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今年1—8月厦门经济运行“成绩单”昨发布
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我市高质量发展步伐坚实
本报记者 沈彦彦 通讯员 颜艺芬
昨日,厦门市统计局发布今年1—8月厦门经济运行“成绩单”:全市经济稳中向好,主要指标稳健增长,产业升级、消费扩容、外贸提质等领域亮点频现,显出厦门经济发展的韧性与高质量发展的动能。
工业生产稳健上行
先进制造业成“主引擎”
1—8月,我市工业经济交出亮眼答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劲增10.2%。分行业来看,全市35个工业大类中,21个行业实现增加值正增长。在工业细分领域,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6.4%,形成多领域协同增长的良好态势。
先进制造业加速崛起,成为工业增长的关键支撑。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金属制品业三个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3.5%、20.6%和1倍,合计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4个百分点。医药制造业在国产九价HPV疫苗等重磅新产品带动下,增加值增长7.6%,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0.2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高技术制造业持续稳健发展,其增加值在规模以上工业中的占比已突破四成,同比增长18.7%,增速显著高于规模以上工业整体水平,有力推动工业经济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从销售来看,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增长8.4%,产销率96.47%,产销衔接持续改善。交通运输体系高效运转,公路运输总周转量增长1.9%,水路运输总周转量增长6.4%。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8%,其中工业用电增长7.7%,折射出产业活跃度提升与经济复苏向好的积极信号。
服务业稳健前行
高技术服务业展现新活力
1—7月,我市服务业延续平稳增长态势,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5%,较1-6月增速提升0.1个百分点,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与活力。
现代服务业持续发挥引领作用。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2.4%,对规模以上服务业增长贡献率高达87%;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增长8.6%,贡献率达27.8%,二者共同构筑起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支柱。值得关注的是,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异军突起,营业收入增速8.3%,对规模以上服务业贡献率达28.7%,增长动能澎湃。
金融市场稳健运行,存贷款规模双增长。1—8月,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同比增长9.1%,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增长3.1%。
消费市场提质扩容
新型消费活力迸发
1—8月,全市消费市场展现复苏态势与升级活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304.25亿元,同比增长5.5%。
按消费类型划分,商品零售与餐饮消费协同增长。其中,商品零售额实现2054.29亿元,同比增长5.4%;餐饮收入达249.95亿元,同比增长5.8%,居民消费需求持续释放。
民生刚需商品市场供需稳定,限额以上粮油食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5%,衣着类商品零售额增长7.7%,二者合计拉动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9个百分点。物价水平保持平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微增0.1%。
升级类商品市场持续火爆。限额以上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1.3%,化妆品类增长71.9%,金银珠宝类增长2.5倍,三类商品合计拉动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1个百分点,彰显消费结构优化趋势。
线上消费保持高速增长。1—8月,限额以上单位网络零售额占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47.6%,同比增长16.6%,直接拉动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3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餐费收入占比25.5%,增速达18.1%,较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餐费收入整体增速高出12.6个百分点,数字化消费场景加速渗透。
今年以来,3C产品、家电家装等领域以旧换新政策密集落地,带动相关品类消费显著增长。限额以上智能手机商品零售额增长13.9%,可穿戴智能设备增长1.8倍;家电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1.5%;家具类增长2.6倍,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2.2倍,五金电料类增长85%。
外贸结构持续升级
出口韧性强劲彰显
1—8月,我市外贸领域进出口规模稳步增长,尤其是出口端表现强劲。数据显示,全市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2.1%,增速较1-7月提升0.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值更是实现9%的增长。
从工业出口来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7.8%,彰显“厦门制造”国际竞争力。值得关注的是,有出口业务的企业中,超半数实现出口额正增长。其中,电子信息产品、电池等优势产业在国际市场持续走俏,凸显我市外贸结构向高技术、高附加值领域加速升级的良好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