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在福建省霞浦县溪南镇半月里村,雷其松一家以文化为根、家风为魂,用二十余年的坚守与热爱,成为畲族文化传承的坚定守护者,让畲村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生机。
早在1999年,雷其松与妻子雷华香便不畏艰苦、倾尽所有,踏上了畲族文化的“寻根之旅”。他们翻山越岭,一同探访了闽浙两省很多畲族村庄,用心收集整理承载着畲族历史与记忆的老物件。在亲人朋友的大力支持下,他们在半月里村建起了“畲族民间博物馆”,将1600多件承载着民族记忆的文物悉心收藏。此后,夫妻俩守着博物馆,义务担任讲解员。据不完全统计,自2015年起,该博物馆每年接待游客量超3万人,其中每年义务接待学生达1.5万余人次。小小畲村博物馆成为畲族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窗口,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2008年成为畲村文化协管员后,雷其松肩上的担子更重了。通过墙报、传单、口头宣传等多种方式,雷其松以满腔热情和不懈努力奔波在文化工作的第一线,激发大家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保护意识,为乡镇乡村文化生活的发展注入活力和热情。
结婚近三十年,雷其松和妻子在生活中互敬互爱,在工作上互相支持,共同营造了和谐、幸福、美满的家庭氛围。对待父母,夫妻俩更是尽心尽孝,再忙也会抽时间陪老人聊天,一有空就回家看望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他们把畲族家训、家规、家风融入日常。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大女儿以优异的成绩顺利获得大学文凭,小女儿在学校表现优异,获得校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等称号。
雷其松深知,要让畲族文化不断传承发展下去,必须从自身做起,让一家人都投身于传承畲族非遗文化的行列中。如今,雷其松是国家级非遗项目畲族婚俗传承人,妻子雷华香是宁德市市级畲族武术(牛家拳)传承人,大女儿雷秀莲是宁德市市级畲族舞蹈传承人,能歌善舞的小女儿雷秀婷则成为畲族孝廉文化课堂的小老师,常在村中教游客小朋友学唱畲族孝廉歌。
非遗传承全家动员的“阵容”在当地传为佳话。在雷其松一家的感召下,半月里村已成功申报七项非遗项目,越来越多的村民及周边畲村群众加入畲族文化传承的队伍。在半月里村的青山绿水间,雷其松家庭正带着畲族文化的火种,一步步走向更长远的未来。□ 本报记者 陈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