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台青话融合)深耕福州的台湾音乐人:“把眼光放到与我们一海之隔的大陆来”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福建> 要闻 > 正文

(台青话融合)深耕福州的台湾音乐人:“把眼光放到与我们一海之隔的大陆来”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3-08-02 10:07

  中新网福州8月2日电 (叶秋云)“左手大拇指不要太靠后”“手移动的时候,手臂要跟着移动,弹的时候才不会怪怪的”……从演奏姿势、转腕到手指的弹挑,魏辰运手把手指导着一位8岁小男孩弹琵琶。

  这是记者近日走进福建省福州市新侨联广场内的“云响艺术”时看到的一幕。“登陆”近10年的台湾青年魏辰运看好自己事业的发展,他说,大陆艺术教育市场庞大。

  “我再送你一副指甲,你回家要好好练咯。”看着男孩手上有些损坏的指甲,魏辰运既心疼又倍加鼓励。他说,学习琵琶的男生很少,这个男孩小小年纪就因喜欢琵琶来学习,难能可贵,在教学的过程中难免絮叨。

  魏辰运出生于音乐世家,从小与音乐结缘。“我的妈妈是琵琶和古筝老师,在她的影响下,我小时候就开始学习琵琶和钢琴,其实父母并没有什么要求,兴趣使然吧。”

  “虽然一路这样走来,比没有学乐器的孩子来得辛苦,但回过头看看,音乐对我帮助很大。”魏辰运深有感触,“孩子如果对某样乐器感兴趣,父母可以让他去试一试,让他有机会去了解和接触。”

  2005年,魏辰运以优异成绩考入台湾顶尖艺术学府——台南艺术大学,选择主修琵琶专业。2013年,经在福州工作的台湾青年推荐,他受到一家教育培训机构的邀请,满怀着梦想和对未来的憧憬跨越海峡来到福州。

  这一来,他便留了下来,还把妻子黄资涵从台湾叫了过来。“福州这个地方挺好的,这里的人都很友善,都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动力。”融入福州,魏辰运夫妻俩踏上创业路,2014年在福州市仓山区办起一家独立运营的艺术培训机构。

  “这个世界不缺美,缺的是发现美的眼睛。”作为从事艺术教育的工作者,魏辰运将多年来专业学习的沉淀和思考融入教学中,“希望有越来越多的艺术教育机构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艺术教育中来。”

  看中艺术教育行业的发展前景,魏辰运2019年10月在福州创办艺术培训机构——云响艺术,次年8月成立福州云响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创业是为了搭建平台,让更多的台湾青年了解大陆,来这边有一个可以发挥自己特长的舞台。”在魏辰运看来,台湾艺术教育市场在萎缩,很多艺术类毕业生只能靠商业演出维生,无法让自己的专业有更好的发挥和发展。

  “很多台湾的年轻人没有来过大陆,他们只知道两岸语言相通,不知道大陆这边的方言很多,福州有福州话、闽南有闽南语,各个地方有各个地方的方言。”魏辰运坦言,过来了,这样的误解就会消除。

  “大陆推出了很多惠台政策措施,“就像我在‘台青第一云家园’台湾青年就业创业基地里享受到很多惠台政策”,但他们不甚了解,只能透过我们这些在大陆发展的台湾青年去告知。”魏辰运希望自己能起到桥梁或纽带作用,将两岸艺术文化交流很好地做起来。

  魏辰运认为,联合举办一些演出或比赛,都是很好的交流方式,“可以真正地拉近两岸的距离,在交流中产生情谊,增强两岸同胞的认同感与凝聚力”。

  “请把眼光放到与我们仅一海之隔的大陆。”在福州的这些年,魏辰运牵线搭桥,已经介绍十余位台青“登陆”工作创业,“过来这边(大陆)看一看,这边有着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空间等着你们来。”(完)

[ 责编:李昱莹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开往春天的列车

  • 污水变资源 微藻“显神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国家能源局20日发布的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4.0亿千瓦,同比增长14.5%。
2025-03-21 03:40
今年前两个月,我国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6%和9.1%,有力支撑工业经济实现稳步向新向好发展。
2025-03-21 03:40
2024年12月16日,中国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3-21 10:12
一颗青梅、一杯酸奶、一碟陈醋、一缸酸菜……中国人的餐桌上,常能看到酸味的身影。夏季气候炎热,人体出汗较多、胃口可能变差,适量食用酸味食物可以起到开胃、收敛止汗的作用。
2025-03-21 10:11
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的一项开创性研究首次直接观察到了DNA开始解旋的瞬间,揭示了使细胞能够准确复制其遗传物质的基本机制。
2025-03-21 10:09
根据新一期《自然》杂志发表的气候科学研究,2023/24年海洋表面温度的大幅上升虽然是异常现象,但用气候模型预测时并不全然意外。
2025-03-21 10:07
液体粉笔的研发让师生免受粉尘之扰,如今湖北应城市黄滩镇刘垸村粉笔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村民眼中的夕阳产业焕发新生。实践证明,深耕技术创新,用好技术赋能,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还能提高产品品质和性能,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2025-03-20 09:54
今年春节刚过,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研究员黄家兴就跨越3000多公里,从北京来到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开启新一年的追花之旅。跟着帮扶团队,蜂农李光强学到了真本事:以前有蜜就割,蜜蜂饿肚子出逃;现在留蜜补蜜,提高采蜜效率。
2025-03-20 09:53
对人性温度的感知,对多元价值的判断,对公共利益的坚守,这些人类独有的认知维度,是AI无法替代的核心价值。
2025-03-20 09:52
从燧人氏钻木取火,到墨子提出“光沿直线传播”的朴素理论,再到牛顿用棱镜分解白光揭示光谱的奥秘,光始终是科学与技术演进的见证者。进入21世纪,这场跨越千年的对话迎来了全新维度——光经济。
2025-03-20 09:49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在国家卫生健康委19日举行的“时令节气与健康”发布会上,专家提醒,春分时节,昼夜平分,公众要注重规律起居、保证睡眠、均衡寒热饮食、适时添减衣物。
2025-03-20 09:40
近日,国内首款碳-14核电池原型机“烛龙一号”发布,这标志着中国在核能技术领域与微型核电池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2025-03-19 10:24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近日公布2024年全球知识产权申报统计数据。中国申请量为70160件,同比增长0.9%,仍是申请量最大的来源国。
2025-03-19 10:20
先优化人员分工,过去按天计工时,改为了以量计价,鼓励村民优化流程,提高效率,用人成本降低了20%。
2025-03-19 10:19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2025-03-19 10:15
首次揭示了植物新型广谱抗病天然产物——芥酸酰胺及其抗病机制和化学防御策略,对于开发新型绿色无害农药、减少细菌病害、保证植物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025-03-19 10:14
包括加快人工智能(AI)大模型迭代升级、推出AI应用新产品、加快开源步伐等,进一步竞速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赛道,优化人工智能落地应用体验。
2025-03-18 09:13
上海、浙江、广东、四川等地中小学也在积极开发人工智能教育资源、构建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并已取得一定成效。
2025-03-18 09:13
日前,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及合作者在重离子治癌微观机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5-03-18 01:55
日前,记者从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保护区与湖北博得生态中心科研团队在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时发现一个蜘蛛新种——官山伪遁蛛。
2025-03-18 01: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