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通讯员 张锐畅 阙淑萍 李碧英
“大家可千万记住,农药瓶不能乱扔,这不仅会污染水土,还可能让牲畜遭殃。”近日,在上杭县官庄畲族乡的古樟树下,一场别开生面的“板凳课堂”热烈开展。官庄派出所的民警、生态义警们与村民围坐在一起,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普及着环保知识。这样接地气的宣讲,已成为当地生态保护工作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官庄畲族乡地处汀江上游,不仅有“汀水入杭第一乡”的美誉,更拥有500多株树龄在300至500年的古香樟树,是福建省规模最大的古樟树群之一。市委六届十次全会提出,要深化“生态共富”机制,持续巩固生态环境质量。为守护这份珍贵生态资源,官庄派出所以加强生态警务建设为抓手,创新推行“生态共护”工作机制,从协同联动、全民参与、科技赋能三个维度精准发力,全力守护汀江沿岸生态,为美丽畲乡建设筑牢生态屏障。
今年5月,官庄派出所接到汀江官庄段夜间电鱼报警后,河道警长立即启动协同机制,迅速抓获违法人员、查获作案工具。这一高效处置的背后,正是官庄派出所创新实践成效的体现。作为全市首个生态警务室的诞生地,官庄派出所积极整合公益力量,组建了“生态义警巡逻服务队”。他们既是山林河道的“巡护员”,也是生态知识的“宣传员”,形成全民护生态的良好氛围。
“23个监控探头实时盯守古樟树,无人机巡查覆盖全流域。”官庄派出所所长梁立平指着监控屏幕向笔者介绍。该派出所构建“空中+地面”“人力+科技”立体巡防体系,有效弥补了传统巡查看不远、巡不到的短板。此外,官庄派出所联合乡河长办、森林警长、两违巡查队等部门合署办公,将单一执法升级为综合治理。2025年以来,已开展联合执法20余次,破获非法捕猎案2起。
如今,官庄畲族乡汀江沿岸水清岸绿、古树葱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愈发鲜明动人。展望未来,官庄派出所将持续深化“生态共富”机制,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公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