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为全球滨海湿地保护贡献福州智慧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福建> 头条 > 正文

为全球滨海湿地保护贡献福州智慧

来源:福建日报2025-08-13 13:07

  拿下福建省首个“国际湿地城市”名片的福州,背后有着怎样的探索与努力——

  为全球滨海湿地保护贡献福州智慧

  本报记者 张文奎

  立秋过后,闽江河口湿地的傍晚来得早了些。近处,招潮蟹的螯钳在晚霞中晃动,红树林的气根在浅水里舒展;远处,白色的鸟儿自由飞翔,湿地科研监测人员郭萍萍说,那是湿地的“常客”黑脸琵鹭。

  但这“常客”曾有段时间不常来。世纪之交,这里违规养殖时有发生,滩涂垃圾遍地,互花米草疯长……在城市化进程中,发展开发与生态保护真的不能兼顾吗?

  福州用数据给出了答案:全市湿地总面积19.42万公顷,占总面积的15.14%,湿地保护率达55.33%,两项指标均居全省首位。其背后的探索与努力,也为全球滨海湿地保护贡献了福州智慧。

  从濒危湿地到候鸟天堂

  福州地处闽江出海口,“江海交汇”的区位、低平的海岸地形、丰富的泥沙沉积及适宜的气候,共同造就了滨海湿地的主导地位。

  闽江河口湿地作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7种湿地类型,是亚热带地区典型的河口湿地生态系统,中华凤头燕鸥、勺嘴鹬、黑脸琵鹭等全球极危物种在此繁衍生息,成就了福州湿地生态的独特性与重要性。

  自2013年福建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起,48岁的林胜就成了湿地巡护员。

  原本从事海鲜贸易的林胜见证了这里的变迁。2003年闽江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成立,短短10余年间,从县级升为省级、国家级。不合理的建设计划被叫停,填海造地没了,违规养殖鱼塘清了,污水和垃圾渐渐少了,修复保护措施接连出台。

  “政府建了保护区,还做了不少湿地保护宣传。看得见的变化让我觉得保护湿地很重要,也是我坚持的理由。来当巡护员,就是保护湿地,保护自己的家园。”林胜说。

  12年来,除了台风等极端天气,林胜每天随着潮汐变化在7公里的巡逻路上穿梭。

  “明显感到大家的保护意识提高了!以前收地笼还会跟你吵,现在偶尔碰到偷捕的,对方都不好意思地收起就走。”林胜的话里满是欣慰与自豪。

  这些年,福州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划圈守护,清退互花米草、养殖池,归还候鸟栖息地,闽江河口湿地实现从濒危湿地到候鸟天堂、从人鸟争地到人鸟互相成就的转变。如今,福州湿地内栖息着维管束植物124科334属539种,脊椎动物52目172科424属678种。闽江河口湿地常年有超过5万只水鸟迁徙停歇,近3年有16种水鸟的种群数量达到或超过国际重要湿地标准。

  沿着江口溯流而上,福州城区139条内河纵横交错,大小湖泊点缀其间。值得一提的是,福州河网平均密度超过3公里/平方公里,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并不多见,这是一笔值得珍视的绿色财富。

  科技是保护湿地的重要手段

  福州市闽侯县昙石村,有个海拔仅26米的小土丘,见证过5000年前闽江入海的浩瀚。这处临江傍海之地是先秦闽族的发源地,也是福建古文明的摇篮。

  如今,闽江入海口已向东移了60多公里,大量泥沙沉积在长乐以北、马尾以南一带,闽江河口湿地成了新的陆海交接地带,这里水草丰茂、候鸟云集,也让福州成为全球候鸟迁徙九大路线之一——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线上的关键节点,也是濒危物种“神话之鸟”中华凤头燕鸥的家园。

  “这些都是考古挖掘和科学观察的结果。”郭萍萍说,“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科技都是保护湿地的重要手段。”

  2020年11月,一只出生在韩国编号“Y74”的黑脸琵鹭飞到闽江河口湿地,引起郭萍萍和同事的关注。黑脸琵鹭本是候鸟,每年11月飞来越冬,次年3月北飞。但闽江河口湿地的良好环境让“Y74”恋恋不舍,成了这里的“常客”。

  郭萍萍和同事通过镜头,见证它创下保护区有明确记录以来黑脸琵鹭的最长留居纪录,为湿地环境的改善提供了科学印证。

  在闽江河口湿地保护区,像郭萍萍这样的保护工作者还有很多,他们组成了一支专业且有活力的生态保护团队,为湿地生物的繁衍生息保驾护航。

  目前,闽江河口湿地已设立院士工作站,国家生态定位观测研究站等科研平台也相继建立,国内顶尖专家团队纷纷前来,为湿地保护汇智聚力。在智慧治水领域,福州还首创“数字化+物业化”河湖管理模式,通过智能监测、智慧调度实现水系精细化管理。

  民间社会团体也积极出力。2004年成立的福建省观鸟协会,在鸟类保护、科普宣传、生态研究等方面做了不少事。2008年,闽江河口湿地和马祖先后记录到同一只受伤的中华凤头燕鸥,证实两地燕鸥是同一种群。此后,两地轮流举办中华凤头燕鸥保育研讨会,协同开展资源调查、技术共享。

  立法是巩固成效的最优解

  个人的坚守、群体的努力固然重要,但如何稳住保护成效、走得更远?立法是最优解。

  走进福州市林业局法规处处长林茂星的办公室,案头两本略显陈旧的书尤其显眼:一本是2014年出版的《滨海湿地保护法律问题研究》,另一本是2009年出版的《中国湿地保护和利用法律制度研究》。这两本书是《福州湿地保护管理办法》的理论基础。

  “我们2015年就启动了办法草拟,酝酿两年后出台,不仅在省内是最早的,在全国也算是领先。”林茂星回忆,管理办法出台前,湿地管理保护权责不清、无法可依,生态优势难以充分发挥。

  “制定全省首部湿地保护管理办法,像在荆棘中开路,难度不小。单是湿地概念的定义,就经过了无数次讨论。在没有上位法的情况下,要制定出既符合生态保护法治原则又贴合当地实际的办法,并不容易。”林茂星介绍,他和团队多次请教专家,先后到浙江、江苏调研,查阅了大量文献,经过20多稿修改,《福州湿地保护管理办法》终于在2017年颁布实施。

  “有了这个办法,定义清了,权责明了,特别是退养赔付政策有了依据,对后来清退湿地养殖帮了大忙。”福州市林业局资源站工作人员杜超感慨道。

  10年来,以《福州湿地保护管理办法》为总纲,福州先后出台16部湿地保护细分办法,保护越来越精细。

  今年7月起,新修订的《福州市湿地保护办法》正式实施,去掉了“管理”两字,更突出保护核心。针对滨海、河湖等不同湿地类型,采取分类保护措施,让保护更科学、精准。

  日前,福州市政府出台《福州市国际湿地城市提升方案》,从规划引领、依法保护、强化管理、智慧监测、科学修复、合理利用、宣传合作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健全湿地保护管理体系,推动湿地生态功能与生物多样性稳步提升,巩固“国际湿地城市”创建成果,力争6年后高质量通过国际湿地城市评估认证。

  眼下,杜超正忙着《福州市湿地保护规划(2025—2031年)》的前期对接。和他一起工作的湿地保护新生代都清楚,获得“国际湿地城市”认证后,责任与使命更重了。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欧班列(西安)累计开行突破30000列

  • 广东潮州:积极应对台风“杨柳”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截至目前,我国累计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19007项,其中1—7月新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549项,同比增长56%。
2025-08-14 10:29
一项发表于《自然-神经科学》的研究,首次成功建立了线粒体功能障碍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因果关系。
2025-08-14 10:28
中国的黄牛育种终于有了自主、低成本的检测芯片!”
2025-08-14 10:27
提到全球变暖,人们往往首先想到二氧化碳、甲烷乃至氟利昂等能够加剧大气温室效应的温室气体。很多人不知道,大气中还存在一类可以抑制气候变暖的物质。而人类扩张农田等行为,可能在客观上导致大气中“降温物质”减少,进而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2025-08-14 10:24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人工智能安全监管制度,完善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和管理机制。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把安全作为底线要求、把普惠作为价值追求,积极融入“人工智能+”行动,鼓励和促进人工智能气象应用服务创新发展,前瞻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带来的风险挑战。
2025-08-14 03:50
广东珠海以南海域,一座银灰色的三角形装置随波起伏。这里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台兆瓦级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南鲲号”,日均发电量可达1万千瓦时,能满足约1500户家庭一天的用电需求。
2025-08-13 10:02
研究发现,在1950年至2020年间,极端高温的加剧导致热带地区陆栖鸟类的丰度下降了25%至38%。研究人员以地球生命力数据库中的全球陆栖鸟类种群数据作为研究起点,未包括水鸟和海鸟。
2025-08-13 10:01
中性原子体系因优异的扩展性、高保真度量子门、高并行性和任意的连接性,成为极具潜力的量子计算和量子模拟平台。审稿人高度评价这项研究工作,认为这一工作是原子相关量子物理领域在计算效率和实验可行性方面的一次重大飞跃。
2025-08-13 10:01
“植物如何整合复杂环境信号是深入理解植物生存智慧的关键,也是创制兼具养分高效利用与逆境抗性的未来作物新品种的理论基础。储成才团队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未来会有更多基于植物“生存智慧”的作物新品种出现,让农业更高效、更环保。
2025-08-13 10:01
8月12日是世界大象日。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亚洲象研究中心了解到,从最新一线监测数据看,我国野生亚洲象象群交流频繁、种群结构稳定、生育率稳步提升、
2025-08-13 03:45
团队需要从头开始,设计一款“更适合日本”的机器人:体形小巧,穿行灵活,语音系统换成日语,屏幕上的动画表情还能变换。擎朗智能目前在日本已经设立200多个技术支持点,确保常规故障能在2小时内响应,24小时内修复。
2025-08-12 10:06
夏季天气炎热,很多人喜欢去游泳馆游泳。“游泳可以提高心肺耐力和身体柔韧性,改善体脂率,因此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潘力军说,游泳如果不注意卫生,可能感染红眼病、中耳炎和胃肠道疾病,建议做好如下防护措施:  游泳前,注意自身的健康状况。
2025-08-12 10:03
近日,随着最后一笔数据在青藏高原上录入系统,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完成自然资源确权登记。2019年,《关于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与《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相继出台,“依法确权”成为基石。
2025-08-12 10:02
一般认为,宇宙中的每个星系中心都有一个超大质量黑洞,而更大的星系则拥有更大的黑洞,即超巨型黑洞。Collett表示,恒星运动学被视为黑洞质量测量的“金标准”,引力透镜效应则可以帮助团队“探测到更遥远的宇宙”。
2025-08-12 10:01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杨维慎、彭媛团队开发了一种便捷的触发式界面反应策略,实现了二维金属-有机框架膜(MOF膜)的快速制备及高效气体分离。该研究为面向应用的MOF纳米片和超薄二维MOF膜的定制化制备提供了新思路,可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高性能分离需求。
2025-08-12 10:00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科研人员最近在引力波天文学领域取得了突破性发现:双黑洞并合事件可能发生在第三个致密天体的“眼皮子底下”。
2025-08-11 09:56
日前从安徽省林业局获悉,安徽扬子鳄野外种群数量创历史新高。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20日,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扬子鳄产卵超3800枚,扬子鳄野外种群数量超1920条。
2025-08-11 09:53
近年来,我们团队聚焦海洋多场环境耦合机制、多体结构相互作用、多尺度耦合效应等难题,开展深度产学研用合作,研发多款海工装备。
2025-08-11 09:45
在医学和生物技术领域,实现蛋白质定向进化,使其具有新功能或改进功能至关重要。为此,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的科学家开发了一个可以加速蛋白质进化的合成生物学平台T7-ORACLE。
2025-08-11 09:43
近日,科学信息分析公司爱思唯尔与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发布《传承与创新:解码中医药科学发展轨迹》报告。
2025-08-11 09:4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