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走进福建南安梅山镇鼎诚工业园,在新能源充电区,一辆辆物流车有序排队充电;在集中共享仓,管理员正在更新物资台账,将设备摆放整齐;在党群服务中心,企业代表和村民代表围坐一圈,热烈讨论着片区发展……这幅产城人融合的和谐图景,正是南安以“三区联创”党建工作机制为抓手,推动社区、园区、厂区实现组织同建、治理同抓、资源同享、发展同促的生动实践。
南安市区一角
组织同建 构建穿透式治理新格局
在仑苍镇中国水暖城,每天清晨的物流高峰曾是管理难题。如今,新施划的停车位上车辆整齐停靠,调度员手持终端设备精准指挥,整体物流效率提升近30%。这一转变得益于《三区治理公约》的实施,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南安构建起的穿透式组织体系。
中国水暖城党委组织片区党员商户签订诚信经营承诺书
“我们建立8个由党员市领导担任主任的片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形成了‘片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社区(村)党组织—小区(园区、企业)党支部—楼栋(居民小组)党小组—党员联系户’的穿透式组织链条。”南安市委组织部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该体系将辖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力量串联,实现从“单打独斗”到“协同作战”的转变。
此外,南安通过深化结对共建,引导区域内社区、园区和企业党组织通过签订共建协议等形式,搭建区域化党建联盟,联合开展主题党日等活动,实现工作共谋、活动联办、党员联学。在美林街道溪州村,村党委通过与区域内水暖、阀门等企业党组织共建,深化“1+X”联动帮带机制,建成奥飞、万洋小微产业园,推动本村小作坊“出村入园”规范生产。
治理同抓 打造多元共治新范式
霞美机械光伏产业园内一机械企业,因订单减少、资金周转困难拖欠员工数月工资,员工讨薪无果后情绪激动“要个说法”。片区工作人员获悉后,第一时间将双方请到邻里会客厅:一方面安抚员工情绪、告知合法维权途径,另一方面与企业负责人沟通,明确拖欠工资的法律后果。经多次协调,纠纷最终妥善解决。
面对区域内如企业维权、劳动争议、环境整治等复杂问题,该市迅速建立联席会商工作机制,作为挂钩片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主任的市领导每季度牵头召开联席会议,推行“轮值主席制”,由社区、园区、企业党组织轮流主办,共商共议区域重大事项。同时,乡镇(街道)领导班子坚持每月至少下沉一线2次,现场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生活难点堵点问题。今年以来,该市已召开“三区联创”片区党建联席会议16场次,成功协调解决各类难题95件。
同时,南安还通过分级响应和闭环管理机制,切实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和服务水平。片区每年制定详细工作计划,梳理建立资源、需求、服务“三张清单”,采取项目化管理方式,并运用“钥匙+鞭子+戒尺”大督导机制,累计督促协调解决问题89个。
资源同享 构筑宜居宜业新生态
“现在园区有了共享食堂,我们吃饭就方便许多啦!”柳城街道露江工业区共享食堂内座无虚席,员工们对新建的共享食堂赞不绝口。这个由村党委牵头打造的服务空间,不仅解决了园区企业员工就餐难题,更成为企业交流的平台,是“三区联创”推动资源整合后惠民利民的缩影。
露江工业区共享食堂
不仅如此。近年来,南安积极推进“党建+”邻里中心建设,建设零工市场、暖“新”驿站、共享职工食堂等惠企便民场所28个,系统盘活3个园区党群服务中心、167个企业党群活动中心等阵地资源开放共享,弹性植入“四点半”课堂、长者食堂等服务154项,实现“一场多用、功能复合”。
创新推行“双向交流挂职”制度,推动160名镇街干部担任企业党建指导员,26名企业党组织班子成员兼任社区(村)党组织委员,做到队伍统筹组建、活动统筹开展。
此外,南安还大力优化提升基层网格智慧平台,推动党建业务、营商环境等59个应用场景入网入格;深化统筹12345平台、“党企新时空、政企直通车”、智慧邻里等各类智慧平台多网联动,实现“一网兜办、一网通办”。
发展同促 开创互利共赢新局面
“以前石材荒料没地方放,现在片区统一规划了共享堆场,荒料堆放变得有序规范又便捷,拉货的电车也不用跑很远的路充电,片区里就有充电桩,很便利!”水头镇滨海片区一家石材厂负责人感慨道。
在“三区联创”机制下,目前在南安,合作共赢的春风吹进各个角落:建设零工驿站,打造集信息发布、零工登记、招聘对接、技能培训于一体的公益平台;开通从“社区”到“厂区”的就业直通车,搭建起企业灵活“招工”和闲散劳动力“找工”的桥梁……
片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按照“村区联动、村企对接、互哺共促”的原则,牵头盘活区域内资产、空间、人力等要素资源,通过“社区主导推动+企业自主运营”模式,因地制宜发展壮大“片区经济”,切实做到“企业得市场、社区得发展、居民得实惠”,实现产业升级、人口集聚、城镇发展良性互动。
如今,南安市正以“三区联创”为笔,在产城人融合发展的画卷上奋力书写新时代共同富裕的生动篇章。这一创新实践不仅为基层治理提供了“南安方案”,更为城乡融合发展注入了强劲的“红色动能”。(王礼林 图片由南安市宣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