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本报讯(记者 鄢秀钦)近日,福建省教育厅印发《进一步加强中小学体育工作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若干措施》,围绕中小学体育工作提出12项综合措施,其中明确提出将对现行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简称“中考”)中的体育与健康考试进行优化调整。
根据文件安排,中考体育调整优化举措将于明年中考起正式实施。教育部中考改革试点厦门市、泉州市将先行先试,探索体育中考改革。在考试内容方面,体育与健康基本知识考试将调整为日常检测,原中考分值调整至运动技能测试;同时,将现行的篮球、足球、排球“三大球”抽考改为选考,考生可从三个项目中自选1项考试。
中考体育分值结构上,保持总分值40分不变,具体分配为:必考类15分(1000米/800米跑、200米游泳)、选考类9分(“三大球”)、抽选考类16分(50米跑、立定跳远、1分钟跳绳、引体向上/斜身引体、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1分钟仰卧起坐)。各项目测试细则与评分标准仍按《福建省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指导意见(试行)》和《福建省初中毕业升学体育与健康考试实施方案(试行)》执行。
文件还从多个关键环节对加强中小学体育工作作出具体部署,包括保障学生体育活动时间、提升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培育学校体育特色项目、完善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广泛开展校园体育竞赛、强化运动风险防控机制、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深化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等。例如,明确要求全省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并将课间活动时间延长至15分钟;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体育教学模式,鼓励探索走班制、大单元以及体育课与课外活动灵活贯通的教学模式;按照不高于班师比小学5:1、初中6:1、高中8:1的标准配备体育专任教师;持续推动“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特色品牌建设,探索建立小学、初中、高中按运动项目“一条龙”贯通培养的人才体系;将把足球作为体育课教学内容,并纳入课后服务;合理利用校内空间建设“微运动场”,拓展学生体育活动场地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