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泉州市安溪县:激活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福建> 地市 > 正文

泉州市安溪县:激活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来源:中国经济网2025-09-29 10:42

  泉州安溪县,2025年跻身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48位、投资潜力百强县市第9位。近年来,安溪县紧抓泉州市盘活利用低效用地试点契机,探索低效用地再开发方式和路径,努力挖掘土地利用潜力,向低效要空间,向存量要增量,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

  绘制蓝图,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区

  安溪县炭坑内片区改造项目位于安溪县凤城镇和城厢镇,交通便捷,总面积4821亩,其中低效用地面积达到1312亩。几年前,因多重问题沦为“低效洼地”。

  为唤醒这片“沉睡”的土地,安溪县打出“规划先行、交通破局、产业赋能、民生提质”的组合拳。2021年,安溪聘请天津规划设计院对片区4821亩范围进行高标准系统性规划,确立“向山向上向下要空间、提级提质提效强功能”的思路,明确“生态居住、商业中心为主,商务办公为辅”的定位,剑指“低效工矿区向产城融合示范区”的蝶变目标。

  交通建设率先发力。自2020年起安溪推进的“大三环”立体交通项目,将炭坑内片区高速出口路网工程列为重点,一期通车后,高速出口至中心城区距离缩短至3.2公里,用时仅需3分钟,使安溪成为全省高速出口到中心城区耗时最短的县域。

  在盘活过程中,安溪将经营城市理念贯穿始终,创新举措实现多重效益叠加。针对集雨面积12平方公里、坡陡弯多的炭坑溪,摒弃传统治理模式,投入1.58亿元实施“高水高排”方案——上游筑坝拦水,经排洪隧洞直排入蓝溪。

  产业与民生的“双提升”,让片区真正实现“以产兴城、以城聚产”。产业端,规划用地450亩、总投资30亿元的中关村领创信息产业园已吸引30余家企业入驻;规划用地180亩、总投资30亿元的稻兴光合制造中心即将开工,建成后预计年产值100亿元、年纳税3亿元。民生端,多项教育配套落地,80亩龙湖山公园在黄金地段建成,总投资7.6亿元的金泰商业广场对接沃尔玛等商超入驻,全方位提升了片区的宜居度与吸引力。

  炭坑内片区的成功改造,是安溪盘活利用低效用地的一个缩影。从项目的前期规划到最终的落地实施,安溪县通过一系列创新策略和“一轴、双链、三生”理念,为炭坑内片区的改造注入新的发展动力。该片区不仅成功打造成为一个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区域,更在工业、商业、教育和文化休闲等多个领域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和活力。改造后的炭坑内片区,正逐步实现从低效工矿区向高端产业示范聚集区的蝶变升级。

  精准定位,建设高标准化新园区

  坐落于安溪县城主核心区的领秀云城,如今是县域低效用地再开发与城市更新的“样板工程”,也是新一代智造产城的新地标。但多年前曾是闲置12年的旧制药厂,该片区总面积87.4亩的土地,通过全新规划焕发新生:建筑总面积达20万平方米,创新布局6-11层摩天工厂、5A级企业总部及自持产城配套,以“新智造云上产城”为核心定位,依托“工业上楼”与“智慧厂房”模式,构建起“智造升级区、创新研发区、数字产业区、产城生活区”四大功能模块,形成贸易驱动生产、数字赋能产业、研发创造价值的产业生态闭环。

  项目的成功落地,离不开三项关键举措的精准支撑。一是借力政策东风——依托安溪县政府新出台的《关于支持工业企业提容增效的实施方案》,地块容积率提升至3.0,一次性释放超17万平方米产业空间;二是创新开发模式——推行“工业上楼”,显著提高单位面积投入产出强度,同时定向引进产业链优质企业,持续提升亩均效益,践行“向土地要效益”的核心目标;三是预留发展空间——将新增计容建筑面积的12%无偿移交政府,为区域统筹产业布局、推动迭代升级奠定基础。

  低效用地的“苏醒”为该项目注入强劲动能:提容增效后新增投资约15亿元,建成投产后预计实现产值不少于10亿元,可集聚企业300家、带动就业5000余人,力争5年纳税超8000万元。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完成9.1万平方米招商。作为安溪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重点项目,领秀云城不仅推动了生产场景升级与产业链联动,更以实际成效助力智造产业都市化发展,为“产城人融合”注入了鲜活动力,全力打造标准化园区新标杆,助推当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从片区重生到旧厂蝶变,安溪低效用地的盘活实践,不仅破解了“山多地少”的发展瓶颈,更积累了县域土地集约利用与产城融合发展的宝贵经验。安溪县自然资源局局长许充分表示:“低效用地盘活成效的取得,关键之一得益于上级政策的有力支撑与专业的业务指导。”谈及下一步规划,他表示,将持续以“清单化、项目化”推进剩余用地盘活,借鉴典型经验分类施策,聚焦核心产业精准供地,大胆探索低效用地开发模式,及时提炼有价值的试点经验,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低效用地盘活利用提供一个可借鉴的“安溪样本”。(陈伟真 康伟强)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甘肃漳县:震后群众安置及排险工作有序进行

  • 银铜器加工“老手艺”成为乡村振兴“金钥匙”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我们要做轻量化,就是要做轻量化生态,要建设轻量化生态系统。”在2025(第十八届)汽车轻量化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上,北汽福田欧曼事业部研发中心底盘系统高级主任工程师兼公司轻量化负责人李军代表公司获得“汽车轻量化创新成果大赛卓越成果奖”,展现了中国商用车轻量化技术的最新突破。
2025-09-29 07:19
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超过8000万人,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2025-09-28 09:45
9月27日20时4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9:39
今天,横跨贵州省贞丰县与关岭县的世界第一高桥——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大桥通车后,原来需要绕行2小时的花江峡谷两岸贞丰县至关岭县,如今仅需2分钟即可直达,真正实现了“天堑变通途”。
2025-09-28 09:39
近日,2025亚太机器人世界杯青岛国际邀请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84支代表队同台竞技。在各类比赛中,人形机器人足球赛吸引了最多观众“观战”。
2025-09-28 04:15
9月27日03时28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风云三号08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4:15
为改善数字消费“硬设施”和“软环境”,近日,商务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7部门研究出台《关于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的指导意见》。
2025-09-28 04:15
各地情况不同,建设“无废城市”也需因地制宜,但认准了,就要坚定不移干下去,直到干出成效、达到既定目标。
2025-09-26 09:39
黄芪五仁月饼、茯苓陈皮豆沙月饼、“五行月饼”……中秋将至,主打“药食同源”的药膳月饼受到许多人青睐,成为节日消费新亮点。药膳月饼选用的食材,如茯苓健脾宁心、莲子益肾固涩、薏仁利水渗湿,都是常见食疗材料,适量食用有一定调理效果。
2025-09-26 09:38
国家疾控局近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该局新闻发言人、综合司一级巡视员熊煌介绍,目前,病媒生物传染病、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风险处于较高水平,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等肠道传染病聚集性疫情风险增加,流感等其他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处于低水平。
2025-09-26 09:37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藏品管理和展览部副主任黄海荣介绍,广西素有“铜鼓之乡”的美誉,2006年,壮族铜鼓习俗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全国科普月期间,重庆邮电大学空间通信研究院科普基地展台前,一场趣味十足的“芯片探秘”正在上演。
2025-09-26 09:35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23日在湖南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
2025-09-26 04:30
“十四五”以来,我国能源科技在全产业链取得新成效,能源科技创新取得更大突破。数智技术不断助力能源创新升级,绿色低碳能源技术开发能力不断增强。
2025-09-26 04:30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已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当前国际竞争的新焦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工作部署,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2025-09-26 04:30
眼下正值全国科普月,25日,科学家精神百场讲坛走进成都炭材公司,中国工程院院士、高功率脉冲技术及应用专家邱爱慈作题为《马兰精神与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技术》的主题报告。
2025-09-26 04: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