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9月24日,福建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详细介绍了2025世界航海装备大会的筹备情况。以“福海扬帆绿动领航”为年度主题的2025世界航海装备大会,将于10月16日至19日在福建福州举办。
据主办方介绍,近年来,福建加快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成效显著:2024年,福建海洋生产总值超1.25万亿元,约占全省生产总值的21.7%,居全国第三。本届大会旨在践行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共筑航海装备可持续发展生态,将立足国家战略和福建优势,围绕航海装备热点领域,聚焦全产业链协同创新、经贸对接、成果转化,进一步助力航海装备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
大会主要内容包括开幕式、福建省加快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回顾与展望等4项活动及13场分论坛;同期将举办2025第三届中国海洋装备博览会等系列活动;首次举办2025年国际海事组织可持续海事创新研讨会、海洋产业融合创新大赛等活动。
本次大会主要有四个特点:彰显国际格局,今年大会将有超过50个国家和地区的嘉宾参会,包括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政府官员,21世纪海上合作委员会会员城市和组织、金砖国家代表,以及国际海运联合会等国际组织代表、法国达飞集团等国际龙头企业代表等参会;打造专业平台,今年大会进一步突出自然科学领域专业性国际会议属性,首次设立主宾高校和主宾院所,已邀请哈尔滨工程大学等19所高校、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等41个科研机构参会参展;秉持互利共赢,今年大会邀请海洋装备制造强省江苏省作为主宾省,策划系列展览展示和创新成果交流活动;注重品牌提升,今年大会将有27个国际组织、18家世界500强和58家国际品牌企业,以及6个国家船级社参会参展。
作为福建加快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排头兵,会上主办方也详细介绍了近年来福州在这方面的工作情况。
据福州市人民政府市长吴贤德介绍,2024年福州海洋生产总值约3400亿元,保持全国前列。主要成效体现在5个方面:
现代海洋产业蓬勃发展。全国首创建设深远海鲍鱼养殖平台,渔业产值连续30年全国第一,远洋渔业产量占全国近五分之一;建成全球最大的己内酰胺全产业链生产基地,全球首艘4.5万吨超大型海洋工程船建成交付,全球最大26兆瓦级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在福州下线。
海洋科创能力持续提升。福州前瞻布局海洋科创平台,设立福州海洋研究院,嫁接6个海洋产业联合研发中心,培育4个海洋科创成果集中转化区,拥有涉海高新技术企业343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6家。
国际深水大港提速建设。福州开通全省首条直航南太平洋岛国航线和中欧北极航线,航线通达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国铁路首趟“一单制”多式联运班列从江阴港区启运出海。
海洋开放合作不断深化。全国唯一涉外海产品交易平台中国—东盟海交所实现复盘;全国首票进口印尼鲜食椰子在中印尼“两国双园”入境。
海洋生态环境稳步向好。福州近岸海域优良水质面积达96.8%;滨海新城岸段荣获全国首批美丽海湾案例;闽江河口湿地入选世界遗产预备清单和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福州获得“国际湿地城市”认证。
“我们期待,以此次大会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国内外海洋经济领域产业链接和项目协作,推动海洋装备产业向高端化、集群化迈进。”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林瑞良表示,将携手共绘海洋装备创新发展新蓝图,积极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推动全球海洋治理和发展贡献福建力量!(王礼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