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高校师生在景区上地质课。
●永安记者站 黄中泉 通讯员 魏文杰 文/图
“丹霞地貌以陡峭悬崖为显著特征,其倾斜角度是关键标准。同学们,你们看,这桃源洞口的倾斜角度已超90°,堪称典型的丹霞地貌。”9月22日,在永安市桃源洞景区,泉州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师生们正在上一堂别开生面的地质课。
“永安地层分布完整,地貌类型复杂,从下古生界到新生界地层均有分布,丹霞、喀斯特、花岗岩、火山岩等地貌完整呈现了五亿年地质演化史,这为资源与环境科学的研究和教学,提供了绝佳的天然实验室。”正在开展现场教学的泉州师范学院教授陈大涌说。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几天在永安好多地方研学,收获了很多地质知识,比书上学到的更可知可感。在桃源洞和鳞隐石林两个相距不远的地方,同时存在两种地貌特征,非常神奇。在这里,我们不仅可以真切体验到不同地质地貌的生成,还可以感受到地球跳动的脉搏。”泉州师范学院学生们纷纷表示不虚此行。
大自然是研学中最好的老师。永安市桃源洞-鳞隐石林风景区是我国少有的融丹霞地貌和喀斯特地貌于一体的独特景区。近年来,永安市充分利用这一独特的地理资源,依托福建省首批省级自然教育基地、三明市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三明市区域精品研学点等平台,创新探索“研学+景区”发展模式,主动加强与学校开展共建活动,精心打造自然教育体验线路,制定政策,加强服务,吸引了各地师生前来桃源洞-鳞隐石林风景区研学。
近年来,借力教育与文旅的双向赋能,桃源洞-鳞隐石林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先后与三明学院、泉州师范学院、闽江学院、福建农林大学、福州大学等高校,签署了实践教学基地共建协议,年均可接待研学团队约80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