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围绕西部陆海新通道、深化国际合作等,多名东盟国家高级官员展开深入研讨
以法治之钥护航区域繁荣发展
面对跨境电诈、法律冲突、数字规则空白等共同挑战,中国与东盟的应对之举是深化法治合作。
11月21日,在第七届中国-东盟法治论坛上,多名东盟国家高级官员发表主旨演讲,围绕西部陆海新通道,旨在深化国际法治合作的法律制定与修订、统一司法解释、网络与数字化治理等,分享法治实践成果,展开深入研讨。
呼吁统一规则,破解贸易“加速”、法律“掉队”难题
“重庆是通向全新贸易联通愿景的门户。”印度尼西亚最高法院民事庭庭长伊·古斯迪·阿贡·苏玛那达开门见山地说,西部陆海新通道正迅速崛起成为一条现代商业丝路,将中国西部省份与包括印度尼西亚在内的东南亚海洋国家连接起来。
伊·古斯迪·阿贡·苏玛那达直言,通道的营运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法律摩擦。相关的物流合同、信用证、合资企业协议及知识产权等争端,本质上是跨国界、多法域的国际私法事务。西部陆海新通道采用的多式联运模式面临一个核心挑战:法律碎片化。制定清晰、统一的法律规则是当务之急,这需要各国积极开展合作,致力于国际司法的协调与统一,即构建一套商业领域的共同法律语言,积极鼓励并采纳全球标准,尤其是支持仲裁的规范。
法治合作是中国-东盟繁荣稳定的“关键支柱”
“本届论坛使我们能够交流法治合作的经验,并深化中国和东盟在各领域的务实合作,使合作更加稳固。”老挝国会议员、法律委员会主席康峰·维拉潘表示。
近年来,老挝与东盟各国、友好邻邦,通过研讨会、培训、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持续推进法律工作领域的经验交流与合作。
在与中国合作方面,老挝代表团通过老中两国各级代表团的互访及举办立法经验交流研讨会等形式,持续交流经验和做法。这些交流涉及多项倡议,包括“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老中社会主义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的实施,这些合作正在为老中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他表示,老挝将继续与中国以及区域内外的各国紧密合作,共同推动法律工作可持续发展。
“中国在司法现代化、法律教育及科技治理方面经验丰富。”柬埔寨司法部法律与司法委员会副主席、常务国务秘书兼发言人秦马林表示,在深化仲裁与调解机制、网络与数字治理以及柬埔寨法律专业人员培训等领域,柬中双方合作前景广阔。
他表示,今年论坛的主题是“加强中国-东盟法治合作,共建周边命运共同体”,该愿景深植于和平、相互理解与包容性发展,全面的法治合作是实现该愿景的关键支柱。未来柬埔寨将坚定不移地与中国及所有东盟伙伴深化法治合作、增进制度互信,推动研究合作,支持学术交流,为地区和平繁荣勇往直前。
越南司法部副部长、越南法学家协会会长阮庆玉表示,在技术爆炸式发展带来新型法律问题、网络犯罪活动频繁的背景下,国际法律合作变得日益重要。
共同成立“反跨国犯罪与网络诈骗法律服务与研究小组”
“今年论坛的主题意义深远,将进一步推动我们构建命运共同体。”缅甸法律事务部副部长兼副总检察长坦林乌说,缅甸高度重视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法律合作,而本论坛已成为促进各国深化法律互动、增进相互理解的重要平台。
“各国之间的相互协助与合作对于打击人口贩卖、洗钱、毒品犯罪和网络犯罪等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坦林乌说,作为多项打击跨国犯罪国际公约的缔约国,缅甸与周边国家签订了双边司法协助协定,携手合作有效应对此类犯罪。
根据该谅解备忘录,双方一致认为,应该进一步加强在反跨国犯罪、网络赌博、网络诈骗、人口贩卖及毒品贩运等领域的研究合作。为此,缅方同意共同成立“反跨国犯罪与网络诈骗法律服务与研究小组”,并积极推进该小组在本国获批。
(文/记者 何春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