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记者11月24日从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获悉,重庆在金融支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25年9月末,全市个人消费贷款(不包括住房贷款)余额超8500亿元,同比增长11%,消费金融综合实力跻身全国第一梯队。
据悉,今年以来,重庆建立了政策、供给、场景、服务“四端协同”长效工作机制,引导、支持金融机构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助力提振和扩大消费。
在政策端,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联合重庆市商务委等8部门推出金融支持大宗消费更新升级、消费金融服务能力提升等“四项行动”,打造“渝悦消费·金融畅惠”金融支持消费重庆品牌,系统促进全市消费金融高质量发展。同时,组建由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共同参与的金融支持提振消费工作专班,凝聚工作合力,推动消费金融工作高效落地。
在供给端,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实施“渝消融”专项支持计划,单列130亿元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加大对消费领域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用好用足新设立的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政策,目前已投放贷款超150亿元。同时,会同重庆市商务委、市文化旅游委、市体育局等部门依托“长江渝融通”大数据平台向金融机构推送重点企业名单4700余个,今年已促成金融机构为700余家企业发放贷款572亿元。
在场景端,重庆金融机构积极开展“渝悦消费·金融畅惠”系列活动,通过减免手续费、联合商户让利等举措降低消费门槛。同时,结合重庆市扩围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开展费率优惠和信用卡分期满减活动,以及“荣昌卤鹅消费季”系列消费减免活动等系列主题让利活动。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市金融机构聚焦“吃、住、行、游、购、娱”等消费场景开展的满减、贴息等金融支持消费活动,累计惠及超1亿人次,补贴金额达25亿元。
在服务端,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推动江北机场境外来宾支付服务示范点升级为综合服务中心,建立外籍来华人员支付便利化志愿服务站33个;持续开展境内外银行卡受理升级改造,提升移动支付便利性,优化银行账户服务,满足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多样化支付服务需求;拓展数字人民币在文旅消费等民生领域的应用深度,累计发放数字人民币补贴及红包超1亿元。
得益于一系列举措,今年以来重庆个人消费贷款实现了较快增长。
(文/记者 黄光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