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选手在无人机装调检修工决赛中安装调试无人机。本报记者 郑帅 摄
昨日,第二届职工数字化应用技术技能大赛决赛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32支代表队、343名选手齐聚榕城,在为期3天的赛事中一决高下。
本届大赛聚焦“提升数字技能,更好发挥主力军作用”主题,紧扣当前产业升级、技术革新的现实需求,设置了3个决赛工种和2个观摩工种,通过理论考核、实操竞技、场景应用等多维度比拼,全面检验选手的数字技能素养,并集中展示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领域技术应用成果,打造“以赛聚智、以展促产”的数字生态链。
在决赛工种中,全新亮相的数据安全管理员工种受到广泛关注。“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数据窃取和泄露、非法数据传输等现象时有发生,保障数据安全十分迫切。希望这项竞赛能够推动相关人才进入更多领域。”该项目裁判长金建军说。
相较两年前在福州举行的首届大赛,本次大赛数字味更浓,充分运用“职工之家”App,首次实现赛前网上练兵、决赛报名、抽签、检录、理论考试、实操评分、结果汇总分析等全流程数字化办赛。其中,数据安全管理员赛项完全实现自动化评分,选手答题过程和结果都在大屏上实时呈现,让观众耳目一新。
记者发现,两届比赛都有无人机项目,上届是无人机操作员决赛工种,本届则是无人机装调检修工(决赛工种)和无人机驾驶员(观摩工种)。“上届参赛选手来自电力行业的居多,因为这个行业是无人机应用的先驱行业。今年选手来自环保、公安等诸多行业,尤其是作为观摩工种的无人机驾驶员选手更是来自30多家企业,无人机应用体现了‘小发明解决大问题’的创新精神。相信随着‘无人机+’新业态的不断出现,未来企业用工需求会越来越大,只有‘无人机飞手证’是远远不够的。”无人机驾驶员工种观摩赛裁判长邢君臣说。
无人机驾驶员工种观摩赛副裁判长李宁也说,两年来,无人机应用场景的广度和深度都有明显的拓展,与人工智能的结合也更加密切。在考核方向上,突破了上届只有无人机驾驶这个方向,将无人机组装、调试、数据采集、调运等内容全部纳入无人机装调检修工考察范围。“你要会安装、会抓取、会使用,考得比较难,选手炸机的情况也有发生。”
记者还注意到,观摩工种为本届大赛首次设置,这是什么用意?李宁以及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员工种观摩赛裁判长陈尚义都表示,观摩工种选手由网上海选产生,来自的行业面更广,旨在亮相国赛发挥“风向标”作用,催生更多新的数字应用场景,并在全国推广。
决赛期间,除同步举办线上技能比武外,比赛现场还开辟了职工数字化应用成果展区,对爬壁打磨机器人、智能巡检无人机等37项创新成果进行展示,促进观摩学习。
赛事最终将评选出个人奖、团体奖,其中获得决赛工种前3名且符合条件的职工,可在次年按程序申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