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福建三明市——山水之城绽放文化魅力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福建> 要闻 > 正文

福建三明市——山水之城绽放文化魅力

来源:经济日报2023-06-12 16:40

  走进“朱子故里”尤溪,品桂峰村古民居文化,体验半山村文明之风;到“静心之地”泰宁,享受大金湖边甘露别院的静谧……坐落于闽西北山区的三明,是一座古老又年轻的城市。行走在这里,文化与文明交织相融、同频共振,“文化+文明”的叠加效应让三明这座山水之城焕发出新活力。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文明是城市最美的名片。近年来,三明市以文明引领城市建设,以文化提升产业发展,统筹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加快创新“文旅+”发展新模式,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如画三明。

  文明之城

  “从我市的资源禀赋来看,青山绿水、竹海松涛、人文历史是我们最大的天然优势。”三明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永生说,林深水美、宜居宜养的三明,文化积淀深厚,旅游资源丰富。

  泰宁丹霞是“中国丹霞”从青年期、壮年期到老年期地貌演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万寿岩遗址把福建有人类活动的历史从距今1万年向前推进到大约18.5万年。

  漫步在三明的大街小巷,穿梭在景区景点的各个角落,细微之处足以见识这座城市的韵味,感受文明之城的厚重底色。

  60多年前,10万建设大军从四面八方集聚三明,建设工业基地,逐渐造就了今天文化与文明相互交织的三明。

  “上世纪60年代初,光上海就有18家企业来到这里支援山区建设。来自五湖四海的三明人素有开放包容的特质。”三明市委文明办主任黄丽鸿说。

  上世纪80年代初,“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在全国开展。当时,三明狠抓城市绿化美化、推行“门前三包”,短短3年时间,原来脏乱差的市容市貌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84年,全国“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工作会议在三明召开,三明因而成为全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的发源地。

  如何将文化、文明与旅游深度融合,是三明正在研究的课题。

  近年来,三明市不断挖掘自然资源、文化历史资源,一方面探索“文旅+”的新发展模式,另一方面推动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全力以赴做好“红色三明、工业三明、绿色三明、文明三明”4篇文章。

  文明与包容的特质深深融入三明人的血脉中,成为无形财富与城市基因。30多年来,三明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将文明创建融入城市发展。

  “为更好地助力文旅融合,近年来,三明市突出‘满意在三明’主题,广泛开展文明旅游主题活动。”黄丽鸿说,三明积极开展以“文明出行从我做起”为主题的文明旅游宣传志愿服务活动,在车站、景区景点设置志愿服务站,为游客提供志愿服务;每年督促指导全市A级旅游景区、星级饭店、旅行社、文博场馆等单位成立文明旅游宣传服务队伍,形成有效文明引导氛围。

  “希望通过这些举措让来到三明的朋友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暖,来了还想再来,来了就不想走。”黄丽鸿说。

  文化之城

  中央红军长征的出发地、红旗不倒的革命根据地;全球1.2亿客家人的祭祖圣地;朱子理学孕育、形成、发展的核心区域——有如此丰厚的文化资源,如何更好地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杨永生说,要充分利用旅游新理念与新形态来激活、保护和传承文化,让文化基因、文化元素、文化形态融入寻常百姓生产与生活,让文化成为城市品质和人们精神消费的重要内容。

  位于三明市尤溪县洋中镇的桂峰村,是福建省古建筑保存最完整的古村落之一。群山环抱、小桥流水、依山而建的古民居,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蔡襄文化、理学文化、耕读文化是我们村的特色。近年来,我们始终秉承‘保护性开发’‘修旧如旧’等原则,最大程度还原保持传统古村落历史环境、建筑风貌、文化韵味,并在此基础上做好文化和旅游的开发。”桂峰村党支部书记蔡华日说,在发展旅游之前,桂峰村的收入主要依靠林业和农业。2007年,桂峰村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此后,桂峰村一边进行村容村貌提升、房屋修缮等基础设施建设,一边打造蔡襄家风家训馆、研学教育基地、民宿等新业态,推动农文旅游深度融合。

  去年,桂峰村被列入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记者在村里采访时,就遇到了一群来自上海的游客正在村子里拍照。“我们从网上知道了这个村子,从上海一路自驾过来。”游客符相林说。

  “三明深入挖掘和培植乡土文化根脉,发掘蕴藏于其中的优秀文化元素,倡导富有地域特色和优秀价值内涵的乡村文化、民俗文化,把文化资源转变为产业资源。”黄丽鸿说。

  夜幕下的泰宁古城人头攒动,顺着石板路往街巷深处走去,岭红酒馆、80影视梦工厂、上青兜福馆等一批特色主题馆让人眼前一亮。近年来,三明市泰宁县以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抓手,改造提升尚书街、红军街,打通街巷路网,修复历史遗迹和门楼牌坊巷亭,实施古城夜景亮化、巷道整治提升、重要节点改造、标识标牌改造等工程,打造了一批特色商业街区,改变了原来古城“一街游”状况。“五一”期间,泰宁县游客接待量27.1万人次,比2019年同期增长25.01%;旅游收入2.75亿元,比2019年同期增长26.49%。

  无论是桂峰村古村落保护,还是泰宁古城业态提升,当前,三明正强化优势资源整合和重大项目带动,坚持“一县一品一特色”差异化发展,在“中国绿都·最氧三明”总品牌下,重点打造“万寿岩前·精彩三元”“古韵虬城·食赏沙县”“绿海明珠·观鸟明溪”等11个优质子品牌,以创新求发展,逐步构建文旅康养全产业链。

  “这几年,桂峰发生了很大变化。接下来,我们要通过文化振兴持续深挖桂峰村的文化资源,把蔡襄文化与桂峰本地文化相结合,壮大桂峰村的文旅产业。”蔡华日信心满满。

  振兴之城

  走进尤溪县梅仙镇半山村,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村庄、多彩的墙绘和摆放着自家蔬菜的无人值守小铺,一股文明与艺术交织的气息扑面而来。

  “原来半山是‘赌博村’。村里基础设施薄弱,村集体没有收入……”谈及昔日半山村,半山村党支部书记林上斗感慨不已。2015年,从空军某雷达旅旅长岗位退职的林上斗回村照顾老母亲,看到贫瘠落后的家乡心痛不已。

  为改变村里的状况,林上斗回到半山村。当选为半山村党支部书记后,他充分发挥乡风文明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倡导“诚实为人、诚信做事、诚心相待”的“三诚”文化,发动党员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盘活村内耕地、宅基地、林地等资源,发展旅游、民宿等产业。

  如今,半山村的村容村貌和群众精神面貌实现双提升,村民们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半山村外出务工人员从2015年的860人减少到50余人,去年村集体收入达52.43万元。

  在文明新风的滋养下,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生活富足”的乡村振兴画卷在半山村铺开,引来了一群年轻有为的青年。“我们就是看中半山村优美的环境、淳朴的民风和独特的建筑才选择来到这里。”新知青艺社创办者周青、洪纬夫妇说,他们希望尽自己所能,用艺术点亮乡村,以文化助力乡村振兴。自2020年扎根半山村以来,周青、洪纬夫妇把古民居盘活,打造成剧场、民宿、咖啡馆,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留在这里创业。

  半山村只是小小缩影。黄丽鸿说,近年来,三明市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先后制定实施《三明市文明乡风建设专项工作方案》《三明市持续深化移风易俗推进乡村振兴文明实践提升工作方案》,大力实施乡风文明建设工程,通过开展环境整治和文明实践活动、创新乡村治理方式等,努力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以农村文明夯实基层基础,以县域文明支撑社会文明,助力乡村振兴。

  “从2002年新村建设开始,我们盖起了新房子,办起家庭宾馆搞旅游,整个水际村的村容村貌都发生了变化,村民们的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泰宁县梅口乡水际村村民蔡雪娇说。

  蔡雪娇所在的水际村位于世界自然遗产地、世界地质公园大金湖之畔。不久前,记者驱车沿着湖畔前往水际村,一栋栋建筑风格统一的灰瓦白墙小别墅在青山环抱、绿水萦绕之下格外令人瞩目。

  梅口乡党委书记张铮说,水际村是革命老区村和库区移民村。在发展旅游前,村里并不富裕。“上世纪80年代末,随着水上丹霞奇景被人发现后,泰宁开始走上‘旅游兴县’的道路。大金湖上有个甘露寺,当时有香客以每人2元的船费雇村民摆渡到寺庙。我们的村干部敏锐感觉到旅游这条路行得通。”张铮说,水际村依托区位优势,建起了第一个旅游景点,当年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2万元。此后,村民们纷纷投身旅游业。

  “随着旅游业在水际村的蓬勃发展,发生了一些抢客源、乱捕捞的乱象,当时镇村两级干部主要精力都在调解矛盾,苦不堪言。”张铮说,2004年,水际村坚持党建引领,探索组建渔业协会、民宿协会、游船协会,把村民组织起来,走出了一条“协会+公司+农户”的旅游发展新路。水际村也因此成为“户户搞旅游、家家住别墅、人人好日子”的富裕小康村。

  “现在村民都很团结,以前那些抢客源、哄抬价格的现象都不存在了,家家户户的民宿都办得很好。”1996年毕业开始做导游的蔡雪娇细数起水际村的变化。现在,办起了旅行社、民宿和农家乐的她,成为推广大金湖旅游的“带头人”。家里产业越做越大,每年几十万元的周转资金成了难题。这几年,农行泰宁支行围绕当地文旅产业开发了旅游景区收益权、农家乐等文旅信贷产品,她不仅重新装修了农家乐,还扩大了经营规模。

  “有政府的好政策,才有了如今的幸福生活。”蔡雪娇说。

  (经济日报 记者 薛志伟)

[ 责编:李昱莹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阿根廷总统米莱

  • 在高原高处追寻星辰大海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年来,北京市延庆区大力发展低空经济,2023年相关产业产值达23.3亿元。天气渐冷,北京八达岭长城脚下,中关村延庆园内的低空经济产业园依旧热火朝天,一派繁忙景象。
2024-11-19 09:50
据最新一期《自然·化学》杂志报道,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团队在最新研究中给出了一个涉及两种简单分子间反应的精妙解释。
2024-11-19 09:47
利用样地观测数据、空间分析和树线模型模拟,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梁尔源等人系统分析了尼泊尔珠峰国家公园和安纳普纳保护区混交林树线,揭示了糙皮桦和喜马拉雅冷杉的种群更新动态和树线位置变化。
2024-11-19 09:46
机器人服务员、咖啡师、宠物……各种机器人让人目不暇接。自动载人飞行器,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船……智能驾驶技术遍布“海陆空”。11月14日至16日,第二十六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在广东深圳举行。
2024-11-19 04:55
近日,记者从湖北省神农架林区林业管理局野保科开展的陆生野生脊椎类动物普查中获悉,神农架现有陆生野生脊椎类动物710种,比原来的493种增加217种。
2024-11-19 05:00
北京时间11月15日23时13分,天舟八号货运飞船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七号遥九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自中国空间站建造以来,空间应用系统已在轨开展了百余项科学实验和应用试验,阶段性研究成果持续产出。
2024-11-18 10:27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晓群研究员课题组、广东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张旭院士课题组和北京师范大学吴倩教授课题组合作,深入解析了人类背根神经节(DRG)发育过程中调控多种感觉神经元分化的多层级信号通路,并成功构建了人类DRG类器官(hDRGOs)模型。通过比较人类和小鼠的感觉神经元发育,研究人员发现两者在发育进程、基因表达谱和细胞亚型上存在差异。
2024-11-18 10:24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航空航天民航高校应发挥特色优势,形成“航空+”的多元化低空经济专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低空经济科技链、人才链、产业链的有机衔接。
2024-11-18 10:21
中北大学极端环境特种传感与测试创新研究团队成员正在围绕近期发射任务进行产品研发。日前,第2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评选揭晓,中北大学极端环境特种传感与测试创新研究团队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荣誉称号。
2024-11-18 10:16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天舟七号货运飞船已于11月17日21时25分受控再入大气层。 天舟七号货运飞船于2024年1月17日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入轨,装载了航天员在轨驻留消耗品、推进剂、应用实(试)验装置等物资。
2024-11-18 10:14
一声战机轰鸣划破长空,一柄银色利剑直冲天际。此次歼-35A敢于摘掉面纱公之于众,不是因为它不再神秘,而是因为它拥有基于实力、能力、国力上的强军自信与大国自信。
2024-11-15 09:20
我国科学家目前已完成八条全球主要海沟深渊的载人深潜科考,创造多项世界载人深潜作业和科考新纪录,在深渊深海地质、生命与环境科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重大发现和科考成果。
2024-11-15 09:16
我们必须坚持科技创新的战略先导地位,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在全球科技竞争中抢占先机,在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中赢得主动权。
2024-11-15 09:12
该项技术由华中科技大学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与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东莞磁脉电气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完成。
2024-11-15 09:12
120公斤推力级涡喷发动机KP12可配装多用途无人机开展灾情监测、空中消防、物资投送、通讯中继等。
2024-11-15 09:11
可满足海洋、减灾、气象等多个行业的业务需求。
2024-11-15 03:20
日前,《细胞》杂志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教授严建兵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玉米籽粒脱水的分子机制,为快脱水宜机收玉米品种的培育奠定重要基础,我国宜机收玉米品种培育有望进一步“提速”。
2024-11-15 03:20
日前,北京理工大学张军院士团队首创片上光谱复用感知架构,自主研制了国际首款百通道百万像素高光谱实时成像器件,其光能利用率创造了世界纪录。相关成果日前在《自然》期刊发表。
2024-11-14 04:55
中国石化在天津南港正式投用国内首座冷热能互换站,年处理能力超260万吨。
2024-11-14 05:05
13日,全球首个吉瓦级海上光伏——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山东垦利100万千瓦海上光伏项目首批光伏发电单元成功并网,成为全球率先成功并网的最大海上光伏项目。
2024-11-14 05: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