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大连疾控中心最新提醒!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大连> 要闻 > 正文

大连疾控中心最新提醒!

来源:大观新闻2022-06-10 11:32

  做好防疫功课  安心迎接考试

  “十年寒窗磨一剑,只待今朝问鼎时”。一年一度的高考如期而至,每个为梦想而全力以赴的你正奔跑在冲刺高考的路上。你们不是“孤勇者”,有来自社会各界的全力保障,有来自老师的谆谆教导,有来自父母的精心照料,有来自伙伴的携手奋斗,当然还有来自大连市疾控中心的防疫温馨提示:

  考前14天起

  1.所有考生做好考前14天健康状况和旅居轨迹监测,填报《个人健康情况排查表》;考试前连同“辽事通”和“行程卡”截图一起提前交给学校查验。

  2.按学校要求定期做核酸,如出现发热、咳嗽等健康异常状况,要及时报告班主任和家长,并第一时间去医疗机构就诊排查。

  3.尽量减少外出,不走亲访友,避免去人员密集、相对密闭的公共场所,要规范佩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及以上级别口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勤洗手,勤通风。

  4.按要求备齐个人防护用品,包括一次性医用外科及以上级别口罩、速干手消毒剂、纸巾等。

  5.提前做好路线规划,便于考试当日避开人群密集场所。

  考试当天

  1.如乘坐私家车、骑自行车赴考点途中,可不必佩戴口罩。

  2.如步行赴考点,随身准备一次性医用外科及以上级别口罩,人员密集时及时佩戴口罩。

  3.如乘坐出租车或网约车赴考点,提前预约车辆,记住车牌,乘坐时在后排落座并全程佩戴口罩,下车后应及时做好手卫生。

  4.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赴考点,全程佩戴口罩,随时做好手卫生。途中尽量避免用手接触其他物品,与周围乘客尽可能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离。

  5.家长如接送孩子考试,一定要正确佩戴口罩,不在考点门口聚集。平时注意做好个人防护,不到人群聚集的地方去,全力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考试环境。

  进出考场

  1. 进入考点有序接受体温检测,保持人员间距1米以上。

  2.体温低于37.3℃方可进入考点,若第一次测量体温不合格的,稍做休息后再次接受体温复测,如仍不合格,考生无需紧张,听从考点统一安排到备用隔离考场考试。

  3.考生入场和散场时要按考务人员的指令有序进入和离开,不得拥挤,保持1米以上间距。

  考试中

  1.常规考场中的考生进入考场后自行决定是否佩戴口罩,隔离考场的考生要全程规范佩戴口罩。

  2.考试过程中,如出现发热等任何不适症状,及时报告监考老师。

  3.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或手肘护住口鼻。

  其他注意事项

  1. 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心态。

  2. 考试期间饮食要清淡,营养要均衡,避免油腻食物。

  3.近日多雨,随着天气变化增减衣物,带好雨具,避免着凉。

  4.不吃生冷食物,不暴饮暴食,预防腹痛腹泻等肠道疾病的发生。

  5.考试休息期间不去草地,避免蜱虫、蚊虫叮咬。

  6.不信谣、不传谣,通过学校、主流媒体了解疫情动态,学习疫情防控知识。

  最后预祝莘莘学子们金榜题名,捷报频传!

  转自:大连市疾控中心

[ 责编:董大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在智博会上感受“智慧”养老生活

  • 走近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在嘎鲁图镇呼和陶勒盖嘎查“三北”工程作业现场,开沟种植一体机在沙地上开垦出一道道沟,种下一排排柠条。”
2025-09-08 09:48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率已从2012年的53.1%提高到2024年的67%,城镇常住人口达9.44亿,城市已成为承载亿万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载体。
2025-09-08 09:41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9月8日公布《关于实施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有关事项的公告》。
2025-09-08 09:38
面向“十五五”,政策导向应注重发展与治理并重,加快形成结构合理、规则清晰、响应高效的智能消费治理体系,护航“人工智能+消费”高质量发展。
2025-09-08 09:33
7日0时34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号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08 09:32
植物在漫长的适应性进化过程中,催生出丰富多元的物种谱系。9月2日,《细胞》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宁国贵团队的一项研究成果,该研究揭示了月季香气基因起源的新机制。
2025-09-05 10:06
今年8月,中央网信办、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自媒体”医疗科普行为的通知》,为医疗科普立了“规矩”。
2025-09-05 10:02
数字经济时代,算力是如同水、电一样重要的基础资源。我国算力发展情况如何?未来着力点在哪儿?
2025-09-05 09:54
算法技术的赋能强化了传统意识形态风险,算法的自我进化制造了意识形态黑箱,要求我们积极探索和优化治理智能算法技术意识形态风险的新路径。
2025-09-05 09:48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孙道远教授、毛竹教授团队联合国外学者在行星科学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该研究首次在地球以外的行星中确认了固态内核的存在。
2025-09-05 09:41
据世界气象组织2日发布的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最新通报,拉尼娜现象有可能从今年9月起回归并影响未来数月的全球天气和气候状况。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而厄尔尼诺现象则是指太平洋赤道海域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升温的现象。
2025-09-04 09:47
这种说法缺乏科学依据。
2025-09-04 09:44
正确掌握储存技巧和使用习惯,才能发挥冰箱的功能,保障家人饮食健康。
2025-09-04 09:39
这不是惊悚小说,也不是玄幻剧,而是世代生活在海边的人们,和海洋巨兽的别样相遇——这是鲸和海豚的骨头。从意外搁浅偶然获得,到渔业生产相对频繁打捞,闽南的“新鱼骨庙”(阴庙)呈现出和历史上的鱼骨庙截然不同的样貌。
2025-09-04 09:37
9月3日,某潜艇支队某艇员队组织收看阅兵仪式直播,铿锵有力的步伐、全新亮相的装备、转型跨越的成就,让他们动容,更让他们振奋。南昌舰的入列,标志着海军驱逐舰实现由第三代向第四代的跨越,首次突破万吨级设计,在航母编队体系作战中发挥重要作用。
2025-09-04 09:32
日前,我国科学家近日成功研制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首次实现全频段、灵活可调谐的高速无线通信,有望为未来更畅通可靠的6G无线通信提供保障。为此,北京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历经4年,自主研发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
2025-09-03 10:01
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牵头完成的“基于耐盐植物和土壤调理剂的滨海盐碱地高效利用技术创制与应用”项目获2024年度青岛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为滨海盐碱地的综合治理与高效利用提供了新方案。基于各项研究,团队开发了4种抗盐剂、2种盐碱地土壤调理剂等盐碱地培肥改良系列产品,为盐碱地快速培肥和障碍消减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5-09-03 10:01
9月1日起,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正式实施。新国标进一步增强了电动自行车的智能化功能,增加了北斗定位、通信和动态安全监测功能。
2025-09-03 10:00
作为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增设的群众赛事项目,被称为“空中F1”的无人机竞速备受瞩目,该项赛事决赛举办地深圳近日也掀起了无人机竞速热潮,市民和游客在公园里就能过一把“飞行瘾”。据介绍,深圳中心公园位于深圳核心区域,无论是深圳还是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的无人机爱好者,都能轻松快捷到达这里。
2025-09-03 10:00
油菜、白菜、甘蓝、萝卜是大众最熟悉的十字花科作物,也是食用油和蔬菜的主要来源,然而它们都受到同一种毁灭性病害——根肿病的威胁。基于GSL5功能研究和团队所创制的材料,他们还揭示了有趣的病菌与寄主的互作关系,即病菌致病和寄主抗病反应机制。
2025-09-03 10:0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