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忘不了 500大连勇士驰援武汉出发前的那些瞬间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大连> 要闻 > 正文

忘不了 500大连勇士驰援武汉出发前的那些瞬间

来源:大连晚报2021-12-08 17:39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年度盘点2020

  每一年都有几件大事发生,但人是健忘的,除非亲身经历,看到感受到被触动到,否则大概率上,甭管多大的事儿,听到的时候也就是忘记它的时候。

  我想,没有人会忘记2020年。

去年正月十五,出发前的大连勇士们。

  大概是2019年年末,经常在网上转悠的我隐隐约约听说肺炎的事儿,当时只是听听而已。2020年很快到来了,我沉浸在跨年和即将过春节的喜庆中,完全没想到远方那个模糊的消息正在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快地成为现实。在能买到口罩的日子里,我曾因为药店的口罩是黑色的,嫌丑,没买。一家药店的老板后来跟我说,进货时人家问他有一千个口罩要不要,他纳闷,进这么多口罩干啥?谁闲着没事儿戴口罩啊?没要。没过几天疫情呼啸而来,一度口罩成了紧俏货,我和药店老板都被现实狠狠打脸。只能说,在巨大的风浪面前,人实在是太渺小了。

离别。

  《三体》里有句话是这么问的:“你的人生中有重大的变故吗?这变故突然完全改变了你的生活,对你来说,世界在一夜之间变得完全不同。”

  如果以前人们只能靠科幻小说来想象这种重大变故的话,那么每一个度过2020年的人已经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了:“经历过,那就是新冠疫情。”

  记者亲历

  2020年2月8日傍晚5点多,我正在家里准备正月十五的团圆饭呢,手机响了,一条微信:今晚7时,机场12号门,我市500医护人员赴武汉支援。一般来说,信息越简单事儿越大,我的心一下揪起来了,终于是来了。疫情暴发我早有去一线采访的准备,可内心还抱有一丝侥幸。疫情毕竟发生在武汉,距离大连还远,也许不会那么严重,我们仍旧可以按部就班生活。虽然大年初一已经有17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可毕竟去的人少。这次一下子派出500人支援,说明武汉形势比较严峻啊。更久远的回忆翻腾起来,2002年的非典流行时,我正在读大学,至今我清楚地记得我们的校园封闭停课,从新闻报道上得知很多医护人员冲在抗疫的前线……

  心是那样的忐忑不安,行动却必须迅速,丈夫全力支持我的工作,驱车送我到周水子机场。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大连的这个春节挺冷清的,不聚会不访友,街上的行人也少了很多。到了机场看到那番热闹景象,还有点不大适应。我到现在都忘不了那些瞬间:医护人员们围成圈,一双双手搭在一起,大声地喊着口号,用得最多的就是“加油”二字,他们互相拥抱着,未去前线的医护人员给即将上战场的同事们送上鲜花,事无巨细地叮嘱着他们。有一位丈夫给我印象最深,他一直在努力控制自己的眼泪,憋得都有点颤抖了,最后终于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紧紧地拥抱即将奔赴武汉的妻子。

  后来我了解到,当时500名医护人员,很多人正在上班,有的甚至连身份证都没带,来不及回家就让家里人直接送到机场。很多医护工作者早就决定驰援武汉,打好了行李放在医院,随时准备出发……

  2月8日晚7时,500名医护人员、11名行政及后勤保障人员,4个小时全部集结到位。

  2月9日凌晨,大连驰援人员全部抵达武汉。

  采访手记

  后来的事不用我多说您也知道了,我市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在武汉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安全返连。疫情之下,我们的城市也经受了一次又一次考验,每一次,医护人员都冲在最前面,每一次我们都挺了过来。

  我说过人是健忘的,我很怀念疫情之前的日子,可它是怎样一种自在,我有点想不起具体的感觉了。现在出门儿如果忘戴口罩,倒会觉得像没穿全衣服一样尴尬,所以我的背包里,备用口罩已经是和家门的钥匙一样必备了,防止哪天一旦忘戴,哪里也去不成。

  从积极的意义上来说,疫情也许是宇宙在给人类的一个机会,让人类看到一些忽视已久的东西。一直以来,我们忙着如何活得更好,却搞不清楚该如何活着,我们忙于延长寿命,却难得按照健康标准吃上一日三餐。我们总想拥有更多,却不肯看看手里已经有了什么。我们直面生活的未知,似乎很勇敢,不再执着,也不再怀旧。

  前几天在一个节目里听一位科学家说,不管多么厉害的病毒,它要生存必将会和人类达成和解,因为如果它战胜了人类宿主,那么它也必将死亡。新冠病毒最终可能会像流感一样平常。如果有一天我们能够恢复疫情之前的日子,是否会更加珍惜那份自在呢?

  (文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 常婷 图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 高强)

[ 责编:王丽媛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武汉汉口北低空港投入运营

  • 加强天然气管道巡检保障用气安全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世界气象组织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期间发布报告说,2024年有可能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2024-11-13 09:47
在刘汉龙指导下,肖杨凭借在微生物加固土体力学领域的丰富研究成果,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24-11-13 09:46
到点自动发车、区间自动运行、到站自动对标停车、车门站台屏蔽门联动开启……京张高铁在全球第一次实现了运营时速350公里的有人值守自动驾驶。
2024-11-13 09:40
中欧科技合作“龙计划”2024年海洋遥感高级培训班日前在海南三亚开班。在11日上午举办的开幕式上,近30位国内外遥感领域知名专家和近60位来自海洋遥感领域优势科研院所与高校的青年科研人员共同参加活动。
2024-11-13 09:39
近年来,北京涌现出一批新能源、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先进制造等领域的高科技民营企业,目前已逐渐形成技术和品牌优势。
2024-11-13 09:40
记者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获悉,在12日开幕的第十五届中国航空航天博览会上,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国家航天局“中国军工”“中国航天”展台亮相。
2024-11-13 09:39
由于轴子暗物质信号极其微弱,经典磁场干扰可能成为高灵敏识别轴子信号的巨大挑战。
2024-11-12 09:09
该项目位于福建东山县杏陈镇、前楼镇海域,该地区多年平均日照时间为2204小时,太阳能资源丰富,年平均风速5.2米/秒、最大风速可达48米/秒。
2024-11-12 09:09
在“夸父”设施园区,有数座单体建筑(科研厂房),它们都是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的子系统,每个科研厂房里都有多个系统正在建设和运行。
2024-11-12 09:08
未来,核聚变能将在人类的能源系统中占据非常大的比重,来自核聚变的清洁、持久且便宜的电能会走进千家万户。
2024-11-12 09:06
非编码RNA可能成为未来癌症诊疗的新指标和新靶点,其独特的细胞类型特异性表达也为实现个性化医疗提供了可能。
2024-11-12 09:05
11月11日,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和空军航空大学“红鹰”飞行表演队展翅珠海,以独特的方式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成立75周年。
2024-11-12 09:06
在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教授钟柏昌看来,用信息化手段为水火箭这类跨学科教学项目“赋能”,是开展科普教学创新的有效尝试。
2024-11-11 09:39
今年的滑雪季即将到来,全国冰雪资源何处多?日前,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综合多种气象指标发布了冰雪资源数据,为滑雪爱好者和滑雪场经营者打造了一把“冰雪资源量尺”。
2024-11-11 04:05
受今年第22号台风“银杏”影响,预计11月11日至12日,海南省中部及东南部将有中到大雨,万泉河、昌化江及沿海部分河流将出现小幅涨水过程。
2024-11-11 04:05
这一研究成果区分了BLA向同侧和对侧大脑半球投射在情绪和相关记忆形成中的不同作用,发现了BLA到对侧NAc神经投射在编码负性情绪和引发逃避行为中的关键作用,揭示了跨脑半球神经连接的一个重要功能。
2024-11-11 04:05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大国间竞争形成叠加态势,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与风险挑战并存的时期。
2024-11-11 04:05
收获时节,走进浦城县仙阳镇的谢华安院士工作站,种粮大户钟安森没有下田,而是在大屏幕前查看农田的各项数据。
2024-11-11 04:05
11月4日,科学技术普及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这是科学技术普及法自2002年公布施行以来的首次修订。
2024-11-08 09:59
为了种出茁壮可口的生菜,这群来自中国农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农科院、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等高校院所的年轻人使出浑身解数。最终,产量高、品质好、能耗低、花费少的队伍将会胜出。
2024-11-08 09:5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