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沙河口区玉华小学:打造一所自主成长的快乐校园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大连> 要闻 > 正文

沙河口区玉华小学:打造一所自主成长的快乐校园

来源:大连日报2022-10-27 13:18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曲琦

  2017年,教育部、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的教师节特别节目《传承的力量》摄制组来到玉华小学,采访传统文化的教育专题。录制当天,在星海广场上,玉华小学百名学生身着青花瓷古典服装,悠扬的乐声从他们的指尖和唇边跃然而出,伴随着一群群海鸥翩翩起舞。

  始建于1950年的玉华小学是教育部认定的第二批全国中小学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传承项目是民乐,该校民乐团还被评为辽宁省美育优秀社团。这里的每一名学生可以根据兴趣爱好选择一种民族乐器免费学习,孩子们在优秀民族文化的滋养中幸福成长。

  在一百个党史故事中传承红色基因

  玉华小学的办学理念是“让师生们快乐,在快乐中成长”,充分发挥党建在全局工作中的引领作用,打造出“三红工程”的党建特色品牌,并入选辽宁省首批中小学校党建品牌案例。

  他们开展了“庆建党百年,讲党史故事”活动,师生和家长代表用童言童语共同讲述一百个党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努力向阳生长。其“感动玉华”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成为教师队伍建设的品牌项目,涌现出全国劳动模范许红、全国十佳少先队辅导员孙明湖、辽宁省最美教师曲平等先进人物。全校开展“英雄中队”创建活动,每个中队都以一位英雄人物的名字命名,教室门口有英雄事迹的介绍,让感召的力量遍布校园。

  不设值周,学生自主管理井井有条

  多年来,玉华小学不设值周生和值周老师。校长张金霞说:“我们告诉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我们不需要被人监督和挑错,自己能够管理自己才是高素质的表现,我们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正确地做事,做正确的事儿!”玉华小学的全体师生都有一个好习惯,校园里有垃圾随手捡拾,走廊教室里干干净净;每天早上,孩子们进楼就看到一个大镜子,微笑着给自己问好,开启一天的好心情。于是,这个浪漫的校园里最流行的两句话是——“弯腰的你最美”“微笑的你最美”!

  玉华小学把“品行端正、乐思好学、艺术滋养、身心健康、实践创新”作为玉华学生培养目标,构建激励学生发展的多元评价体系,设置了“热爱祖国、文明礼貌、遵规守纪、关爱集体、劳动实践、遵守公德”等十颗星,坚持月评、学期初评、学年总评相结合的方式。该校每一名学生都有一本《长大》报告册,至今已经坚持了二十多年。该校建立多个实践基地,经常组织学生参与马栏河、星海湾、莲花山的环保志愿服务,让孩子在实践体验中增强文明意识。

  鼓励每个学生发展艺术和体育特长

  玉华小学的校园里,生机盎然,这有历史悠久的校舍,也有整排美丽的玉兰树。每天清晨,学生们进入学校后自主进行晨跑,这是学校倡导的健康生活方式——琴棋书画、热爱阅读、丰盈人生,鼓励每个学生发展一项艺术特长和两项体育特长,有常年坚持的体育运动项目。

  聚焦家长在“双减”政策实施后对优质教育的新期待,玉华小学紧密围绕“内涵·发展”的主导思想,学校拥有篮球、足球、田径等体育运动队,以及民乐团、合唱团、舞蹈团、鼓号队、国画组等艺术团队,为学生们搭建了个性成长平台。

  该校先后获评全国群体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校、全国篮球特色校、全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辽宁省文明校园、辽宁省科研百强校、辽宁省课改工作示范校、辽宁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

[ 责编:丛芳瑶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子午工程二期通过国家验收

  • 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通过国家验收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国家能源局20日发布的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4.0亿千瓦,同比增长14.5%。
2025-03-21 03:40
今年前两个月,我国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6%和9.1%,有力支撑工业经济实现稳步向新向好发展。
2025-03-21 03:40
2024年12月16日,中国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3-21 10:12
一颗青梅、一杯酸奶、一碟陈醋、一缸酸菜……中国人的餐桌上,常能看到酸味的身影。夏季气候炎热,人体出汗较多、胃口可能变差,适量食用酸味食物可以起到开胃、收敛止汗的作用。
2025-03-21 10:11
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的一项开创性研究首次直接观察到了DNA开始解旋的瞬间,揭示了使细胞能够准确复制其遗传物质的基本机制。
2025-03-21 10:09
根据新一期《自然》杂志发表的气候科学研究,2023/24年海洋表面温度的大幅上升虽然是异常现象,但用气候模型预测时并不全然意外。
2025-03-21 10:07
液体粉笔的研发让师生免受粉尘之扰,如今湖北应城市黄滩镇刘垸村粉笔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村民眼中的夕阳产业焕发新生。实践证明,深耕技术创新,用好技术赋能,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还能提高产品品质和性能,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2025-03-20 09:54
今年春节刚过,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研究员黄家兴就跨越3000多公里,从北京来到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开启新一年的追花之旅。跟着帮扶团队,蜂农李光强学到了真本事:以前有蜜就割,蜜蜂饿肚子出逃;现在留蜜补蜜,提高采蜜效率。
2025-03-20 09:53
对人性温度的感知,对多元价值的判断,对公共利益的坚守,这些人类独有的认知维度,是AI无法替代的核心价值。
2025-03-20 09:52
从燧人氏钻木取火,到墨子提出“光沿直线传播”的朴素理论,再到牛顿用棱镜分解白光揭示光谱的奥秘,光始终是科学与技术演进的见证者。进入21世纪,这场跨越千年的对话迎来了全新维度——光经济。
2025-03-20 09:49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在国家卫生健康委19日举行的“时令节气与健康”发布会上,专家提醒,春分时节,昼夜平分,公众要注重规律起居、保证睡眠、均衡寒热饮食、适时添减衣物。
2025-03-20 09:40
近日,国内首款碳-14核电池原型机“烛龙一号”发布,这标志着中国在核能技术领域与微型核电池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2025-03-19 10:24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近日公布2024年全球知识产权申报统计数据。中国申请量为70160件,同比增长0.9%,仍是申请量最大的来源国。
2025-03-19 10:20
先优化人员分工,过去按天计工时,改为了以量计价,鼓励村民优化流程,提高效率,用人成本降低了20%。
2025-03-19 10:19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2025-03-19 10:15
首次揭示了植物新型广谱抗病天然产物——芥酸酰胺及其抗病机制和化学防御策略,对于开发新型绿色无害农药、减少细菌病害、保证植物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025-03-19 10:14
包括加快人工智能(AI)大模型迭代升级、推出AI应用新产品、加快开源步伐等,进一步竞速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赛道,优化人工智能落地应用体验。
2025-03-18 09:13
上海、浙江、广东、四川等地中小学也在积极开发人工智能教育资源、构建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并已取得一定成效。
2025-03-18 09:13
日前,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及合作者在重离子治癌微观机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5-03-18 01:55
日前,记者从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保护区与湖北博得生态中心科研团队在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时发现一个蜘蛛新种——官山伪遁蛛。
2025-03-18 01: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