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将乐县常口村积极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全媒体记者林文斌 摄)
●全媒体记者 梁梦婷
改革,是城市发展的核心动能,也是迭代创新的关键密钥。在三明这片充满闯劲的土地上,改革的基因早已融入城市肌理。
群山环绕,沙溪河畔,改革浪潮于碧水青山间奔涌不息。林间地头,林权制度创新让绿色资源焕发经济活力,林农们在政策红利中实现增收;医院诊室,医疗改革持续优化就医体验,健康保障网越织越密;校园内外,教育综合改革推动优质资源共享,课堂提质与特色育人同步推进……
多年来,三明坚持以改革为引领,持续锚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将人民呼声转化为制度创新的靶向坐标,以坚定的决心和有力的举措,交出了新时代改革创新的“三明答卷”。
点绿成金
生态红利再释放
森林覆盖率77.12%,连续4年位居“中国绿都”榜首,数据证明,绿色无疑是三明的一抹亮丽底色。
事实上,这座坐拥丰富森林资源的山城,也曾面临“守着绿水青山愁饭吃”的困境——山林权属不清、经营处置受限、生态价值难变现,“山要怎么分、树要怎么砍、钱从哪里来、单家独户怎么办”的“林改四问”萦绕山间。
改革突围,迫在眉睫。1998年,洪田镇洪田村率先将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引入林地,一场“均山、均利、均权”的集体林权改革,拉开了三明林改的序幕。
随后,三明乘势而上,稳步向改革深水区迈进。牢记重要嘱托,坚持问题导向,在全国率先开展林地承包权、林地经营权分项登记,创新林权登记管理、林木采伐管理等制度,出台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市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从“破冰探路”走向“系统集成”。
系统化的改革,让三明建立起产权清晰的林权管理体系。仅2021年以来,全市共颁发林权证2.84万本,为群众节省林权勘验和登记费用1500万元,办理承诺制采伐证4579份、按面积审批采伐证1162份,越来越多沉睡的山林资源在规范流转中焕发新生。
久久为功的林改韧劲逐步激活山林的每寸价值,层层绿浪也在红土地上淌出生态富民的滔滔金浪。
在将乐县常口村,编号为“0000001”的全国首张林业碳票见证着生态价值的华丽转身。2021年5月18日,碳票领取当天,便以4.0845万元售出2723吨碳减排量。薄薄一张纸,将村里3197亩生态公益林变成“能卖钱的好空气”。
一张碳票,让好空气也可以卖钱;一张林票,让村民不砍树也能致富。两张“票据”,是三明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实践成果。从全国首创林业碳票,拓展“碳票+生态司法”等应用场景,到建立全国首个林票公开登记系统,落地首笔林票2.0质押贷,三明的生态优势正化作可感可触的富民实效。
截至目前,全市已开发三明林业碳票项目62个、碳减排量126.6万吨,累计交易碳票碳汇量22.8万吨,碳汇(碳票)交易3113.6万元,制发林票2.0面积2.8万亩、制设金额1.25亿元。
“医”心为民
健康福祉惠万家
青山见证林改的破冰之路,诊室则记录着医改的暖心足迹。三明的改革故事,始终围绕群众需求展开。
8月17日上午,一场特殊的高难度胃癌根治手术在尤溪县总医院进行。手术室内,无影灯照亮患者腹部切口,3台高清摄像设备同步将术野画面传输至150公里外的福州控制台,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副院长、胃肠外科主任医师薛芳沁依托5G网络实时操控手术室里的机械臂。彼时,他已带领名医工作室团队在尤溪指导开展了近50台高难度胃肠肿瘤四级手术。
“以前去大城市看病,光路费、住宿费就得上千元,如今不用出远门就能享受专家级服务,方便多了!”省级手术室“搬进”县城,让更多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触摸到优质医疗的温度。
医疗服务升级的起点,需追溯至2012年,三明启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按照“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的基本路径,全面取消药品耗材加成,建立跨地区药品采购联盟,打破医保管理“九龙治水”、公立医院“以药养医”等困境,实现对医院、医生、药品流通和使用领域的全过程监管。
组建县域医共体,让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实现“一家人、一条心、一本账”;推进“千名医师下基层”“移动医院”巡诊等活动项目,将医疗服务触角延伸至更远处;推动“先诊疗后付费”模式覆盖全市公立医疗机构,截至今年6月,累计惠及患者478万人次……沿着改革新路径,三明始终以敢闯敢试的魄力走在前头。
既向内发力革新,也向外架桥铺路,三明医改的区域合作版图也在不断拓展。翻开三明医疗领域合作名单,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上海瑞金医院、北京广安门医院、福建省立医院等一众高水平医院赫然在列,依托合作平台,持续开展柔性引进专家团队、科主任互访、名医工作室问诊等交流活动,让优质医疗资源突破地域限制流动起来。
全生命周期“六病共管”中心在三明揭牌成立,三明市新时代健康研究院挂牌运行,上海瑞金医院13项技术平移试点项目落地三明,市属医院肿瘤、骨伤等8个专科加入瑞金医院医疗联合体……改革结出的硕果,让三明医改经验先后多次获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推广,一套可复制的模板,正在更多城市落地生根、惠及百姓。
全面开花
改革动能促发展
在浩荡东风中破浪前行,于时代脉搏里创新突破。放眼三明,从城市到乡村,改革的脚步从未放缓,全面开花的改革实践,正改变着这座城市的面貌。
在关乎未来的教育领域,一场以“优质均衡、育人为本”为核心的革新早已悄然铺开,“上好学”的期盼逐渐从愿景变为千家万户的日常——
明溪县实验幼儿园王桥分园崭新的教学设施内,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在园区回荡,曾经简陋的村级幼儿班,借助紧密型总园制改革东风,升级为市级示范幼儿园;
三元区第一实验学校会议室内,总校共同体小学科学教研组研讨活动定期开展,实时共享教学理念已成常态;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三明中学内,上海、三明教育领域专家学者和教育工作者齐聚一堂,共同探索基础教育创新发展路径;
……
以总校制打破资源壁垒,以数字赋能优化学习体验、以交流机制激活教师动能,在三明的改革规划中,教育始终是支撑全局的重要支点。
这份深耕改革的魄力与智慧,也同步延伸至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今年上半年,事关“改革领先”的桩桩实事落地有声。深入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市属国企实现营收86.62亿元、利润5.53亿元;沪明对口合作持续深化,市级层面累计签约项目83个、总投资454.7亿元,沪明临港产业园引进项目9个,沪明食品产业园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营商环境不断向优向好,出台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15条措施,新增民营经营主体2.19万户,打造“9+1+N”模式服务场景,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政务服务全域覆盖。
在关乎百姓冷暖的民生保障领域,三明同样精准发力。33个为民办实事项目完成投资29.27亿元、占年度计划78.04%,10个项目部分提前完成。同时,深化全国基本养老服务综合平台试点,升级市级养老服务综合管理平台,加强高龄、失能、独居老人探访关爱。
一项项精准有力的举措破解发展难题,一个个务实创新的实践点燃奋进激情,让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在改革浪潮中持续释放发展动能。面对新的发展机遇,三明将以更坚定的步伐、更开放的胸怀,让改革春风愈吹愈劲,为城市发展积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