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2025年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收3398.27亿元,比增13.5%;上半年全省文化服务业营收增长约21%,有力带动产业发展……10月24日,福建召开新闻发布会,详细介绍近年来福建省文化产业发展情况和第十六届海峡两岸文博会总体安排。
据悉,“十四五”期间,福建紧紧围绕建设文化强省目标,持续推动文旅深度融合,重点打造了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简称“海峡两岸文博会”)等产业合作平台。本届海峡两岸文博会将于10月30日至11月2日在福建厦门举行,聚焦“文化交流、产业创新、文旅惠民”三大方向。
百花齐放:网络化、数智化为特征的文化新业态蒸蒸日上
据福建省委宣传部介绍,近年来,福建文化新业态快速发展,全省文化新业态行业营收占全部文化产业营收的比重超过26%,连续3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累计有3家企业获评“全国成长性文化企业30强”。
在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新动能方面,福建制定《关于推进福建文化数字化战略实施方案》等措施;建成国家文化大数据福建中心(一期)、朱子文化数据库等“福建记忆”资源库;在全国率先开展文化科技特派团工作,首批选取文化创意、红色文化、美术与影视产业4个领域,在南安、长汀、浦城、泰宁4地开展试点。
在拓展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径方面,建设广播影视人工智能实验室等研发平台;加速布局网络视听产业链,成立福建微短剧创作运营中心、省网络文艺促进会微短剧分会;建设中国(厦门)智能视听产业基地。
在扩大数字文化消费新场景方面,开展“文创福建”行动;推出《月映武夷》《印象·妈祖》等沉浸式演艺,推广“闽式生活”新场景;实施文化出海“福船”计划,搭建海丝数字文化版权平台等,引导企业拓展数字文化国际贸易赛道。
亮点纷呈:全方位展现两岸文化融合与新质生产力
据悉,本届海峡两岸文博会紧扣“一脉传承·创意未来”主题,精心策划五大特色亮点。
在“交流融合”方面,台湾方面首次亮相的机构达24家、业界新人81名,其中14位为“首来族”;首次设立“闽台乡建乡创融合发展成果展”;两岸联袂打造“两岸大师工艺馆”等12大主题展馆。
在“活态传承”方面,两岸工艺美术展区集结28位国宝级大师;“民间故宫”荣宝斋携国家级非遗“木版水印”匠师现场展示千年神韵;台湾霹雳布袋戏与泉州木偶戏首度跨岸合演。
在“科技赋能”方面,福建馆首发“AI剧本游”,线上线下“无缝衔接”新鲜玩法;厦门理工学院“黑匣子元宇宙体验舱”、福建农林大学“脑电反馈VR水果采摘”将分享“最强大脑”。
在“潮玩时尚”方面,首届“台湾潮流文创展”将展出两岸新锐青年艺术家匠心创作的新媒体艺术作品;2025海峡两岸高校设计展火力全开,30所高校近500件“潮味”十足的创意作品。
在“全城文博”方面,展会期间将在厦门联动举办文旅推介交流会、原创歌剧《伟大的抉择》海峡两岸文博会专场演出、遇见闽地有艺人等330多场高品质活动,设置文博福利社集章打卡等环节,打造“好看、好玩、好吃、好逛”的城市文化嘉年华。
交流紧密:创新互动带领两岸青年探索文化传承异同点
海峡两岸文博会在过去十几年对海峡两岸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办方表示,本届文博会,我国台湾地区的参与不仅体现在展览规模上,更体现在交流的深度与广度上实现了新的突破。
在参展规模上,本届展会两岸参展机构达1000余家,其中就包括台湾亚太文化创意产业协会、台湾漆艺协会、台湾少数民族文创交流等200余家协会、品牌与企业。
在交流的深度与广度上,本届展会不仅进一步展示多样化的台湾特色风情,比如“台湾大师工艺馆”汇聚了28位台湾工艺大师的杰作,更将通过深入的互动交流带领观众探索两地在文化传承上的共同点与差异化,展现两岸同根同源的文化脉络与创新交融的无限可能,比如举办“两岸青年City Walk”主题活动,邀请两岸青年朋友们从展馆出发,走进城市的街巷里弄,让台湾青年更直观地感知大陆的社会发展与文化脉动。
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陈勇表示,近期,福建出品的电视剧《沉默的荣耀》,引发了两岸观众的热烈讨论和强烈共鸣,借此机会诚挚邀请海内外朋友来福建参会,“跟随这部剧的脚步,打卡那些被镜头定格的街巷、海岸与人文场景,感受历史与现实交织的独特魅力。”(王礼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