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岚起山海图:新业态 新玩法 提升假日旅游新体验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福建> 要闻 > 正文

岚起山海图:新业态 新玩法 提升假日旅游新体验

来源:2023-10-09 20:58

  中新网福建新闻10月7日电今年中秋国庆“双节”假期,平潭再次成为全国游客的热门目的地城市之一。虽然有台风“小犬”过境,但难掩游客热情。看“岚起山海图@中国平潭将军山”之岚起奇境夜、爆款舞剧《李白》、经典电影放映、非遗进景区展演……多样的假日文旅选择,让文化游热度不断攀升。

  “岚起山海图@中国平潭将军山”之岚起奇境夜,作为平潭国际旅游岛今年重点打造的“明星”文旅项目,一经亮相就受到热情关注,吸引众多游客纷纷打卡,不仅口碑“出圈”,带动项目所在的平潭将军山景区日间游客量远超往年,为平潭国际旅游岛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打造平潭文旅新地标 激活夜间消费新动能

  相比往年上岛游客集中于日游,今年许多游客开始关注平潭夜游。

  中秋国庆假期,平潭将军山景区格外热闹。每天晚上,时长68分钟、每场限流200人入场的“岚起山海图@中国平潭将军山”之岚起奇境夜,让这座“没有屋顶的生态艺术博物馆”,变成一颗熠熠生辉的“夜明珠”。

  游客用最美视角感受旖旎山海夜光画卷的同时,身临其境浸入一场惊喜连连的“平潭文化寻根之旅”。

  

岚起山海图:新业态 新玩法 提升假日旅游新体验

  (图片来源:岚起山海图)

  “蓝蓝的大海,平潭月升起,千年的故事里,有我也有你……”,由音乐巨匠李海鹰领衔谱曲,联袂《卷珠帘》词作李姝填词的《平潭谣》在景区入口唱响,随风入夜,迎接五湖四海游客。

  触摸千年平潭,感受璀璨人文:麒麟入海化身岚岛,南岛语族平潭起锚迁徙的中华海洋文明对话世界的初始密码,海丝走廊上通商交流的漫漫历史,伴随着《山海起》跃然眼前;

  平潭独有文化元素融入创新多媒体光影演绎,随亚洲首创、国内唯一的机械动偶动感呈现,在《岚图聚》一眼尽览“前世麒麟岛、今生新平潭”的千年幸福家园美丽蜕变;

  《岚台安》以家国情怀为主题,漫山星辰落入彩色山海石林,18000平米超视距山海石林实景多媒体夜光画卷大开大阖,道出海峡两岸血浓于水的牵挂;

  《岚兴梦》,96军演战壕原址化身光影艺术长廊,一条历史血脉之路,感受平潭英雄千年守护,寻文化之根,照亮“归家团圆之路”。

  四出“秀中秀”,满载平潭元素,穿越古今之间,讲述前世今生的平潭故事,将旅行中的仪式感、记忆点置入自然实景空间,在为拒绝“人从众”的游客带来全新品质夜游体验的同时,也带动景区日游及周边“夜经济”发展和文旅消费增长。

  “岚起山海图@中国平潭将军山”之岚起奇境夜是国内首台山海一体实景夜游演艺。自9月底内测至10月2日,“岚起山海图@中国平潭将军山”之岚起奇境夜掀起一波观演热潮;同时带动了所在的平潭将军山景区日游游客持续增长,国庆当天的景区日游客流量更是创下历史新高。

  观演游客表示:“在这里看到的不只是光影秀,更看到了平潭徐徐展开的七千年文化画卷,而且还有岚台一家亲的家国情怀具象表达,在同类型的夜游演艺产品中很难找到相似的。”

  在小红书等社交媒体上,“岚起山海图”、“平潭将军山”等话题搜索量与浏览量急速飙升,将军山相关笔记增加至5400+篇。“家国情怀与浪漫,岚起山海图不负将军山”,“在平潭,晚上不仅有蓝眼泪,国庆真的来对了”……自开演以来,“岚起山海图@中国平潭将军山”精良的内容和品质呈现,都给市民和游客带来惊艳的体验。

   文旅体验场景花式“上新” 绘就文旅融合新图景

  近年来,随着游客需求升级和产品供给创新的双向奔赴,文旅融合日趋深化,“诗与远方”连接更加紧密,文旅演艺、文博看展、研学旅行、国风国潮等文化消费需求成为旅游新风尚,让人们在游览体验中获得更多文化滋养。个性化、精细化、品质化、艺术化的需求,也逐渐影响文旅产品消费类型的供给。

  平潭将军山景区作为国家4A级景区,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流量一直赶不上平潭的其他景区。“岚起山海图@中国平潭将军山”创新提出“逛景=看展”理念,以艺术人文视野,对传统景区进行艺术化解构和转型打造,把集山、海、石、林、厝等于一体的原生态自然风光和96军演纪念碑赋予“没有屋顶的生态艺术博物馆”的全新功能定位。

  “‘岚起山海图@中国平潭将军山’不止是一出夜游演艺,更是打开平潭国际旅游岛艺术范旅行的新生活方式。”

  项目运营总出品、北京艾牧嘉禾运营前置规划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柳雨佳介绍。

  深入融合南岛语族、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海防文化、非遗文化等平潭在地特色文化以及岚台两岸多元生活方式元素打造的“岚起山海图@中国平潭将军山”之岚起奇境夜,将浓缩的平潭代表性文化元素搬入景区内山海实景之中,进行旅游视角和艺术审美的现代化时尚表达。

  18000平方米空间下的多媒体集成投影内容,让平潭底蕴深厚的文化成为可接触、可感知的零距离体验。通过“夜游带动日游”,进一步优化升级平潭文旅产业发展格局。

  白天,打开一座生长在自然空间中的“没有屋顶的生态艺术博物馆”,用色彩美学焕新游客对传统景区的想象和认知,欣赏景区白昼的多元风景和大自然的生态色系。

  夜幕降临后,打开视觉最大轴距,数字多媒体科技与光影艺术加码,音乐艺术与文创注入,平潭非遗活态展现,在地文化焕活……花式“上新”的体验场景,将平潭七千年凝固的在地文化真切鲜活地呈现,引领式夜游带来眼、耳、鼻、舌、身、意具备的零距离深度互动体验,“解锁”深度感知城市文化的新方式,同时打开平潭国际旅游岛艺术轻奢旅游的发展新视角,助力文旅业态创新与产业发展。

   文化塑魂 艺术浸润

   唤醒在地自信 赋能城市发展

  不只局限于景区升级转型,“岚起山海图@中国平潭将军山”将格局立足于平潭国际旅游岛整体发展的顶层规划,积极探索更宽广的产业融合边界。

  中国平潭,国家批复建设的第二个国际旅游岛,不仅拥有良好的海岛风景资源,好的慢生活方式,内蕴的南岛语族、海丝文化、海防文化、平潭非遗文化、岚台两岸文化等深厚文化禀赋,掩盖于“网红海岛”的表象标签之下,宝器深藏。

  “文旅融合,必修’内功’。”柳雨佳表示,“以在地文化内核和品质内容,去唤醒在地文化自信,赋能在地乡村振兴,激发区域产业潜力增长,这是’岚起山海图@中国平潭将军山’的发心。”

  

岚起山海图:新业态 新玩法 提升假日旅游新体验

  (图片来源:岚起山海图)

  城市最有生产力、最强大、最可信的传播者是流动性的客群,如何让游客有品质的感受城市,也成为了城市能否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之一。

  “岚起山海图@中国平潭将军山”以平潭源色图鉴文化源色定位,提炼、唤醒、升华平潭世界级的历史文化遗产、自然文化遗产、文化符号,融入多样化的旅游空间形态之中,灌入国际范调性,坚持文化为魂、艺术浸润赋能,“将千年平潭文化历史焕化为一场可听、可观、可体验、可回味的高水准文化艺术盛宴,以此为到访平潭的游客提供有新鲜感,多元且有趣的深度体验,通过城市文化气质和品位潜移默化的时尚表达,实现对城市文旅形象的升级。”

  以“政企联合、景村共营”的市场化合作模式为实践,打破景村边界、推进景村相互嵌合,“岚起山海图@中国平潭将军山”联动景区周边青观顶村、大丘楼村、莲仔厝村,以将军山景区为核心体验区,景区周边村庄为度假载体,正在加快“景村一体化产业前置运营”的岚起山海度假村走向落地的步伐,赋能在地乡村实现内生循环,引领现代化乡村振兴的平潭模式。

  同时唤醒在地自信自强的内在力量,激励村民和游客,由“旁观者”变身为“岚台人文生活态美好生活方式提案设计师”,将文化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城市更新等看得见的生产力,共同参与和创造一个全新的一站式合家欢微度假品质目的地,探索以平潭源色文化为根基底色,传统文化与现代度假生活追求融合,以别具一格的新颖方式,为夜平潭增添不一样的灯火流辉。(完)

  责任编辑:赵朴煜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浙江建德:“以花为媒” 打造春日消费新场景

  • 乌鲁木齐社区文化丰富居民生活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人类探索地球的征程离不开载人潜水器的技术创新。海底两万里,书写新传奇。
2025-03-24 12:09
3月20日至23日在海南三亚举办的2025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上,智慧育种成为焦点议题,业内人士期待智慧育种破译“基因密码”,开启种业创新的新赛道。
2025-03-24 08:53
中关村论坛重大成果、《国家创新指数报告》和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等一批科技成果、创新政策和权威报告也将在论坛年会期间发布。
2025-03-24 08:49
今年3月23日是第65个世界气象日,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当日在京启动2025年世界气象日活动,发布2024年度“中国十大气象科技进展”。
2025-03-24 04:55
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日前在北京怀柔科学城通过国家验收。该设施是“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将为生命科学研究和重大疾病诊治提供全尺度、
2025-03-24 04:55
青藏高原湖泊既对全球气候变化非常敏感,也对其有重要影响。我国科学家研究评估了近36年间气候变化给青藏高原湖泊带来的影响,结果发现,青藏高原湖泊对气候变化响应显著,
2025-03-24 04:55
记者22日从中国石化胜利油田获悉,我国油气勘探领域迎来重大突破——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济阳页岩油新兴油田亿吨级探明储量正式通过自然资源部储量评审备案。位于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内的新兴油田樊页平1区块,页岩层系石油探明地质储量达1.4亿多吨,技术可采储量达1135.99万吨。这是首个通过自然资源部评审备案的探明地质储量达亿吨级的页岩油田。
2025-03-24 05:25
国家能源局20日发布的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4.0亿千瓦,同比增长14.5%。
2025-03-21 03:40
今年前两个月,我国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6%和9.1%,有力支撑工业经济实现稳步向新向好发展。
2025-03-21 03:40
2024年12月16日,中国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3-21 10:12
一颗青梅、一杯酸奶、一碟陈醋、一缸酸菜……中国人的餐桌上,常能看到酸味的身影。夏季气候炎热,人体出汗较多、胃口可能变差,适量食用酸味食物可以起到开胃、收敛止汗的作用。
2025-03-21 10:11
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的一项开创性研究首次直接观察到了DNA开始解旋的瞬间,揭示了使细胞能够准确复制其遗传物质的基本机制。
2025-03-21 10:09
根据新一期《自然》杂志发表的气候科学研究,2023/24年海洋表面温度的大幅上升虽然是异常现象,但用气候模型预测时并不全然意外。
2025-03-21 10:07
液体粉笔的研发让师生免受粉尘之扰,如今湖北应城市黄滩镇刘垸村粉笔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村民眼中的夕阳产业焕发新生。实践证明,深耕技术创新,用好技术赋能,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还能提高产品品质和性能,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2025-03-20 09:54
今年春节刚过,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研究员黄家兴就跨越3000多公里,从北京来到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开启新一年的追花之旅。跟着帮扶团队,蜂农李光强学到了真本事:以前有蜜就割,蜜蜂饿肚子出逃;现在留蜜补蜜,提高采蜜效率。
2025-03-20 09:53
对人性温度的感知,对多元价值的判断,对公共利益的坚守,这些人类独有的认知维度,是AI无法替代的核心价值。
2025-03-20 09:52
从燧人氏钻木取火,到墨子提出“光沿直线传播”的朴素理论,再到牛顿用棱镜分解白光揭示光谱的奥秘,光始终是科学与技术演进的见证者。进入21世纪,这场跨越千年的对话迎来了全新维度——光经济。
2025-03-20 09:49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在国家卫生健康委19日举行的“时令节气与健康”发布会上,专家提醒,春分时节,昼夜平分,公众要注重规律起居、保证睡眠、均衡寒热饮食、适时添减衣物。
2025-03-20 09:40
近日,国内首款碳-14核电池原型机“烛龙一号”发布,这标志着中国在核能技术领域与微型核电池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2025-03-19 10:24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近日公布2024年全球知识产权申报统计数据。中国申请量为70160件,同比增长0.9%,仍是申请量最大的来源国。
2025-03-19 10:2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