进全民国防教育工作走深走实、“走新”又“走心”。在加强国防教育阵地建设方面,中山市打造国防教育主题公园、建成中国古近代民族英雄宣传廊等。

  同时充分发挥孙中山故居、中山革命烈士陵园、中山市博物馆等11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国防教育功能,常态化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

  中山市还立足本地实际,线上线下结合拓展国防教育覆盖面,举办了“爱我国防”国防教育演讲比赛、国旗护卫队展示交流活动、少年军校、国防教育主题班会等一系列形式新颖且丰富的特色主题活动。在“爱我国防”2022年中山市全民国防教育演讲比赛上,可以看到老中青三代人结合典型故事和自身实际,精彩讲述不同时代的国防故事;在五桂山学校,中山首批6名“国防教育辅导员”正式上岗,协助学校把国防教育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一系列多元化的活动进一步推进了国防观念入脑入心。

  为了让全民国防教育生动起来,中山市不断创新,积极用文艺的形式传播军队文化,进行全民国防教育。如依托中山历史革命题材,创作音乐剧《殷红木棉》、粤剧《朝夕星辰·杨殷》、长篇小说《南粤英雄传》等“红色文艺精品”。

  每年春节、八一建军节期间,开展“文化进军营”活动,创作一系列音乐舞蹈、书法美术作品,展示军民鱼水深情。目前,中山市已选聘一批国防教育讲师和宣讲员,深入机关事业单位、企业、村居开展国防教育宣讲活动,今年以来开展了国防教育主题宣讲100多场。

  据悉,本场活动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全民国防教育办公室指导,中共中山市委宣传部、中山市全民国防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中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中山军分区政治工作处主办,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支持举办。接下来,广东省2023年“全民国防教育月”主题活动还将走进省内其他城市,通过宣讲、展览、展演、展播等形式,进一步浓厚国防教育的社会氛围。

  文 | 记者 郭思琦

  图 | 羊城晚报活动大平台提供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 责编:田媛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假期旅游热 祖国山河美

  • 建设巅峰气象观测网络 揭示极高海拔区气候变化特征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近年来,科技创新能力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将科技创新视为未来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纷纷加快布局、加大投入,以抢占未来技术制高点。
2023-10-02 09:06
10月1日中午,杭州亚运会赛程过半。中国队金牌达到114枚,以218枚奖牌的总数,牢牢占据亚运会奖牌榜第一名的位置。
2023-10-01 15:19
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27日乘“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返回上海,标志着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任务圆满完成。
2023-09-28 10:10
气候变化是当代人类面临的最为紧迫和复杂的全球性危机和挑战之一。尤其是自工业革命以来,在人类活动的主要影响下,世界正经历着以全球变暖为显著特征的气候变化
2023-09-28 10:55
从探索星辰大海,到聚焦国家需要,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成长为科技创新的有生力量。怀揣科技报国理想,太原理工大学学生王煜尘成为中国极地科考史上在站时间最长的大学生。
2023-09-28 10:50
在淳安界首体育中心场地自行车女子团体竞速赛现场,中国队选手鲍珊菊、苑丽颖和郭裕芳意气风发,头戴“哪吒”头盔,脚踩“风火轮”,在“碗”状的环形赛道上飞速旋转,以打破亚运会纪录的成绩夺得冠军。
2023-09-28 10:49
27日,在哈伊高铁铁力至伊春段伊春西站施工现场,重达556吨的站房屋面球形网架结构顺利顶升到位,标志着由中铁建设集团承建的我国最北高铁站——伊春西站正式封顶。至此,哈伊高铁铁力至伊春段全线站房施工将全面转入站房屋面和装饰装修阶段。
2023-09-28 10:48
46秒376!9月26日,杭州亚运会淳安赛区迎来了新的纪录!
2023-09-28 10:15
农业农村部26日召开全国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现场观摩暨秋冬种工作部署会。
2023-09-28 10:12
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通过工艺测试,正式建成。
2023-09-28 10:07
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2023-09-28 10:03
随后,越来越多的探测结果为月球“南极”撞击坑底部永久阴影区内存在“水冰”提供了有力证据。
2023-09-27 10:11
在位于浙江杭州萧山区的杭州亚运会赛事总指挥部,一块综合智慧大屏正实时更新反映场馆状况的各类数据。
2023-09-27 10:08
作为一种旨在收集、保存、解释和利用个人和社区在过去事件中的经历、记忆、观点与情感的研究方法与学科领域,通过积极倾听地球居民的声音,口述史成为理解和探讨个人和社区如何经历、解释、传播与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力工具。
2023-09-28 10:27
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研究团队用一个模拟温湿度模式的气候模型预测,整个未来超大陆将会超过哺乳动物热应激极限。
2023-09-27 10:06
城市的生物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三个由大到小的层面。
2023-09-27 10:02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密钥分发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2023-09-27 09:46
日前,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李传友教授团队在国际植物学领域顶尖期刊《自然-植物》在线发表论文。该团队成功克隆出番茄的FS8.1基因,阐明了FS8.1基因调控果形建成的细胞学基础和转录调控网络,
2023-09-26 05:10
地球正朝着平均温度上升的方向急速前进。一个气候模型显示,2023年,地球温度有55%的可能性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5℃。
2023-09-26 09:52
“不断尝试、不断试错,才可能有不经意间的发现。”这是陈辉的科研态度。看似“笨拙”的执着,却帮助他走得更远。
2023-09-26 09:5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