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福建省在第二十届群星奖中创下历史佳绩——春犁沃土 秋摘星芒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福建> 文化 > 正文

福建省在第二十届群星奖中创下历史佳绩——春犁沃土 秋摘星芒

来源:福建日报2025-11-07 11:34

  □本报记者 郭斌 文/图

  福州小茉莉合唱团

  《福盈刺桐城》

  《我AI我家》

  11月4日,“大地情深——全国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展演”暨第二十届群星奖颁奖活动在重庆群星剧院举行。由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选送的群众合唱团队“福州小茉莉合唱团”、厦门小品《我AI我家》、泉州南音表演唱《福盈刺桐城》荣获群星奖,获奖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在本届群星奖评选中,我省共有5件作品(含一个群众合唱团队)入围终评,最终3件脱颖而出获得群星奖。宁德广场舞《福满畲乡》、泉州舞蹈《向远方》获入围奖。这一成绩创下全国性文艺评奖制度改革后,我省在该奖项上的历史最好成绩,入围数量与获奖数量双创新高。

  厚积薄发展风采

  群星奖每三年举办一届,是我国群众文化领域唯一的国家级政府奖,是表彰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优秀群众文艺作品与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展现各地群众文化发展水平,激发基层文艺创作活力的核心平台,对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届群星奖全国共有1996个演出单位的5039个作品(团队)、29.5万名群众文艺工作者参评。经过初选、复评及终评,最终评选出60个获奖作品(团队)。

  我省本次获奖作品深植八闽文化沃土。泉州南音表演唱《福盈刺桐城》立足千年古乐南音的传统曲牌,以童声演绎古韵,生动呈现非遗活态传承的创造性转化;厦门小品《我AI我家》紧扣社会数字化进程中的家庭情感新课题,以“AI”谐音“爱”的创意巧思,生动呈现“科技怎能替代亲情”的时代困惑;福州小茉莉合唱团以澄澈童声为纽带,让纯真童心与家国情怀在旋律中同频共振,尽显新时代少儿合唱的艺术感染力。

  “参赛团队皆以作品为媒,深度融合八闽文化的深厚底蕴、‘三美’建设的生动实践与闽式生活的鲜活气息,实现文化传承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吴新斌告诉记者,本届群星奖评选结果不仅让“清新福建”文旅品牌的辨识度在交流中显著提升,更使八闽文化在全国群众文艺舞台上绽放出独树一帜的魅力。

  颁奖晚会上,省艺术馆书记、馆长陈秀梅代表我省登台,生动讲述了从“福建艺术扶贫工程”到“文化赋美”的实践历程,展现了全民艺术普及的温暖图景,以及福建人民传承温暖底色、勇于“往前闯”、敢于“创新潮”,以充满朝气的“逐光答卷”回应时代召唤的精神风貌,充分彰显了我省文旅系统的政治担当与工作实效。

  凝心聚力磨精品

  “每一个音符都是奔赴星海的脚印,每一次雕琢都为了在全国舞台的绽放。”5日傍晚,刚从重庆领奖回榕的福州小茉莉合唱团艺术执行团长林琴顾不上休息,又投入了新一轮的合唱排练。

  福州小茉莉合唱团是福州市教育局直属的学生艺术团,此次携两首作品冲击群星奖。原创作品《记忆中的那些歌谣》以灵动的曲调与节奏错位的巧思,生动勾勒出小伙伴们嬉戏玩耍的场景,唤醒一代人共同的童年记忆。经典改编曲目《唱支山歌给党听》则通过童声特有的真挚感染力,以承载几代人集体记忆的经典之声激荡时代回响、致敬光辉历程,传递出新时代少年一心向党的坚定信念。

  为全力做好备赛群星奖工作,福州市文旅局、教育局共同为合唱团研究制定系统备赛规划,并指派福州市文化馆对接落实各项工作。备赛工作采用分阶段、分重点模式,开展系统化、专业化训练,全力打磨参赛作品,提升艺术表现力。

  “闽韵唱新声,芬芳花自开。此次我们小茉莉合唱团如愿‘摘星’,是每一位团结拼搏的团员与冲在最前沿的团队老师们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用热爱与坚持诠释了茉莉精神,接下来我们会带着这份爱继续前行,用歌声传递更多的美好!”福州小茉莉合唱团艺术总监、常任指挥王渤说。

  “我们采用赛事选拔与新创孵化双线并重的推进机制,通过多位专家结对一个参赛节目的‘一对多’互动指导模式,各遴选作品对应国家级评审标准,抢时间补短板,立足自身特色,进行针对性调整,全力打造高质量群艺精品。”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共服务处处长、一级调研员林希妍告诉记者,备赛期间,全省组织开展多场评选活动,吸引大量文艺骨干参与,参演团队覆盖九市一区全年龄段,带动基层开展选拔与巡演千余场,线上线下观众约300万人次。

  亮点纷呈显特色

  此次代表我省角逐第二十届群星奖的作品涵盖舞蹈、戏剧、曲艺、广场舞、群众合唱五大类别,既有传承千年的非遗雅韵,也有扎根现实的创新表达,生动展现了新时代八闽文化的气韵和风采。

  “南音表演唱《福盈刺桐城》这一节目的创作灵感源于2023年,当时作者与家人途经泉州朝天门,雨霁虹现,天悬彩练,母亲一句闽南语‘我们有福气’触动了作者心弦,遂得‘七色彩虹挂朝天’之曲词,节目名称‘福盈刺桐城’也应运而生。”泉州市青少年宫主任曾昭署介绍。

  该节目以传统南音婉转的唱腔为主线,在南音传统曲牌“短滚”基础上进行创作,配以琵琶、洞箫等传统乐器演奏,借助音乐叙事、以声绘景艺术手法,生动展现泉州作为非遗名城的文化魅力。通过小演员纯真的演唱与精湛的技艺,带领观众漫游泉州的历史景观与当代风貌之间,既再现“涨海声中万国商”的古老港埠辉煌,又勾勒“满城刺桐映红霞”的现代城市画卷。

  在南音表演唱《福盈刺桐城》中,孩子们以纯真声线碰撞南音的深沉悠远,形成“古老而清新”的独特艺术效果。当“福盈刺桐,再续千年”的曲词响起,恰是南音进校园35年来“以童声续古韵”传承实践的生动印证。

  AI是当下最热的话题之一。小品《我AI我家》以轻盈的喜剧外壳包裹厚重的社会思考,通过科技与人性、代际之间的多重碰撞,将社会议题转化为鲜活的生活场景,让观众在共鸣中笑中带泪,最终回归“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的朴素真理。

  广场舞《福满畲乡》以畲族民间舞蹈为素材,以轻快活泼的动律、刚柔并济的动作设计为核心,既保留浓郁畲族文化特色,又兼具强身健体功能,是一支简单易学、普适性强的优质广场舞。舞蹈《向远方》将番仔楼、五里石桥等文化符号融入创作,用肢体语言生动演绎一代又一代晋江人的拼搏精神和豪放性格。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进博会的前沿创新科技

  • 第二十二届中国住博会在京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阿特拉斯的成功观测是天问一号的一次重要拓展任务,利用探测器观测暗弱天体为天问二号开展小行星探测进行了技术试验,积累了经验
2025-11-07 09:37
天问一号环绕器利用高分辨率相机近日成功观测到星际天体——阿特拉斯。”据介绍,天问一号探测器于2021年2月进入火星环绕轨道,迄今已稳定运行4年8个月,目前状态良好。
2025-11-07 09:31
与会嘉宾围绕“人工智能+”深度融入产业创新发展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凝聚产业国际合作发展共识,推动构建开放包容的人工智能产业创新生态。
2025-11-07 09:29
谈及人形机器人何时能从“炫技”转向应用落地,优必选科技副总裁焦继超提出了分阶段的发展预期。中国电子学会机器人分会青年副主任委员、乐聚智能(深圳)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冷晓琨表示,预计明年人形机器人在工业领域会出现采购交付数量过万台的企业。
2025-11-07 09:28
“十四五”时期,我们将目光投向脑疾病领域,通过脑机接口技术,实现了“诊断—监测—治疗—预测”一体的大脑实时“观景”。一方面,脑机接口技术可以让神经系统“说话”,通过高精度解码神经信号实现对大脑的“意念读取”和精准诊断。
2025-11-07 09:18
遥远恒星大气爆发活动的起源区域有哪些特征,人类至今知之甚少。但科学家们正在通过分析太阳爆发活动,探究恒星大气爆发活动的奥秘。
2025-11-06 10:35
这几年,子午工程已经有不少应用场景。例如在航天员出舱时,提前进行空间天气预报,避免在太阳风暴来临、空间有高能粒子时出舱,保护航天员健康安全。
2025-11-06 10:34
智能穿戴设备产品形态从手环、手表延伸至耳机、眼镜、戒指等形式,新供给创造新需求,改变了消费者生活方式,推动着健康管理、时尚消费与技术创新的深度融合。
2025-11-06 10:32
电动车充电慢、冬天“趴窝”、安全隐患大……这些困扰电动出行的难题,迎来了突破性解决方案。
2025-11-06 10:19
目前,我国约70%的待发现油气资源蕴藏在深层超深层、复杂构造及非常规等新领域。如何找到这些宝贵的油气资源,精准绘制“藏宝图”?
2025-11-06 10:17
天问一号环绕器利用高分辨率相机于近日成功观测到星际天体——阿特拉斯(3I/ATLAS)。其间,天问一号环绕器距离目标天体约3000万千米,是目前观测该天体距离最近的探测器之一。
2025-11-06 09:56
为确保航天员生命健康安全和任务圆满成功,经研究决定,原计划11月5日实施的神舟二十号返回任务将推迟进行。
2025-11-05 10:59
4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国家消防救援局在京举行2025年全国消防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
2025-11-05 04:20
当前,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
2025-11-05 03:50
近日,搭载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11-05 04:20
科技论文是衡量科技创新水平的重要指标。
2025-11-05 04:20
近年来,中国审定推出了一批高产稳产、绿色节水、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2021年,这一情况出现了转变:“圣泽901”“广明2号”“沃德188”等3个国产白羽肉鸡品种通过审定,中国白羽肉鸡育种攻关实现从0到1的实质性突破。
2025-11-04 09:06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
2025-11-04 04:25
人工智能的出现源于人类对提升生产效率与改善生活品质的持续追求,这一根本动因要求其发展必须始终以服务人类、增进福祉为核心。
2025-11-04 04:25
如何在新学期开展针对性训练,做好运动前准备和运动后体能恢复,已成为受到广泛重视的问题。
2025-11-04 04:2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