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1月14日,全球卓越工程师大赛·2025年度决赛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本届大赛吸引了47个国家和地区的4906个项目团队参赛。经过激烈角逐,最终,《基于静电纺丝的手持式高性能生物可降解敷料》项目及《新一代高端制造检测技术及数字产业化》项目分别获得本次大赛主体赛揭榜攻坚赛、创新挑战赛金奖。
16支专业组冠军队伍现场对决
决赛现场,参赛团队通过“8+7”模式进行路演,即进入决赛的16个参赛团队,通过8分钟项目介绍和现场评委专家7分钟提问,最终一决高下。
揭榜攻坚赛决赛现场,该组别金奖获得者,来自重庆大学的罗阳团队带来《基于静电纺丝的手持式高性能生物可降解敷料》项目,该项目旨在开发一种能够与创面良好贴合、主动促进愈合、并具备抗菌抗炎等多重功能的高性能敷料。
团队负责人罗阳介绍,团队首创的高性能生物可降解敷料,将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与可交联水凝胶层结合。“与传统纱布或普通敷料相比,团队研发的产品在促进复杂伤口愈合方面效果显著,能有效缩短愈合时间,减少疤痕产生。对于解决目前难愈性创面临床护理的痛点具有重要意义,且具备非常明确的临床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罗阳说。
“大赛的务实和高效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大赛从始至终都透着一股实干精神。”谈到大赛,罗阳表示,大赛成功搭建了一个良好的交流生态,让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和医院一线工程师同台碰撞,解决实实在在的产业难题。
在创新挑战赛决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领域,由南京宇元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刘曰利团队带来的《新能源汽车多合一电驱激光锡焊成套装备产业化》项目引来现场裁判和观众们的极大关注。
“团队研发的多合一电驱激光锡焊技术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机精加工领域,能有效实现对电车用电管理,让电车用电利用效率得以极大提升。”刘曰利介绍,今年他们团队项目生产线已落地万州,并与华为、小鹏、宁德时代等企业开展了合作。
“我们团队非常看好重庆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全球卓越工程师大赛非常专业,参赛的都是来自国内外非常好、非常牛的项目和团队,比赛也给大家提供了非常好的学习和交流平台。”刘曰利说。该项目获得创新挑战赛银奖。
据了解,从大赛启动到决赛现场,经历8个月的层层比拼和巅峰对决后,最终决出主体赛金奖2名、银奖4名、铜奖6名、优胜奖4名。
十佳成果转化奖出炉现场签约落地
大赛闭幕式现场还评选出了优秀组织奖、优秀成果转化奖和十佳成果转化奖,并进行了现场签约。
《智能汽车舱内活体检测CPD雷达》《城市轨道交通舆情风险智能甄别及应急指挥》《智享安全-数字孪生创造施工脚手架新业态》等项目获得十佳成果转化奖。
本次大赛期间,还举行了成果转化对接活动,通过项目问诊、赛事答疑、实地考察等活动,促进项目成果落地转化。活动现场,创业导师与参赛团队面对面交流,精准把脉技术难点与转化路径。
除十佳成果转化奖项目以外,大赛期间,北碚区主动出击,招商引资和招贤引智,招引2个专业组冠军项目成功在北碚区实现落地转化。
“北碚区已连续三年深度参与协办卓越工程师大赛,以赛事为桥精准锚定产业技术需求。”北碚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北碚区发布了13项关键技术攻关课题,征集到16个高质量创新项目,通过提前对接,推动2个优质项目落地转化。
重庆新引育卓越工程师超1万人
据了解,自2022年起至今,重庆已连续举办了4届卓越工程师大赛,累计47个国家和地区4906个项目团队报名参赛,撬动社会投入近120亿元。
近年来,重庆聚焦“416”科技创新布局和“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大力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集聚行动,一体推出覆盖工程师“全生命周期”的六大引育专项,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起市级卓越工程师学院、实践基地和协同创新中心。截至目前,重庆全市新引育卓越工程师超过1万人。
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党组书记、局长谢礼国表示,重庆将以更优政策体系筑牢“成才沃土”,在育好人才、落地项目、转化成果上强化服务保障,凝聚“追求卓越·智创未来”的浓厚氛围和坚实力量。希望海内外的卓越工程师们以赛事为窗口,读懂重庆的创新密码,认识重庆的产业厚度、爱上重庆的创新温度、扎根重庆的发展沃土。
(记者 姜念月)
