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台风“丹娜丝”或登陆浙江福建沿海 中东部大范围闷热持续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福建> 要闻 > 正文

台风“丹娜丝”或登陆浙江福建沿海 中东部大范围闷热持续

来源:中国天气网2025-07-07 10:21

  今天(7月7日)凌晨,台风“丹娜丝”登陆台湾嘉义县沿海,登陆时强度为台风级,截至7时前后,它已减弱为强热带风暴。预计“丹娜丝”将继续北上,不排除登陆我国浙江、福建沿海的可能,公众需密切关注台风动向,做好防台风措施。今明天,我国高温范围将缩减,但闷热天气格局难以改变,尤其是江南一带昼夜蒸煮,焖蒸感明显,仍需持续做好防暑措施。

  台风“丹娜丝”继续北上 或登陆浙江福建沿海

  今年第4号台风“丹娜丝”已于今天凌晨0点前后在台湾嘉义县沿海登陆,登陆时由强台风级减弱为台风。预计它以每小时10至15公里的速度向北偏东方向移动,每小时15至20公里的速度向北偏东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减弱;8日早晨起转向西偏南方向移动,逐渐向浙江台州至福建福州一带沿海靠近,并于8日下午到夜间在上述沿海登陆。

  未来“丹娜丝”的路径走向与副热带高压的形态变化有关,移出台湾海峡后,副热带高压南北两环将会断裂,引导气流减弱,导致台风移速减弱,不排除出现原地回旋的可能性,之后北边的副热带高压或再度西伸加强,台风将会西行靠近福建、浙江沿海。

bqtb

  受台风“丹娜丝”影响,华东、华南等地沿海风雨渐起,今明天,浙江、福建等地风雨尤为明显。中央气象台预计,今天,浙江东部、内蒙古中部、山西中北部、河北西北部和西南部、山东北部、河南西北部、陕西西南部、四川东部、云南西南部、台湾岛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其中,浙江东部、四川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暴雨。

bqdt

  明天,内蒙古河套地区和东北部、陕西中北部和南部、山西中南部、河南西部、浙江大部、福建北部、四川东部、重庆西南部、贵州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其中,浙江中南部、福建东北部、四川东南部、重庆西部、贵州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暴雨或大暴雨。

bqdt

  后天,内蒙古东北部、陕西北部、山西北部、四川东南部、重庆西南部、贵州中西部、云南中东部、湖南东南部、江西、福建、浙江东南部、广东东部、广西西部等地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其中,江西中部、浙江东南部、福建东部、云南东南部、广西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暴雨或大暴雨。

bqdt

  中国天气网提醒,后期台风路径和残余环流维持时间还存在变数,带来的降水强度和落区也存在不确定性,需保持关注。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台风登不登陆,其残余环流都可能会维持较长时间,导致9至11日江南、华南自东向西出现较强降雨。

  中东部大部持续闷热 江南多地昼夜蒸煮

  昨天,中东部高温范围仍然较广,覆盖华北南部到华南大片区域,体感闷热。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等地多地出现40℃以上的酷热天气,高温强度同期少见。

  今明天中东部高温范围有所收敛,主要是由于北方高空槽东移、台风北上带来降雨降温的影响。但因为西南暖湿气流持续不断北上,中东部大范围闷热的天气格局不会有明显改变,尤其是江南多地夜间最低气温也仍然较高,闷热超长待机。大城市中,武汉今后四五天仍有高温,最低气温都在26℃以上,可谓“昼夜蒸煮”,公众需尽量避免午后气温较高时段出行,及时补水降温。

  明天夜间起,副热带高压又将加强西伸,且位置偏北,10日前后华北、东北甚至西北地区东部都将在其掌控之下,届时华北、东北等地高温闷热将发展加强,需保持关注。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长春新民大街开街迎客

  • 科学报国 从“新”开始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什么是聚乳酸材料,在取代传统石化基塑料材料方面又有着怎样的优势?本期院士科普,让我们跟随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学思,一起走进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聚乳酸的奇妙世界。
2025-07-07 14:19
科技的力量正让农民从传统体力劳动者向掌控全局的智慧决策者转变。
2025-07-07 12:33
在未来数十年,熟练使用人工智能很可能成为大多数职业的必备技能,并深刻影响就业市场。作为经济土壤中的“超级肥料”,新技术既带来传统岗位的替代,更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直接创造新的岗位需求。
2025-07-07 09:12
抽水蓄能机组主要由发电电动机和水泵水轮机组成,利用山上山下两个水库进行水能和电能相互转换。
2025-07-07 09:11
回溯歼—10飞机研制历程,从立项、首飞到定型,历经数十载,“三滴油”看起来微不足道,却更加说明创新需要点滴用心、长期耕耘。
2025-07-07 09:10
从微小的夸克到浩瀚的宇宙,从生命的密码到自然的规律,科学这双“慧眼”不断重新定义着“可见”与“可知”的边界。从墓室中的真菌到实验室里的潜在新药,科学家用一套跨学科方法挖掘出这个隐藏在自然界的分子宝藏。
2025-07-07 09:08
在6日开幕的中国科协年会上,2025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正式发布。这凝聚科技界智慧的30项问题、难题“锁定”了哪些前沿领域的核心赛道?其遴选标准蕴含着怎样的科学智慧?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丛斌、邹冰松、王小云、陈坚四位院士。
2025-07-07 03:10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2日在北京开幕。除收录标准的优势外,东壁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还根据中国科技界与教育界的习惯,对所收录期刊进行了学科分类。
2025-07-04 09:55
超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人造材料,而具有热辐射性能的超材料可以把多余的热量“打包”传递到外界,热辐射超材料可广泛应用于零能耗辐射冷却、建筑节能降温、航天热控等诸多重要领域。
2025-07-04 09:53
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骆清铭团队成功绘制出了小鼠三维脑区和立体定位图谱
2025-07-04 09:52
7月4日,神秘的水星将迎来东大距,这是今年第二次水星东大距,观测条件依然不错。
2025-07-04 09:51
科学是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2025-07-04 09:50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成本低、效率高、易加工等优势备受关注,可应用于光伏发电、车载光伏、光伏建筑等领域。
2025-07-03 09:59
目前,对于10厘米以上大型空间碎片,航天器通常采用主动规避的策略,通过轨道调整,避开可能的碰撞路径。
2025-07-03 09:58
6月26日,中国民航局官网发布公告,提到为切实保障航空运行安全,自2025年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2025-07-03 09:56
药膳制作师既要懂烹饪,是餐厅的大厨,又要懂中医药理论知识,特别是能够作为食药物质的中药材。
2025-07-03 09:55
运动有助于健康和抗衰老。但究竟是什么让运动有这种奇效呢?我国研究团队历时6年,首次系统解析了人体对急性单次运动与长期规律运动的分子-细胞动态响应谱,揭示肾脏是运动效应的关键应答器官——其内源代谢物甜菜碱作为衰老延缓的核心分子信使,通过靶向抑制天然免疫枢纽激酶TBK1,协同阻遏炎症并缓解多器官衰老进程。
2025-07-03 05:20
近日,四川乐山一小伙感觉身体不适独自乘出租车前往医院就诊,途中开启“超强自救”模式:联系妈妈告知情况、打110报警求助、打120告知医院准备急救。如果长期处于焦虑引起的躯体化障碍状态,患者会反复出现头痛、心慌、呼吸急促、胃肠紊乱、肢体疼痛、睡眠问题等。
2025-07-02 10:06
使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不少人或许都遇到过类似问题:它们有时会捏造细节,甚至“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当“喂给”大模型的训练数据包含虚假信息时,它就会产生“幻觉”、给出错误答案。
2025-07-02 10:05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所属的国产C909客机平稳降落在蒙古国乌兰巴托成吉思汗国际机场,标志着国航首条C909国际航线正式开通。早8时许,这架C909客机从呼和浩特起飞,经过1个多小时飞行抵达乌兰巴托。
2025-07-02 10:0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