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南平市各级共青团组织开展文旅志愿服务
他们的微笑比风景更动人
长假期间,南平市多个景点热度飙升。为切实保障游客出行体验、传递城市温度,营造文明、有序、温馨的旅游环境,我市各级共青团组织开展文旅志愿服务活动。一批批充满活力的青年志愿者活跃在各大交通枢纽、热门景区、文博场馆,以专业的素养、热情的服务、真诚的微笑,赢得了广大游客和市民的一致好评,成为假日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据悉,本次志愿服务活动覆盖面广、针对性强。在各高铁站、汽车客运站、主要高速路口等20余个交通枢纽,设立了青年志愿服务点,为来南游客提供交通指引、酒店查询、景点推荐等“第一站”服务,让他们切身感受南平温度。
在武夷山国家公园、邵武和平古镇、建瓯铁井栏—紫芝街历史文化街区等热门景区景点,青年志愿者们的身影无处不在。他们是“引导员”,在景区入口、售票处、核心景观等人员密集区域疏导客流,维持秩序;他们是“解说员”,为游客讲解景点背后的历史故事与文化内涵;他们还是“环保卫士”,随手捡拾垃圾,并友善提醒游客爱护环境、文明出游。
“每次讲解杨荣先生的故事,都有不一样的感悟,希望可以通过讲解把先辈的担当精神传递下去。”建瓯市红领巾讲解员王梓潼自豪地说,通过讲解,不仅为游客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古城历史的窗口,对“红领巾讲解员”来说,也是一次锻炼能力、收获成长的社会实践。
在印象大红袍演出剧场、南平航天体验馆、浦城美术馆等文化场馆,志愿者们发挥了“文化使者”的作用,协助做好馆内的动线指引、秩序维护、文明观展等工作,并为观众提供专业的讲解服务,让静态的文物与艺术在生动的讲述中“活”起来。
“作为一名大学生,能够利用假期为家乡的文旅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我感到特别有意义。”一位返乡大学生志愿者表示。据悉,我市通过志愿活动引导大学生等青年群体在返乡社会实践活动中主动深入了解家乡发展,增强对家乡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以实际行动为家乡文旅发展赋能,实现“服务家乡”与“成长自我”的双向奔赴。
为确保服务质量,各级团组织在节前对上岗志愿者进行了岗前培训,内容涵盖本地文旅资源、应急救护知识、文明引导规范及沟通技巧等。志愿者们用奉献和担当,书写了最美的节日祝福,让八方游客在领略南平秀美风光与深厚文化的同时,更深刻地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温暖与情怀。
本报记者 郑可 通讯员 张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