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暑假期间,福建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18支“木棉课堂”实践队跨越福建、黑龙江、四川、重庆、河南、山西等6个省份,以“省内深耕”与“省外燎原”双轨并进,在乡土沃野中架起一座座教育创新的桥梁。
在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庙坝镇中心校,木棉爱心支教团开展了“法润双城·红壤育苗”暑期法治实践营。百余名学生在支教队员的引导下,通过真实案例解析和法治主题剧本杀《迷雾中的回想》,围绕“校园欺凌案”搜集证据、辩论质询,在推演中理解“程序正义”与“证据意识”。在福建福安市穆阳中心小学,实践队打造“魔法花园奇遇记”成长营,将法律条文熔铸于情景游戏,让法治意识在欢笑声中扎根抽枝。
在与山东大学支教队携手开展的“科技赋能、文化传承与责任担当”主题夏令营中,木棉支教队队员以《共产党宣言》为引,结合科研手稿、动画短片和互动实验,为庙坝镇中心校的学生宣讲“两弹一星”精神。课上,火箭发射的基本原理随着“水火箭”凌空而起的画面留在孩子们心中,化为对天空和科技的向往。前往霞浦县第七小学的实践队则通过“火焰掌”科学实验,让孩子们在蓝紫光焰的奇妙现象中感受化学原理的魅力。
海峡两岸,一衣带水。木棉实践队带领福建霞浦水门中心小学学生阅读绘本《澎湖湾,海蓝蓝》、绘制“霞台海峡地图”、制作“立体海峡书”,直观感受两岸地理亲缘。剪纸课上,水门畲乡的凤凰纹与台湾澎湖的渔船融合成精美的图案,让孩子们在红纸剪裁中体会“两岸一家亲”的根脉。在福州,实践队邀请两岸名师以闽越水镇、林则徐纪念馆为“活态课堂”,共同探讨严复精神、福船文化等两岸共通的文化基因。
在河南开封杞县,木棉实践队深入乡村学校,结合中原文化特色开设“黄河故事”主题课程,通过绘制黄河流域地图、编排非遗皮影戏等活动,让孩子们在文化浸润中厚植家国情怀。“忠勇红脸!刚直黑脸!”在重庆市江津区西关社区,实践队员带领孩子们破译酉阳傩戏色彩密码,指导孩子们用纸板、丙烯、麻绳复刻傩戏面具,用妙趣横生的“面具秀场”种下非遗传承的种子。
从川南的法治课堂到闽东的海峡连心营,从山城的非遗工坊到闽清的科创实验室,三年来,福建师范大学“木棉课堂”系列实践队的足迹已覆盖18省40市50个地区,惠及学子逾7万。这些以“木棉”为名的青年学子,正执起教育之笔,在中国乡土间书写炽热答卷。(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诗瑶通讯员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