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巫瑞万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加强文明乡风建设 ,着力健全乡村治理体系。
光阴荏苒,回眸往日。2022年8月,三明市乡村振兴促进会在宁化县召开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现场会,要求各挂钩村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平台,开展农村移风易俗,认真修订村规民约,提出了增加激励性和约束性措施各5条,以抵制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
近年来,市乡村振兴促进会以村规民约为抓手,持续加强各挂钩村文明乡风建设,扎实推进移风易俗,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使各村面貌焕然一新。挂钩村全部获得省级以上荣誉称号:宁化县淮土镇团结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建宁县溪源乡楚尾村和清流县嵩溪镇元山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泰宁县梅口乡拥坑村、明溪县盖洋镇温庄村、永安市上坪乡大进村被评为“全省乡村治理示范村”。
量化细化 修订《村规民约》
天价彩礼让人“娶不起”;名目繁多的人情礼金让人“还不起”;大操大办让人“受不了”……这些陋俗让许多村民苦不堪言。而不少村的村规民约格式都是三字经型、诗歌型、五字诀型、六言型、七律型等,虽然看起来句句对仗,读起来朗朗上口,但是因为操作性不强,特别是没有相应的制约措施,没有奖惩机制,很难对一些不自觉的行为有约束作用。
通过多方调研,市乡村振兴促进会明确要求各挂钩村要在传统礼俗和陈规陋习之间划出一条“红线”,告诉村民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旗帜鲜明地把反对天价彩礼、铺张浪费、大操大办等作为村规民约的重要内容落实到位。
目标明确后,接着就是抓整改。市乡村振兴促进会指导各挂钩村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修订了操作性强的《村规民约》,将移风易俗写入《村规民约》,用村民自治的方式整治陈规陋习。特别是在《村规民约》中,详细限定了“彩礼金额”“红白事宴请桌数和每桌菜金”,切实减轻广大村民的经济负担,深受大家拥护和好评。为了抓好落实,各挂钩村组成“四会”(红白理事会、村民理事会、禁毒禁赌会、道德评议会),督促村民遵守《村规民约》。
各挂钩村推行“一约(村规民约)四会”后,出现了一片新气象:大部分村民彩礼都在10万元以下;淮土镇团结村村民张清享嫁女儿不收彩礼、上坪乡大进村村民陈如存嫁女儿坚持零彩礼、梅口乡拥坑村村民小组长欧阳东与范媛媛结婚零彩礼……市乡村振兴促进会的工作成效获得上级和群众认可,也引起了媒体的关注。《福建日报》《滴水缘》杂志、《三明日报》均以大篇幅文章报道。
精准施策 村愿化为民愿
古人云,由奢入俭难。曾经,嵩溪镇元山村每年农历正月做“庙会”时,家家户户都会吃流水席。盖洋镇温庄村也在农历“3·23”妈祖生日时吃流水席,每家每户要花不少钱,群众反映强烈。个别村民还聚众赌博,影响社会治安和家庭和睦。
如何破除这些陋习?在市、县两级乡村振兴促进会的引导支持下,元山村成立了花卉信贷基金,实行动态管理,先后被3家金融机构授予“金融服务信用村”,村民最高可贷20万元。温庄村按照市、县两级乡村振兴促进会的要求,用村规民约的具体约束性条款消除了这一陋习,受到了村民的普遍欢迎。
溪源乡楚尾村过去丧事大操大办现象比较严重。近年来,当地采取“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办法,大力宣传村规民约,取得显著成效。老党员黄某某逝世后,村党支部率先践行村规民约,改村民户户烛礼吊唁为支委代表上门慰问,简办丧事,节省了丧葬开支,使其家属深感党组织的温暖。
2023年7月,三明市农业农村局根据上级农业部门要求,推荐了6个文明乡风的典型案例,其中三明市乡村振兴促进会有3个上榜。
实践活动 营造文明氛围
近年来,三明市乡村振兴促进会不断加强挂钩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使村规民约和良好家风家训等文明实践活动的推行,有了一个可操作的平台,让文明乡风建设可量化、可推广,激发了群众主动参与文明实践活动的热情,有效促进了文明行动蔚然成风。
淮土镇团结村按照“五有”标准,发挥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作用。村里先后建立了党员、红白理事会、文明引导、巾帼团队、应急救援等五支志愿服务队伍,每月至少开展一次活动,实现志愿服务常态化。
梅口乡拥坑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落实好村规民约,将文明积分奖惩化、文明典型示范化,让传统的民风化为新时代的乡风。每年对文明先进典型实行“红榜”公告表彰,并给予每户200元至500元不等的奖励。对个别酒驾等不良行为的村民,给予“黑榜”通报批评,并扣减文明积分。
盖洋镇温庄村为了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常态化,由原来每三年评选一次“最美村民”,改为每年一次,把评选对象扩大到“美丽庭院”“优秀志愿者”,给予一定物质奖励,并将获表彰名单在宣传栏公布,推动形成人人比学赶帮超、先进促后进的新风尚。
文明新风拂面来,和美乡村入画卷。金秋时节,走进市乡村振兴促进会的6个挂钩村,见到的是远山如黛,近水含烟,一排排干净整洁的民居,如画般地点缀在村落里。通过多年的文明乡风建设,市乡村振兴促进会的各挂钩村,已形成了良好文明新风,村民们把心思放在如何发展特色产业增加收入、如何追求健康、诚信、幸福、美满的生活方式上,一幅幅洁净亮丽、文明和谐的美丽乡村新图景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